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近义词

存亡的近义词(30个)

共找到 30 个存亡的近义词,分别如下:

所有近义词释义

  1. 生死([shēng sǐ]):指生命与死亡的状态,常用来形容关键的境况或抉择的重大影响。
  2. 安危([ān wēi]):指安全与危险的对比,常用于形容个人或集体的处境。
  3. 兴衰([xīng shuāi]):指事物由兴盛到衰落的过程,常用于描述国家、事业的命运。
  4. 成败([chéng bài]):指事情的成功与失败,常用来形容结果的关键性。
  5. 荣辱([róng rǔ]):指荣耀与耻辱的对立,常用于形容个人或团体的得失。
  6. 得失([dé shī]):指获得与失去,常用来比喻利弊或成败的关键。
  7. 吉凶([jí xiōng]):指好运与厄运,常用于预测或形容事情的结果。
  8. 祸福([huò fú]):指灾难与幸福,常用来形容命运的起伏。
  9. 盛衰([shèng shuāi]):指兴旺与衰败,常用来描述事物发展的两种极端状态。
  10. 安危([ān wēi]):指安全与危险的境况,常用于形容局势的紧迫性。
  11. 兴亡([xīng wáng]):指兴盛与灭亡,常用于描述国家或事业的命运转折。
  12. 存废([cún fèi]):指保留还是废弃,常用于讨论制度或事物的去留问题。
  13. 存毁([cún huǐ]):指保存还是毁灭,常用于形容事物是否能够继续存在。
  14. 存绝([cún jué]):指存在还是断绝,常用来形容血脉、传承的延续性。
  15. 死活([sǐ huó]):指生命的存续状态,常用来形容事情的紧急或关键程度。
  16. 危殆([wēi dài]):指危险的境地,常用来形容局势的严峻性。
  17. 安否([ān fǒu]):指是否平安,常用于询问或关心他人的处境。
  18. 兴废([xīng fèi]):指兴起与废弃,常用来形容事业或制度的起伏变化。
  19. 成毁([chéng huǐ]):指成就与毁坏,常用来形容事物的两种极端结果。
  20. 利害([lì hài]):指利益与危害,常用来权衡事情的得失关系。
  21. 好坏([hǎo huài]):指优劣或正反两面,常用来评价事物的状态。
  22. 盈亏([yíng kuī]):指增加与减少,常用于形容得失或盈余的状态。
  23. 治乱([zhì luàn]):指治理与混乱,常用来形容社会或国家的秩序状况。
  24. 安乱([ān luàn]):指安定与动乱,常用来描述局势的稳定与否。
  25. 盛亡([shèng wáng]):指兴盛与灭亡,常用来形容国家或事业的命运。
  26. 兴毁([xīng huǐ]):指兴起与毁坏,常用来形容事物的两种极端境况。
  27. 生死攸关([shēng sǐ yōu guān]):指与生命安危密切相关,常用来形容事情的极端重要性。
  28. 危在旦夕([wēi zài dàn xī]):指危险迫在眉睫,常用来形容局势的紧急性。
  29. 命悬一线([mìng xuán yī xiàn]):指生命或局势处于极度危险的边缘,常用来形容千钧一发的状态。
  30. 岌岌可危([jí jí kě wēi]):指形势非常危险,随时可能崩溃,常用来形容不稳定的局面。

存亡的详细解释

存亡(cún wáng)是一个汉语复合词,由存和亡两个单字组成。存表示存在、生存,亡表示消亡、灭亡。这个词语通常用来形容某个事物或组织的生死攸关状态,强调其面临的严峻形势。

 

在具体使用中,存亡往往与危急、关头等词语搭配,比如存亡之际、存亡之秋。这些表达都突出了事态的严重性和紧迫性,暗示着生死抉择的关键时刻。

 

从历史角度看,存亡一词常见于描述国家民族的命运。比如在战争时期,人们常用民族存亡来形容面临的生存危机。这种用法体现了汉语词汇对重大历史事件的概括能力。

 

在现代语境下,存亡的适用范围有所扩大。除了指国家民族的命运,也可以用来形容企业、文化传统等的生存状态。这种扩展反映了语言随社会发展而演变的特点。

存亡的出处

存亡的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