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近义词

抵制的近义词(47个)

共找到 47 个抵制的近义词,分别如下:

所有近义词释义

  1. 反对([fǎn duì]):表示不赞成或不接受某种行为或观点,常用于表达对某事的否定态度。
  2. 抗拒([kàng jù]):指不愿意接受或顺从某种行为或力量,通常带有一定的反抗情绪。
  3. 排斥([pái chì]):指拒绝接受或不容纳某种事物或人,常用于表示对某事物的排挤或不欢迎。
  4. 拒绝([jù jué]):指明确表示不接受或不认同某种提议、要求或行为。
  5. 抵挡([dǐ dǎng]):指阻止或防御某种力量或影响,常用于表示对抗某种不利因素。
  6. 对抗([duì kàng]):指与某人或某事物进行斗争或对立,通常带有较强的冲突意味。
  7. 反制([fǎn zhì]):指采取措施来对抗或限制某种行为或影响,常用于策略性应对。
  8. 抵御([dǐ yù]):指防御或抵挡外来的威胁或侵害,常用于保护自身利益。
  9. 抵赖([dǐ lài]):指拒绝承认或推卸责任,通常用于描述不接受事实的行为。
  10. 抗议([kàng yì]):指通过言语或行动表达不满或不认同,常用于公开场合。
  11. 驳斥([bó chì]):指用理由或证据反驳某种观点或说法,带有否定意味。
  12. 违抗([wéi kàng]):指不服从或不遵从某种命令或要求,常带有反抗性质。
  13. 回绝([huí jué]):指明确拒绝某种请求或提议,通常态度较为坚定。
  14. 推却([tuī què]):指婉言拒绝或推辞某种要求或责任,常用于礼貌性表达。
  15. 抗争([kàng zhēng]):指为争取权益或反对不公而进行斗争,常带有坚持意味。
  16. 否决([fǒu jué]):指正式拒绝或不通过某种提议或决定,常用于决策场合。
  17. 阻挡([zǔ dǎng]):指阻止某种行为或事物的前进,常用于物理或抽象意义上的阻碍。
  18. 阻止([zǔ zhǐ]):指采取行动使某事无法进行或发生,常用于干预行为。
  19. 拦阻([lán zǔ]):指通过阻拦的方式阻止某事发生或某人行动。
  20. 制止([zhì zhǐ]):指通过措施或力量使某种行为或现象停止。
  21. 遏制([è zhì]):指控制或限制某种不良行为或趋势的发展。
  22. 抑制([yì zhì]):指通过控制使某种情绪或行为不表现出来或不发展。
  23. 压抑([yā yì]):指通过外力或内心控制某种情感或行为的表达。
  24. 遏止([è zhǐ]):指阻止或限制某种现象或行为的发生,常用于紧急情况。
  25. 不服([bù fú]):指不接受或不认同某种安排或结果,常带有情绪上的反抗。
  26. 不从([bù cóng]):指不服从或不遵从某种命令或要求。
  27. 不许([bù xǔ]):指明确表示不允许某种行为发生,常用于禁止。
  28. 不准([bù zhǔn]):指不允许或不批准某种行为或请求。
  29. 不依([bù yī]):指不顺从或不接受某种安排或意见。
  30. 不睬([bù cǎi]):指不理会或不接受某种态度或请求,常带有冷漠意味。
  31. 抗衡([kàng héng]):指与某种力量或势力进行对等斗争或较量。
  32. 违逆([wéi nì]):指不顺从或违背某种意愿或要求,常用于上下关系。
  33. 驳回([bó huí]):指不接受或退回某种请求或提议,常用于正式场合。
  34. 推辞([tuī cí]):指婉言拒绝或推脱某种责任或邀请。
  35. 谢绝([xiè jué]):指礼貌地拒绝某种请求或好意,常用于社交场合。
  36. 不理([bù lǐ]):指不予理会或不接受某种态度或行为。
  37. 不屑([bù xiè]):指看不起或不屑于接受某种事物,常带有轻视意味。
  38. 不齿([bù chǐ]):指鄙视或不屑于与某事物或人为伍。
  39. 摒弃([bìng qì]):指抛弃或拒绝接受某种观念或事物,常用于思想层面。
  40. 摒除([bìng chú]):指排除或拒绝某种不良影响或因素。
  41. 屏绝([píng jué]):指完全隔绝或拒绝某种联系或影响。
  42. 回击([huí jī]):指对某种攻击或行为进行反击或回应,常用于斗争中。
  43. 反击([fǎn jī]):指对某种挑衅或攻击进行还击,常带有主动性。
  44. 抵触([dǐ chù]):指在思想或行为上与某种观念或要求相冲突。
  45. 不赞成([bù zàn chéng]):指对某种观点或行为持不认同的态度。
  46. 不接受([bù jiē shòu]):指不愿意接纳某种提议或事物。
  47. 不认可([bù rèn kě]):指不承认或不认同某种观点或结果。

抵制的详细解释

抵制(dǐ zhì)指通过拒绝参与或反对某种行为、事物,以表达不满或阻止其发展。这种行为通常是集体性的,带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常见于社会运动或商业活动中。

 

从社会层面看,抵制往往是对不公平现象的反抗。比如消费者抵制某品牌产品,可能源于该品牌存在质量问题或道德争议。通过集体拒绝购买,迫使企业改进或调整策略。

 

在文化领域,抵制可能表现为对特定内容的拒绝接受。某些群体因价值观冲突而抵制影视作品或出版物,这种行为既可能保护文化传统,也可能引发关于言论自由的讨论。

 

需要注意的是,抵制的效果取决于组织程度和社会共识。成功的抵制需要广泛参与和持续行动,否则容易流于形式。同时,抵制的合理性也常成为争议焦点。

抵制的出处

抵制的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