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近义词

迷糊的近义词(33个)

共找到 33 个迷糊的近义词,分别如下:

所有近义词释义

  1. 模糊([mó hu]):形容事物不清晰,界限或细节难以辨认,常用于视觉或概念上的不明确状态。
  2. 朦胧([méng lóng]):指景象或感觉若隐若现,不够清楚,常带有一种诗意或模糊的美感。
  3. 迷蒙([mí méng]):描述视线或意识不够清晰,仿佛被一层薄雾笼罩,常用于形容不清醒的状态。
  4. 浑浊([hún zhuó]):指液体或空气不纯净、不清澈,也可比喻思维或认知不够明晰。
  5. 昏沉([hūn chén]):形容头脑不清醒,意识不够敏锐,常用于描述疲惫或精神不佳的状态。
  6. 迷离([mí lí]):指眼神或景象飘忽不定,难以捉摸,常带有一种迷茫或不确定的感觉。
  7. 混沌([hùn dùn]):形容事物混乱无序,界限不清,也可指意识或思维的混乱状态。
  8. 含糊([hán hu]):指说话或表达不够明确,意思模棱两可,让人难以完全理解。
  9. 不清([bù qīng]):指事物或状态不明确、不清晰,难以辨识或理解具体情况。
  10. 朦胧([méng lóng]):形容事物若隐若现,缺乏清晰度,常用于描述视觉或情感上的模糊感。
  11. 糊涂([hú tu]):指头脑不清醒,思维混乱,容易犯错或误解事物。
  12. 昏蒙([hūn méng]):形容意识或视线模糊不清,常用于描述精神不振或环境不明的状态。
  13. 迷茫([mí máng]):指内心困惑,方向感缺失,或对事物缺乏清晰的认知和判断。
  14. 昏乱([hūn luàn]):形容头脑混乱,思维不清晰,容易陷入无序或困惑的状态。
  15. 模糊([mó hu]):指事物轮廓或内容不清晰,难以辨识,常用于形容视觉或概念上的不确定。
  16. 迷惘([mí wǎng]):形容内心困惑或失落,对未来或现状感到不确定,缺乏明确方向。
  17. 蒙眬([méng lóng]):指视线或意识不够清晰,仿佛被遮盖,常用于形容半睡半醒的状态。
  18. 昏昧([hūn mèi]):指头脑或认知不够明朗,缺乏清晰的判断力或洞察力。
  19. 混淆([hùn xiáo]):指事物界限不清,容易让人产生误解或分辨不清的情况。
  20. 模糊([mó hu]):形容事物缺乏清晰度,细节或界限难以分辨,常用于多种语境。
  21. 昏暗([hūn àn]):指光线不足或意识不够清醒,呈现出一种不清晰或低沉的状态。
  22. 迷乱([mí luàn]):形容内心或思绪混乱,缺乏条理,容易陷入无序或困惑的情绪。
  23. 蒙昧([méng mèi]):指知识或认知不足,头脑不够开化,缺乏清晰的理解能力。
  24. 昏聩([hūn kuì]):形容头脑不清醒,判断力下降,常用于批评某人思维迟钝或糊涂。
  25. 迷误([mí wù]):指因认知不清而产生错误判断或行为,容易偏离正确的方向。
  26. 混浊([hùn zhuó]):形容液体或环境不清澈,也可比喻思维或认知缺乏条理和清晰度。
  27. 昏庸([hūn yōng]):指人头脑不清,缺乏智慧或判断力,常用于批评无能或糊涂的行为。
  28. 迷失([mí shī]):指失去方向或目标,内心感到困惑,缺乏明确的指引或认知。
  29. 昏头([hūn tóu]):形容头脑不清醒,思维混乱,常用于口语中表示一时糊涂的状态。
  30. 迷昏([mí hūn]):指意识模糊不清,头脑不够清醒,容易陷入困惑或无知的状态。
  31. 模糊不清([mó hu bù qīng]):形容事物或概念缺乏清晰度,难以分辨或理解具体内容。
  32. 朦朦胧胧([méng méng lóng lóng]):指事物或感觉若隐若现,缺乏明确性,常带有一种模糊的意境。
  33. 稀里糊涂([xī lǐ hú tu]):形容做事或思考缺乏条理,头脑不清,稀里糊涂地做出决定。

迷糊的详细解释

迷糊(mí hu)是一个常用的汉语词汇,通常用来形容人的精神状态或思维状态不够清晰。当一个人感到困倦、疲惫或者注意力不集中时,往往会表现出迷糊的状态,比如反应迟钝、思维混乱等。

 

在日常交流中,迷糊也可以用来形容人对某些事情的理解不够透彻,或者记忆模糊不清。例如,刚睡醒的人可能会说自己还有点迷糊,意思就是还没有完全清醒过来。

 

有时候,迷糊还带有一种可爱的意味,用来形容人懵懂、天真的样子。这种用法通常带有亲昵或调侃的语气,比如形容小孩子或者亲密的朋友时,会说他们看起来有点迷糊

 

需要注意的是,迷糊虽然可以形容人的状态,但一般不用于描述具体的事物或现象。它是一个偏向于主观感受的词语,更多地与人的心理或生理状态相关。

迷糊的出处

迷糊的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