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造句

扬汤止沸的造句(43个)

共有 43 个扬汤止沸的造句/例句,分别如下:

  1. 他只是扬汤止沸,没有解决根本问题。
  2. 这种做法只是扬汤止沸,作用不大。
  3. 扬汤止沸,并非长远之计,问题还在。
  4. 你的办法只是扬汤止沸,难以根治问题。
  5. 扬汤止沸的方法,只能暂时缓解矛盾。
  6. 一味扬汤止沸,最终无法消除问题根源。
  7. 采取扬汤止沸之策,难以从根本解决问题。
  8. 单靠扬汤止沸的方法,只能掩盖一时的矛盾。
  9. 扬汤止沸不是长久之计,我们要找到根本的解决办法。
  10. 对于复杂的问题,扬汤止沸只能缓解一时,难以彻底根治。
  11. 面对公司出现的危机,他的做法只是扬汤止沸
  12. 遇到困难只用扬汤止沸的手段,很难从根本上解决本质问题。
  13. 他们总是采用扬汤止沸的方法,结果问题越积越多,越来越难处理。
  14. 如果总是扬汤止沸而不深究根源,最终还是会重蹈覆辙。
  15. 遇到问题时,只有扬汤止沸是不够的,必须要进行彻底改革。
  16. 只做扬汤止沸的表面功夫,我们难以消除根本隐患,问题依旧不断浮现。
  17. 这种扬汤止沸的模式,虽然能缓解当前的矛盾,但却埋下了更大的隐患。
  18. 领导应摒弃扬汤止沸的做法,深入分析原因,找出真正的症结所在。
  19. 假如一直采取扬汤止沸的策略,企业的发展迟早会面临巨大的挑战。
  20. 面对这些突发事件,只用扬汤止沸的措施,根本不能长久稳定局势。
  21. 如果只是一味扬汤止沸,忽视长远发展,问题迟早会反复出现。
  22. 企业管理中,如果习惯用扬汤止沸的方法,只会引发更严重的连锁反应。
  23. 面对社会矛盾,扬汤止沸只会掩盖表面,难免有一天会集中爆发。
  24. 当领导者只懂得用扬汤止沸的方法时,整个组织迟早会陷入被动局面。
  25. 在环境保护方面,单靠扬汤止沸,很难从根本上杜绝污染问题的发生。
  26. 对于青少年的教育问题,扬汤止沸可能暂时有效,但长远看不可持续。
  27. 类似扬汤止沸的救火做法,表面缓解了危机,实际根源并未得到处理。
  28. 如果政策只是扬汤止沸而不改良体系,矛盾便会层出不穷,日益加深。
  29. 一些管理者习惯于扬汤止沸,对深层问题习以为常,因此企业难有改观。
  30. 治理环境污染时,若只扬汤止沸却不重视根源治理,污染终会再次爆发。
  31. 社会改革若仅仅扬汤止沸,忽视根本利益诉求,必将埋下更大的隐患和挑战。
  32. 面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如果政策总是扬汤止沸,那民众的不满只会不断积累。
  33. 他总想用扬汤止沸的方式掩盖家庭矛盾,结果各种矛盾越来越多,家人关系紧张。
  34. 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如果只采取扬汤止沸的调度措施,很难实现长远顺畅。
  35. 现行措施如同扬汤止沸,只解决表面现象,难以真正根治日益严重的矛盾。
  36. 如果社会治理长时间停留在扬汤止沸阶段,深层次的矛盾将不断积聚并最终爆发。
  37. 对于企业出现的管理漏洞,如果只采取扬汤止沸的应急措施,必然留下安全隐患。
  38. 家庭出现矛盾时,只用扬汤止沸的办法处理,会让亲人之间的误解和隔阂越来越深。
  39. 治理空气污染若只是扬汤止沸,未来城市居民的健康问题依旧会接踵而至。
  40. 教育体制改革若止步于扬汤止沸,广大师生根本无法从根本上受益,问题会日益严重。
  41. 企业的危机管理若总是扬汤止沸,将导致隐患堆积,最终形成难以收拾的局面。
  42. 当前措施虽可扬汤止沸,若想长远发展,仍需溯本清源,彻底解决深层问题。
  43. 只做扬汤止沸的工作,尽管能缓和当下的情势,但危机似乎只被暂时按下,并未真正消除。

扬汤止沸的详细解释

扬汤止沸(yáng tāng zhǐ fèi)是一个源自古代中国的成语,字面意思是通过舀起锅中的热水再倒回去来阻止水沸腾。这个成语形象地比喻用表面或临时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而不能从根本上消除问题的根源。

 

这个成语出自《汉书·董仲舒传》,原文是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这句话的意思是与其不停地舀水来阻止沸腾,不如直接抽掉锅底的柴火。它强调了解决问题时要抓住关键,采取根本性的措施。

 

在现代生活中,扬汤止沸常用来形容那些治标不治本的做法。比如用止痛药缓解症状而不治疗疾病本身,或者用临时补贴来应对物价上涨而不解决供需矛盾,这些都是扬汤止沸的表现。

 

这个成语提醒我们,面对问题时不能只满足于暂时的缓解,而要深入分析问题的本质,找到根本的解决办法。否则就像扬汤止沸一样,虽然能暂时看到效果,但问题依然存在,甚至可能愈演愈烈。

扬汤止沸的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