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近义词

情有可原的近义词(47个)

共找到 47 个情有可原的近义词,分别如下:

所有近义词释义

  1. 情理之中([qíng lǐ zhī zhōng]):指事情的发展或行为符合常理和情感上的预期,让人觉得合情合理。
  2. 合情合理([hé qíng hé lǐ]):指某事或行为既符合情感上的理解,也符合逻辑和道理。
  3. 在所难免([zài suǒ nán miǎn]):指某些事情或结果是无法避免的,情势使然,可以被理解。
  4. 无可厚非([wú kě hòu fēi]):指某种行为或想法虽然不完美,但没有大错,可以被接受。
  5. 事出有因([shì chū yǒu yīn]):指某件事情的发生是有其原因的,并非无端而起,值得体谅。
  6. 理所当然([lǐ suǒ dāng rán]):指事情或行为符合常理,顺理成章,让人觉得自然而然。
  7. 可以理解([kě yǐ lǐ jiě]):指某种行为或情况在特定背景下是能够被接受和体会的。
  8. 合乎情理([hé hū qíng lǐ]):指某事或行为符合情感和道理上的预期,不显得突兀。
  9. 情非得已([qíng fēi dé yǐ]):指某些行为或决定是迫于形势,非出于本意,可以被同情。
  10. 出于无奈([chū yú wú nài]):指某种行为是因为没有其他选择,迫不得已而为之,容易让人谅解。
  11. 身不由己([shēn bù yóu jǐ]):指某些行为并非出于个人意愿,而是受环境或形势所迫,值得同情。
  12. 不得已而([bù dé yǐ ér]):指某种行为是迫于无奈,没有其他办法,可以被理解。
  13. 有其道理([yǒu qí dào lǐ]):指某种行为或想法有其合理之处,值得认可或体谅。
  14. 顺理成章([shùn lǐ chéng zhāng]):指事情的发展或行为符合逻辑和常理,自然而然地发生。
  15. 情理兼顾([qíng lǐ jiān gù]):指在处理事情时既考虑情感因素,也顾及道理,合乎常情。
  16. 合乎常理([hé hū cháng lǐ]):指某事或行为符合一般的道理和逻辑,让人觉得合理。
  17. 无可非议([wú kě fēi yì]):指某种行为或观点没有值得批评的地方,可以被接受。
  18. 情理相通([qíng lǐ xiāng tōng]):指情感和道理上是相通的,某种行为或情况容易被人理解。
  19. 情有独钟([qíng yǒu dú zhōng]):指对某事或某人有特别的情感,虽然偏颇,但可以被体谅。
  20. 理有固然([lǐ yǒu gù rán]):指事情的发展有其固有的道理,符合常情,可以被接受。
  21. 情之所至([qíng zhī suǒ zhì]):指某些行为是出于情感的自然流露,虽然可能不妥,但可以理解。
  22. 事有蹊跷([shì yǒu qī qiāo]):指事情背后可能有不为人知的原因,虽然复杂,但值得探究和体谅。
  23. 情不自禁([qíng bù zì jīn]):指某种行为是情感无法抑制的表现,虽然失控,但可以被同情。
  24. 因由可寻([yīn yóu kě xún]):指某事或行为的起因是可以找到的,有其合理性,值得理解。
  25. 理当如此([lǐ dāng rú cǐ]):指某种情况或行为符合道理,本就该这样,合乎常情。
  26. 情理相融([qíng lǐ xiāng róng]):指情感和道理相互融合,某种行为或决定显得合情合理。
  27. 事出无奈([shì chū wú nài]):指某件事情的发生是由于没有其他选择,迫不得已,容易被谅解。
  28. 情理两全([qíng lǐ liǎng quán]):指在处理事情时既顾及了情感,也符合道理,显得合宜。
  29. 无可奈何([wú kě nài hé]):指面对某些情况或行为时没有办法,虽然不理想,但可以被体谅。
  30. 合乎人情([hé hū rén qíng]):指某种行为或决定符合人情世故,容易被大家接受和理解。
  31. 理直气壮([lǐ zhí qì zhuàng]):指某种行为或观点有充分的道理支持,虽然强势,但合乎逻辑。
  32. 情理难容([qíng lǐ nán róng]):指某些行为虽然有原因,但难以被情感和道理完全接受,带有一定的矛盾性。
  33. 可以原谅([kě yǐ yuán liàng]):指某种过错或行为在特定情况下是能够被宽恕和体会的。
  34. 情理相济([qíng lǐ xiāng jì]):指情感和道理相互辅助,某种行为或决定显得合理且合乎人情。
  35. 难以避免([nán yǐ bì miǎn]):指某些事情或行为是无法规避的,出于形势所迫,可以被理解。
  36. 出于情理([chū yú qíng lǐ]):指某种行为或决定是基于情感和道理的考量,合乎常情。
  37. 有情可依([yǒu qíng kě yī]):指某种行为有情感上的依据,虽然不完全符合逻辑,但可以被体谅。
  38. 有理有据([yǒu lǐ yǒu jù]):指某种观点或行为有充分的道理和依据支持,值得认可。
  39. 情理相安([qíng lǐ xiāng ān]):指情感和道理之间没有冲突,某种行为或决定显得合宜。
  40. 可以宽恕([kě yǐ kuān shù]):指某种错误或行为在特定背景下是能够被原谅和接受的。
  41. 迫不得已([pò bù dé yǐ]):指某种行为是由于形势所迫,没有其他选择,容易让人同情。
  42. 情有余悸([qíng yǒu yú jì]):指某种行为或情绪是由于过去的经历所致,虽然不妥,但可以理解。
  43. 情理相合([qíng lǐ xiāng hé]):指情感和道理相互契合,某种行为或决定显得自然合理。
  44. 情由可察([qíng yóu kě chá]):指某种行为背后的情感原因是可以被察觉和理解的,值得同情。
  45. 理应如此([lǐ yīng rú cǐ]):指某种情况或行为符合道理,本该是这样,合乎逻辑。
  46. 出于不得已([chū yú bù dé yǐ]):指某种行为是迫于无奈,没有其他办法,容易被体谅。
  47. 情有可悯([qíng yǒu kě mǐn]):指某种行为或情况值得同情和怜悯,虽然不完全合理,但可以被接受。

情有可原的详细解释

情有可原(qíng yǒu kě yuán)是一个常用的汉语成语,用来形容某种行为或情况虽然不完全正确,但存在可以理解的客观原因。这个词语通常带有宽容和谅解的意味,表示在特定情境下,人们的行为或决定是可以被接受的。

 

从字面上看,情有可原中的情指的是情况或情理,原指的是原谅或理解。合在一起,这个成语强调在某种特殊的情境下,即使行为有不当之处,也应当给予一定的宽容。比如,一个人因为紧急情况而迟到,虽然迟到本身不对,但考虑到具体原因,他的行为就情有可原

 

在实际使用中,情有可原常常用于为他人辩护或解释某种行为的合理性。它既体现了对规则的尊重,也表达了对人性的理解。需要注意的是,这个词语通常用于非原则性问题的讨论,如果是严重错误或道德问题,则不宜轻易使用。

情有可原的出处

情有可原的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