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近义词

似是而非的近义词(40个)

共找到 40 个似是而非的近义词,分别如下:

所有近义词释义

  1. 模棱两可([mó léng liǎng kě]):指态度或言辞含糊不清,不明确表态,让人难以捉摸其真实意图。
  2. 似非而是([sì fēi ér shì]):表面上看起来不对,但实际上却有一定的道理或正确性。
  3. 似真似假([sì zhēn sì jiǎ]):形容事情或言辞真假难辨,让人无法确定其真实性。
  4. 若有若无([ruò yǒu ruò wú]):形容事物或感觉似有似无,模糊不清,难以确定。
  5. 不置可否([bù zhì kě fǒu]):指对某事不表示赞成也不表示反对,态度暧昧不明。
  6. 含糊其辞([hán hú qí cí]):指说话或表达时故意模糊不清,不直截了当。
  7. 似懂非懂([sì dǒng fēi dǒng]):形容对某事好像明白但又不完全清楚,处于半懂状态。
  8. 似曾相识([sì céng xiāng shí]):指对某人或某事感觉熟悉,好像曾经见过或经历过。
  9. 半真半假([bàn zhēn bàn jiǎ]):形容言辞或事情真假掺杂,难以完全分辨。
  10. 若隐若现([ruò yǐn ruò xiàn]):形容事物隐约可见,模糊不定,不够清晰。
  11. 扑朔迷离([pū shuò mí lí]):指事情错综复杂,真相或情况难以明辨。
  12. 真假难辨([zhēn jiǎ nán biàn]):形容事情或信息的真实性难以判断,让人困惑。
  13. 暧昧不明([ài mèi bù míng]):指态度、关系或言辞模糊不清,不够明确。
  14. 模糊不清([mó hú bù qīng]):指事物或表达不够清晰,让人难以理解或分辨。
  15. 虚虚实实([xū xū shí shí]):形容真假交错,虚实难辨,让人摸不着头绪。
  16. 欲说还休([yù shuō hái xiū]):指想说却又不说,态度或言辞显得犹豫不定。
  17. 云里雾里([yún lǐ wù lǐ]):形容说话或事情让人摸不着头脑,模糊而难以理解。
  18. 朦朦胧胧([méng méng lóng lóng]):指事物或感觉模糊不清,好像看不真切。
  19. 不清不楚([bù qīng bù chǔ]):形容事情或关系不明朗,含糊而难以说清。
  20. 隐隐约约([yǐn yǐn yuē yuē]):指事物或声音模糊不清,似有非有,难以确定。
  21. 支支吾吾([zhī zhī wú wú]):形容说话吞吞吐吐,不够直白,显得含糊。
  22. 闪烁其词([shǎn shuò qí cí]):指说话躲躲闪闪,不坦率,令人感到不明确。
  23. 语焉不详([yǔ yān bù xiáng]):指说话或描述不够具体,细节模糊,让人难以完全明白。
  24. 模模糊糊([mó mó hū hū]):形容事物或记忆不够清楚,显得模糊而难以辨识。
  25. 含含糊糊([hán hán hū hū]):指说话或态度不明确,显得模糊而让人不解。
  26. 似信非信([sì xìn fēi xìn]):形容对某事半信半疑,无法完全相信或否定。
  27. 若明若暗([ruò míng ruò àn]):指事物或情况时而清晰时而模糊,难以完全看透。
  28. 半信半疑([bàn xìn bàn yí]):指对某事既有些相信又有些怀疑,态度不明确。
  29. 不伦不类([bù lún bù lèi]):形容事物不合常规,难以归类,显得不协调。
  30. 似笑非笑([sì xiào fēi xiào]):形容表情似笑又不像笑,带有某种模糊或复杂的情绪。
  31. 似哭非哭([sì kū fēi kū]):形容表情似哭又不像哭,情绪表现模糊不清。
  32. 不尴不尬([bù gān bù gà]):形容处境或状态不自然,显得有些别扭或不协调。
  33. 欲言又止([yù yán yòu zhǐ]):指想说却又停下来,言辞显得犹豫而模糊。
  34. 神神秘秘([shén shén mì mì]):形容行为或言辞让人捉摸不透,显得隐晦不明。
  35. 不三不四([bù sān bù sì]):形容事物或人不够正经,显得不伦不类或不合规范。
  36. 半推半就([bàn tuī bàn jiù]):指态度不明确,既不完全拒绝也不完全接受。
  37. 真真假假([zhēn zhēn jiǎ jiǎ]):形容事情或信息真假混杂,难以分辨清楚。
  38. 虚无缥缈([xū wú piāo miǎo]):指事物虚幻不定,难以捉摸或确认其存在。
  39. 雾里看花([wù lǐ kàn huā]):比喻看事物模糊不清,无法真正了解其本质。
  40. 水中望月([shuǐ zhōng wàng yuè]):比喻只能看到表象,无法触及真实,带有虚幻感。

似是而非的详细解释

似是而非(sì shì ér fēi)是一个汉语成语,指表面上看起来像是对的,实际上却是错误的。这种说法或事物往往具有迷惑性,容易让人产生误解。

 

生活中经常能遇到似是而非的现象。比如某些广告宣传,乍一听很有道理,仔细推敲却发现漏洞百出。又比如一些网络谣言,披着科学的外衣,实则违背常识。

 

这个成语提醒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被表象迷惑。面对似是而非的说法,需要深入思考、多方求证,才能看清事物的本质。

似是而非的出处

似是而非的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