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反义词

李代桃僵的反义词(32个)

共找到 32 个李代桃僵的反义词,分别如下:

所有近义词释义

  1. 以假乱真([yǐ jiǎ luàn zhēn]):用虚假的东西冒充真实的事物,形容混淆视听,欺骗他人,与用一物代替另一物的行为形成对比。
  2. 偷梁换柱([tōu liáng huàn zhù]):暗中替换关键部分以达到欺骗目的,形容以次充好或暗中调包的行为,形成一种对立的隐蔽替换概念。
  3. 鱼目混珠([yú mù hún zhū]):用假的鱼眼冒充珍珠,形容以假充真,混淆真伪,与某种替代行为形成意义上的对立。
  4. 张冠李戴([zhāng guàn lǐ dài]):把张的东西戴到李的头上,形容弄错对象或混淆事实,形成一种错位替换的对比。
  5. 移花接木([yí huā jiē mù]):把一种花嫁接到另一种树上,形容暗中更换或偷换概念,与某种替代行为形成隐喻上的对立。
  6. 弄虚作假([nòng xū zuò jiǎ]):故意制造虚假的情况来欺骗他人,形容伪装或造假的行为,与某种替换手段形成对比。
  7. 真假难辨([zhēn jiǎ nán biàn]):真实与虚假难以区分,形容混淆视听的情况,与用一物顶替另一物的行为形成意义上的反差。
  8. 以次充好([yǐ cì chōng hǎo]):用次品冒充好货,形容欺骗行为,与某种替代或顶替的做法形成对立。
  9. 冒名顶替([mào míng dǐng tì]):用假身份或假名代替真实身份,形容欺骗或替代的行为,形成一种对立的替换概念。
  10. 挂羊头卖狗肉([guà yáng tóu mài gǒu ròu]):表面上标榜一种东西,实际上卖的是另一种,形容名不副实,与某种替代行为形成对比。
  11. 指鹿为马([zhǐ lù wéi mǎ]):故意把鹿说成马,形容颠倒黑白或混淆事实,与某种替换或顶替的行为形成意义上的反差。
  12. 偷天换日([tōu tiān huàn rì]):暗中把天换成日,形容极高的欺骗手段,与某种隐蔽替换的行为形成对比。
  13. 以伪乱真([yǐ wěi luàn zhēn]):用虚假的东西混淆真实的事物,形容欺骗行为,与某种替代手段形成对立。
  14. 瞒天过海([mán tiān guò hǎi]):用欺骗手段掩盖真相,形容暗中操作或蒙蔽他人,与某种替换行为形成意义上的反差。
  15. 掩耳盗铃([yǎn ěr dào líng]):捂住耳朵偷铃铛,形容自欺欺人的行为,与某种伪装或替代形成对比。
  16. 暗渡陈仓([àn dù chén cāng]):表面上做一件事,暗中做另一件事,形容隐蔽的欺骗行为,与某种替换手段形成对立。
  17. 偷鸡摸狗([tōu jī mō gǒu]):形容偷偷摸摸的行为,常指不光明正大的手段,与某种隐蔽替代形成意义上的反差。
  18. 虚张声势([xū zhāng shēng shì]):表面上装出强大的样子,实际上并无实力,形容欺骗或伪装,与某种替代行为形成对比。
  19. 画蛇添足([huà shé tiān zú]):画蛇时多加脚,形容多此一举或弄巧成拙,与某种不必要的替换形成对立。
  20. 乔装打扮([qiáo zhuāng dǎ bàn]):改变外貌或装扮以隐藏真实身份,形容伪装行为,与某种替代或顶替形成意义上的反差。
  21. 欺世盗名([qī shì dào míng]):用欺骗手段获取名声,形容虚伪行为,与某种替代或伪装形成对比。
  22. 装腔作势([zhuāng qiāng zuò shì]):故意装出某种姿态来欺骗或迷惑他人,形容不真实的行为,与某种替代手段形成对立。
  23. 故弄玄虚([gù nòng xuán xū]):故意制造神秘或虚假的情况来迷惑他人,形容欺骗行为,与某种替换形成意义上的反差。
  24. 蒙混过关([méng hùn guò guān]):用欺骗或模糊手段通过检查或难关,形容不光明正大的行为,与某种替代形成对比。
  25. 投机取巧([tóu jī qǔ qiǎo]):利用机会用不正当手段获取利益,形容狡猾行为,与某种替换或伪装形成对立。
  26. 弄巧成拙([nòng qiǎo chéng zhuō]):本想用巧妙手段达到目的,结果却适得其反,形容伪装失败,与某种替代形成意义上的反差。
  27. 粉饰太平([fěn shì tài píng]):用虚假手段掩盖问题,制造和平假象,形容欺骗行为,与某种替换形成对比。
  28. 瞒上欺下([mán shàng qī xià]):对上隐瞒真相,对下进行欺骗,形容不诚实的行为,与某种替代手段形成对立。
  29. 文过饰非([wén guò shì fēi]):用言辞掩饰错误或过失,形容伪装行为,与某种替换形成意义上的反差。
  30. 巧言令色([qiǎo yán lìng sè]):用花言巧语和虚假表情来讨好或欺骗他人,形容不真诚的行为,与某种替代形成对比。
  31. 虚与委蛇([xū yǔ wěi yí]):表面上敷衍应付,实际上并不真心,形容伪装态度,与某种替换手段形成对立。
  32. 欺上瞒下([qī shàng mán xià]):对上欺骗,对下隐瞒,形容不诚实的行为,与某种替代或伪装形成意义上的反差。

李代桃僵的详细解释

李代桃僵(lǐ dài táo jiāng)原指李树代替桃树受虫害而枯死,后比喻兄弟间互相爱护、互相帮助,也引申为互相顶替或代人受过。

 

这个成语出自古乐府《鸡鸣》:桃生露井上,李树生桃旁。虫来啮桃根,李树代桃僵。树木身相代,兄弟还相忘。诗中用李树代替桃树受虫害的形象,来讽刺兄弟间不能互助反而相忘的情形。

 

在实际使用中,李代桃僵往往带有贬义色彩,多指用不正当的手段让人顶替,或被迫代人受过。比如在官场中,下级替上级承担责任;在考试时,找人替考等行为,都可以用李代桃僵来形容。

 

需要注意的是,李代桃僵与替罪羊的意思相近,但更强调主动替代的行为。这个成语生动地反映了中国传统社会中的某些特殊人际关系和潜规则。

李代桃僵的出处

李代桃僵的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