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反义词

礼尚往来的反义词(27个)

共找到 27 个礼尚往来的反义词,分别如下:

所有近义词释义

  1. 一意孤行([yī yì gū xíng]):指不顾他人意见,固执地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与互相尊重和交流的理念相悖。
  2. 自私自利([zì sī zì lì]):只考虑自己的利益,不顾及他人,与互惠互利的精神完全相反。
  3. 独来独往([dú lái dú wǎng]):形容一个人独自行动,不与他人交往,缺乏互动和回应的态度。
  4. 各取所需([gè qǔ suǒ xū]):指双方只考虑自身需求,而不注重情感或道义上的相互回馈。
  5. 冷漠无情([lěng mò wú qíng]):形容对他人态度冷淡,缺乏温暖和关怀,与互相关心的理念相左。
  6. 不理不睬([bù lǐ bù cǎi]):指对他人置之不理,完全不予回应,缺乏交流和互动。
  7. 孤立无援([gū lì wú yuán]):形容一个人孤单无助,没有他人的支持和帮助,与互助精神相悖。
  8. 自以为是([zì yǐ wéi shì]):指自认为正确,不接受他人意见,缺乏相互尊重的态度。
  9. 漠不关心([mò bù guān xīn]):对他人事务毫不在意,缺乏关怀和回应,与互相体谅的态度相反。
  10. 独断专行([dú duàn zhuān xíng]):指不听取他人意见,独自行事,与相互沟通和尊重的理念不符。
  11. 视而不见([shì ér bù jiàn]):指对他人存在或需求视而不见,缺乏关注和回应的态度。
  12. 听而不闻([tīng ér bù wén]):指听到他人诉求却置若罔闻,不予理会,缺乏互动和关怀。
  13. 自顾不暇([zì gù bù xiá]):指只顾自己的事情,无暇顾及他人,缺乏互助和回馈的精神。
  14. 各行其是([gè xíng qí shì]):指各自按照自己的方式行事,缺乏合作和相互尊重的态度。
  15. 漠然置之([mò rán zhì zhī]):指对他人事情冷淡对待,置之不理,与互相关注的理念相左。
  16. 孤芳自赏([gū fāng zì shǎng]):形容只顾自我欣赏,不与他人交流,缺乏互动和互惠的精神。
  17. 闭关自守([bì guān zì shǒu]):指封闭自己,不与外界往来,缺乏开放和交流的态度。
  18. 自私自私([zì sī zì sī]):强调只为自己着想,不考虑他人利益,与互利互惠的精神相悖。
  19. 一毛不拔([yī máo bù bá]):形容极为吝啬,不肯给予他人任何帮助,与慷慨回馈的态度相反。
  20. 自扫门前雪([zì sǎo mén qián xuě]):指只管自己的事,不关心他人,与互助互惠的精神相左。
  21. 不闻不问([bù wén bù wèn]):指对他人事情毫不关心,既不听也不问,缺乏互动和关怀。
  22. 袖手旁观([xiù shǒu páng guān]):指对他人困境无动于衷,站在一旁观看,缺乏帮助和回应的态度。
  23. 置身事外([zhì shēn shì wài]):指对他人事务不参与、不关心,保持距离,与互助精神相悖。
  24. 冷眼旁观([lěng yǎn páng guān]):指以冷漠的态度看待他人事情,不予帮助或回应,与关怀理念相反。
  25. 各奔东西([gè bèn dōng xī]):指各自走向不同方向,缺乏联系和互动,与相互往来的态度相左。
  26. 老死不相往来([lǎo sǐ bù xiāng wǎng lái]):形容彼此断绝联系,毫无交流,与互相尊重的精神完全相反。
  27. 漠视无睹([mò shì wú dǔ]):指对他人存在或需求视而不见,冷漠对待,缺乏关注和回应。

礼尚往来的详细解释

礼尚往来(lǐ shàng wǎng lái)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社交礼仪准则,指在人际交往中应当以对等的方式相互尊重、回馈。这个成语出自《礼记·曲礼上》,其中尚字表示崇尚、重视,强调礼节应当有来有往的互动性。

 

从深层含义来看,礼尚往来不仅指物质层面的礼物交换,更包含着情感与尊重的双向流动。当他人表达善意时,理应给予相应回应;当受到帮助时,需要适时回报。这种互惠原则维系着中国传统社会的人际关系平衡。

 

在现代社会,礼尚往来的精神依然具有现实意义。它提醒人们在社交中保持平等互敬,避免单方面索取。无论是商务往来还是日常交往,懂得适时回应他人善意的人,往往能建立更持久和谐的关系。当然,真正的礼尚往来应当发自内心,而非机械式的等价交换。

礼尚往来的出处

礼尚往来的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