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近义词

含糊其辞的近义词(54个)

共找到 54 个含糊其辞的近义词,分别如下:

所有近义词释义

  1. 模棱两可([mó léng liǎng kě]):指说话或态度不明确,左右摇摆,让人难以捉摸具体立场或意思。
  2. 支支吾吾([zhī zhī wú wú]):形容说话吞吞吐吐,不直截了当,表达不清或有所隐瞒。
  3. 闪烁其词([shǎn shuò qí cí]):指说话时躲躲闪闪,不肯直说,态度或语言显得游移不定。
  4. 含糊不清([hán hú bù qīng]):形容表达不够清晰明了,让人难以理解具体意图或内容。
  5. 语焉不详([yǔ yān bù xiáng]):指言语中对某些关键内容没有详细说明,显得模糊不清。
  6. 吞吞吐吐([tūn tūn tǔ tǔ]):形容说话时犹豫不决,不痛快地说出真实想法或完整内容。
  7. 含含糊糊([hán hán hú hú]):指说话或表达时不够明确,态度或内容显得模糊不清。
  8. 模模糊糊([mó mó hú hú]):形容表达或描述不够清楚,让人无法准确理解其含义。
  9. 不清不楚([bù qīng bù chǔ]):指事情或表达不够明晰,显得混乱或难以捉摸。
  10. 暧昧不明([ài mèi bù míng]):形容态度或言语不够坦率,带有模糊或不确定的意味。
  11. 隐隐约约([yǐn yǐn yuē yuē]):指表达或信息不够明确,似有似无,让人难以完全把握。
  12. 遮遮掩掩([zhē zhē yǎn yǎn]):形容说话或行为有所隐藏,不愿直截了当让人了解真相。
  13. 欲言又止([yù yán yòu zhǐ]):指想说却又不说,言语中带有犹豫和保留的态度。
  14. 含沙射影([hán shā shè yǐng]):指用隐晦的方式间接表达批评或攻击,不直接点明对象。
  15. 躲躲闪闪([duǒ duǒ shǎn shǎn]):形容态度或言语不坦荡,总是回避正面回答或明确表态。
  16. 似是而非([sì shì ér fēi]):指表面上好像是对的,但实际上并不准确,带有一定的误导性。
  17. 不明不白([bù míng bù bái]):形容事情或表达不够清楚,让人感到疑惑或不解。
  18. 朦朦胧胧([méng méng lóng lóng]):指表达或信息显得模糊不清,难以让人准确理解。
  19. 迷迷糊糊([mí mí hú hú]):形容表达或状态不够清晰,显得混乱或不明确。
  20. 半推半就([bàn tuī bàn jiù]):指态度不明确,表面推辞但又不完全拒绝,显得犹豫。
  21. 隐约其词([yǐn yuē qí cí]):指说话时不够直白,用模糊的方式表达意图或内容。
  22. 模模棱棱([mó mó léng léng]):形容态度或言语不明确,左右为难,不肯直说。
  23. 含混其词([hán hùn qí cí]):指说话时用模糊的语言,回避明确的内容或态度。
  24. 含糊其词([hán hú qí cí]):形容表达时不够直白,用模糊的言辞让人难以捉摸。
  25. 闪烁不定([shǎn shuò bù dìng]):指言语或态度游移不定,不肯明确表态或直说。
  26. 若隐若现([ruò yǐn ruò xiàn]):形容表达或信息时隐时现,不够清晰明确。
  27. 模棱两端([mó léng liǎng duān]):指态度摇摆不定,不明确支持哪一方,显得模糊。
  28. 含糊以对([hán hú yǐ duì]):指在回答或应对时用不明确的语言,回避直面问题。
  29. 支吾其词([zhī wú qí cí]):形容说话时吞吞吐吐,不肯直截了当表达真实想法。
  30. 语意模糊([yǔ yì mó hú]):指言语中的意思不够清晰,让人难以准确理解。
  31. 含混不清([hán hùn bù qīng]):形容表达时不够明确,内容显得混乱或模糊。
  32. 暧昧其词([ài mèi qí cí]):指用模糊或不坦率的言辞表达,态度不够明朗。
  33. 模棱其词([mó léng qí cí]):形容说话时态度模糊,不明确表态,左右摇摆。
  34. 闪烁其辞([shǎn shuò qí cí]):指用闪烁不定的语言回避直说,让人难以捉摸。
  35. 模糊其词([mó hú qí cí]):形容用不明确的言辞表达,回避清晰的回答或态度。
  36. 隐晦不明([yǐn huì bù míng]):指表达方式隐晦,不够直白,让人难以理解真实意图。
  37. 闪烁其语([shǎn shuò qí yǔ]):形容说话时用游移不定的语言,不肯直截了当。
  38. 含混其辞([hán hùn qí cí]):指用模糊不清的言辞表达,回避明确的立场或内容。
  39. 支吾搪塞([zhī wú táng sè]):形容用不明确的言辞敷衍或搪塞,不愿直面问题。
  40. 含糊搪塞([hán hú táng sè]):指用模糊的语言敷衍应付,不肯直截了当回答。
  41. 似是似非([sì shì sì fēi]):形容表达或内容似对非对,带有一定的模糊性或误导性。
  42. 半真半假([bàn zhēn bàn jiǎ]):指言语或内容真假掺杂,不够明确,让人难以分辨。
  43. 不置可否([bù zhì kě fǒu]):指对某事不表态,既不肯定也不否定,态度模糊。
  44. 语无伦次([yǔ wú lún cì]):形容说话没有条理,内容混乱,让人难以理解。
  45. 含糊应对([hán hú yìng duì]):指在回应时用不明确的语言,回避直截了当的回答。
  46. 闪烁应对([shǎn shuò yìng duì]):形容在回答问题时用游移不定的态度,不肯明确表态。
  47. 模棱应对([mó léng yìng duì]):指在应对时态度模糊,不明确表达自己的立场或意见。
  48. 隐晦其辞([yǐn huì qí cí]):形容用隐晦的言辞表达,回避直白或清晰的内容。
  49. 支支吾语([zhī zhī wú yǔ]):指说话时吞吞吐吐,不肯直说,显得犹豫或有所保留。
  50. 含混应对([hán hùn yìng duì]):形容在回答或应对时用模糊的语言,不愿明确表态。
  51. 模模糊糊([mó mó hú hú]):指表达或信息不够清晰,让人难以准确理解具体内容。
  52. 隐隐糊糊([yǐn yǐn hú hú]):形容表达或信息不明确,似有似无,难以捉摸。
  53. 模糊不清([mó hú bù qīng]):指表达或内容不够明晰,让人难以准确把握其含义。
  54. 迷迷蒙蒙([mí mí méng méng]):形容表达或状态显得模糊不清,难以让人完全理解。

含糊其辞的详细解释

含糊其辞(hán hu qí cí)指说话或表达时故意模糊不清,不明确表态。这种表达方式往往让人难以理解说话者的真实意图,既不愿明确肯定,也不敢断然否定。

 

使用含糊其辞的原因多种多样。可能是为了避免承担责任,也可能是为了给自己留有余地。在政治外交场合,含糊其辞常常被用作一种策略,既表达了立场,又不至于把话说死。

 

日常生活中,含糊其辞的表现形式很多。比如用大概、可能、或许等不确定的词语,或者故意转移话题。这种表达方式虽然能暂时回避问题,但长期使用会影响沟通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含糊其辞与谨慎表达不同。前者是故意模糊,后者则是经过深思熟虑后的准确表达。在需要明确表态的场合,过分含糊其辞反而会降低可信度。

含糊其辞的出处

含糊其辞的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