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近义词

钝化的近义词(32个)

共找到 32 个钝化的近义词,分别如下:

所有近义词释义

  1. 迟钝([chí dùn]):指反应或感觉不灵敏,缺乏敏锐性,类似于某种能力或感知的减弱。
  2. 麻木([má mù]):形容感觉或情感上的迟缓或丧失,像是对外界刺激不再敏感。
  3. 呆滞([dāi zhì]):指动作、思维或表情显得僵硬、不灵活,缺乏活力或反应。
  4. 迟缓([chí huǎn]):表示速度慢或反应不快,常常用来形容思维或行动上的缓慢。
  5. 木讷([mù nè]):形容人言行笨拙、不善表达,给人一种反应不够灵敏的感觉。
  6. 迟笨([chí bèn]):指反应或动作显得笨拙、不够敏捷,常用于形容人的特质。
  7. 僵硬([jiāng yìng]):形容动作或态度缺乏灵活性,显得不自然或不流畅。
  8. 呆板([dāi bǎn]):指行为或思维缺乏变化和灵活性,显得单调或刻板。
  9. 凝滞([níng zhì]):形容某种状态停滞不前,缺乏流动或活力,常用于抽象描述。
  10. 笨拙([bèn zhuō]):指动作或反应不够灵巧,显得有些迟缓或不协调。
  11. 迟疑([chí yí]):表示在决定或行动时犹豫不决,反应不够果断迅速。
  12. 呆傻([dāi shǎ]):形容人显得反应慢或不聪明,给人以木然的感觉。
  13. 迟重([chí zhòng]):指动作或反应显得沉重、不轻快,常用于描述状态。
  14. 呆笨([dāi bèn]):形容人反应不够敏捷,显得有些愚钝或不灵活。
  15. 迟滞([chí zhì]):表示某种进程或反应被拖延,显得不够顺畅或快速。
  16. 木呆([mù dāi]):形容人表情或反应显得僵硬、没有生气,像是缺乏活力。
  17. 呆钝([dāi dùn]):指人的思维或反应显得不灵敏,缺乏敏锐的感知能力。
  18. 迟钝([chí dùn]):形容感知或反应速度慢,像是某种能力被削弱了。
  19. 麻痹([má bì]):指感觉或意识的丧失,常用来形容对外界刺激无反应。
  20. 僵滞([jiāng zhì]):形容动作或状态显得不流畅,像是被卡住了一般。
  21. 呆慢([dāi màn]):指反应或动作显得缓慢,缺乏应有的灵敏度。
  22. 木僵([mù jiāng]):形容人或状态显得僵硬、没有活力,像是失去了反应能力。
  23. 迟顿([chí dùn]):表示反应或思维不够敏捷,显得有些停顿或不顺畅。
  24. 呆木([dāi mù]):形容人反应迟缓、表情僵硬,像是缺乏生气。
  25. 笨重([bèn zhòng]):指动作或反应显得沉重、不灵活,常用于形容状态。
  26. 迟怠([chí dài]):表示动作或态度显得懒散、不积极,缺乏应有的敏捷。
  27. 木然([mù rán]):形容表情或反应显得呆滞、没有情感,像是对外界无感。
  28. 呆痴([dāi chī]):指人显得反应慢、思维不清晰,给人以愚笨的印象。
  29. 迟懒([chí lǎn]):形容动作或反应显得懒散、不积极,缺乏活力。
  30. 麻呆([má dāi]):指感觉或反应显得迟缓、僵硬,像是失去了灵敏性。
  31. 反应迟钝([fǎn yìng chí dùn]):形容对事物或刺激的回应速度慢,缺乏快速的感知能力。
  32. 行动迟缓([xíng dòng chí huǎn]):指行为或动作显得缓慢、不够迅速,常用于描述状态。

钝化的详细解释

钝化(dùn huà)是一个多领域通用的术语,指物体或系统从活跃状态转变为迟缓、不敏感状态的过程。在化学领域,它特指金属表面通过氧化反应形成保护膜,从而降低其化学活性的现象。

 

材料科学中,钝化能显著提高金属抗腐蚀能力。比如铝在空气中自然形成的氧化铝薄膜,就是典型的钝化现象。这种自发形成的保护层,阻止了内部金属进一步与外界物质发生反应。

 

心理学层面,钝化描述的是人类对重复刺激反应减弱的现象。长期处于相同环境时,人们的感知敏锐度会逐渐降低,这种适应性机制被称为感觉钝化

 

电子工程领域,半导体器件经过特殊处理产生钝化层,能有效隔绝杂质污染。这种技术手段极大提升了电子元件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钝化的出处

钝化的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