首页 > 近义词

指桑骂槐的近义词(35个)

共找到 35 个指桑骂槐的近义词,分别如下:

所有近义词释义

  1. 含沙射影([hán shā shè yǐng]):比喻表面上不直接指责某人或某事,而是通过隐晦的方式进行影射和攻击,带有间接批评的意味。
  2. 旁敲侧击([páng qiāo cè jī]):形容用间接的方法或言语从侧面进行试探或批评,而不是直截了当地表达意图。
  3. 借题发挥([jiè tí fā huī]):指以某个话题或事件为由头,引申开去,表达其他意图或进行隐含的批评和攻击。
  4. 指鸡骂狗([zhǐ jī mà gǒu]):表面上骂的是鸡或狗,实际上是暗中指责或攻击其他人,带有隐晦的讽刺意味。
  5. 指东骂西([zhǐ dōng mà xī]):表面上指向一个方向或对象进行批评,实际上意在攻击另一个对象,属于间接的讽刺方式。
  6. 指鹿为马([zhǐ lù wéi mǎ]):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或混淆是非,有时也用于形容通过表面上的错误指代来暗讽或攻击。
  7. 影射攻击([yǐng shè gōng jī]):通过隐晦的语言或比喻,对某人或某事进行间接的批评或攻击,不直言其名。
  8. 拐弯抹角([guǎi wān mò jiǎo]):形容说话或做事不直截了当,而是绕着圈子表达意图,常用于隐晦地批评或讽刺。
  9. 借古讽今([jiè gǔ fěng jīn]):通过讲述古代的故事或人物,暗中讽刺或批评当下的某些现象或人物。
  10. 借物喻人([jiè wù yù rén]):通过描述某个事物来比喻或影射某个人,常用于间接表达批评或评价。
  11. 指槐骂柳([zhǐ huái mà liǔ]):表面上指责某个对象,实则暗中攻击另一个目标,属于隐晦的讽刺手法。
  12. 指东说西([zhǐ dōng shuō xī]):表面上谈论一个方向或对象,实际上意在影射或批评另一个对象,带有间接性。
  13. 暗箭伤人([àn jiàn shāng rén]):比喻在暗中用隐晦的方式攻击或伤害他人,而不是明面上的直接对抗。
  14. 冷嘲热讽([lěng cháo rè fěng]):用尖刻或嘲笑的语言进行间接批评,常带有讽刺意味,不直言对方的错误。
  15. 话中有话([huà zhōng yǒu huà]):指说话时表面意思之外,还隐藏着其他深意或暗指,常用于间接表达不满。
  16. 弦外之音([xián wài zhī yīn]):指话语中隐藏的含义或暗指的意图,常用于间接地表达批评或讽刺。
  17. 暗渡陈仓([àn dù chén cāng]):比喻表面上做一件事,暗中却有其他目的或意图,有时也用于形容隐晦的攻击。
  18. 指桑说槐([zhǐ sāng shuō huái]):表面上谈论某个事物,实际上暗中批评或影射另一对象,属于间接讽刺。
  19. 借刀杀人([jiè dāo shā rén]):比喻利用他人之力间接达到攻击或伤害的目的,常带有隐晦的策略性。
  20. 暗中指责([àn zhōng zhǐ zé]):指不明说对象,而是通过隐晦的方式表达对某人或某事的批评和不满。
  21. 隐晦批评([yǐn huì pī píng]):指用不直接的方式对某人或某事进行批评,常通过比喻或暗示表达。
  22. 借风吹火([jiè fēng chuī huǒ]):比喻利用其他事物或情境来间接达到批评或攻击的目的,带有隐晦性。
  23. 明褒暗贬([míng bāo àn biǎn]):表面上似乎在赞扬,实际上却暗中贬低或批评,属于一种隐晦的讽刺手法。
  24. 暗讽明嘲([àn fěng míng cháo]):指通过隐晦的讽刺和表面上的嘲笑来表达对某人或某事的不满。
  25. 借事生非([jiè shì shēng fēi]):指利用某个事件或借口,暗中制造事端或进行批评,带有间接攻击的意味。
  26. 隐喻攻击([yǐn yù gōng jī]):通过隐喻或比喻的方式,间接对某人或某事进行批评或攻击,不直言其名。
  27. 暗藏机锋([àn cáng jī fēng]):指话语或行为中隐藏着尖锐的意图或批评,常以隐晦的方式表达。
  28. 借端生事([jiè duān shēng shì]):指以某个借口或理由,暗中挑起事端或进行批评,带有间接性。
  29. 借喻讽刺([jiè yù fěng cì]):通过比喻的方式,间接对某人或某事进行讽刺或批评,不直接点名。
  30. 暗中讥讽([àn zhōng jī fěng]):指不明说对象,而是通过隐晦的语言或方式对某人进行嘲笑或批评。
  31. 借人喻事([jiè rén yù shì]):通过描述某个人来影射某个事件或现象,常用于间接表达批评。
  32. 暗地攻击([àn dì gōng jī]):指不明面上直接冲突,而是通过隐晦的方式对某人或某事进行攻击。
  33. 指桑说柳([zhǐ sāng shuō liǔ]):表面上谈论某个对象,实际上暗指另一个目标,属于隐晦的讽刺手法。
  34. 借景抒情([jiè jǐng shū qíng]):通过描述某个场景或事物,间接表达某种情感或批评,带有隐喻性质。
  35. 暗中讽刺([àn zhōng fěng cì]):指不明说具体对象,而是通过隐晦的方式表达对某人或某事的嘲讽。

指桑骂槐的详细解释

指桑骂槐(zhǐ sāng mà huái)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着桑树骂槐树,实际用来形容人说话拐弯抹角,表面上指责某件事或某个人,实际上是在批评另一件事或另一个人。

 

这个成语来源于古代农村生活场景,桑树和槐树常常种在一起。当有人想骂槐树却不敢直接骂时,就会假装在骂旁边的桑树。这种表达方式既避免了直接冲突,又能让对方明白真实意图。

 

在现代生活中,指桑骂槐常用来形容那些不敢直接表达不满,而是通过批评其他事物来暗示真实想法的人。这种行为往往会让沟通变得复杂,容易引起误会。

 

需要注意的是,指桑骂槐通常带有贬义色彩,暗示说话者不够坦率。在正式场合或重要沟通中,还是应该直接明确地表达观点,避免使用这种拐弯抹角的方式。

指桑骂槐的出处

指桑骂槐的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