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近义词

克制的近义词(35个)

共找到 35 个克制的近义词,分别如下:

所有近义词释义

  1. 抑制([yì zhì]):指通过意志或外力来限制某种行为或情绪的表达,常用于描述对欲望或冲动的控制。
  2. 压抑([yā yì]):指将某种情感或想法强行压制下去,通常带有一定的心理负担或不适感。
  3. 遏制([è zhì]):指通过措施或力量阻止某种行为或事态的发展,多用于较为严肃或紧急的情境。
  4. 约束([yuē shù]):指用规则或道德规范来限制自己的言行,使之符合一定的标准。
  5. 节制([jié zhì]):指在行为或欲望上有所节俭或控制,避免过度或放纵。
  6. 收敛([shōu liǎn]):指在态度或行为上变得内敛,不再张扬或过分表现。
  7. 控制([kòng zhì]):指通过意志或手段对某种情况或情绪进行管理,使其不失控。
  8. 限制([xiàn zhì]):指在某种范围内对行为或活动加以规定,不允许超出界限。
  9. 拘束([jū shù]):指因外界或内心因素而使行为或表达受到局限,显得不自然。
  10. 管束([guǎn shù]):指通过教育或规则对某人的行为进行规范和限制,常用于长辈对晚辈。
  11. 忍耐([rěn nài]):指在面对困难或不适时,通过意志力压住情绪或冲动。
  12. 隐忍([yǐn rěn]):指将内心的不满或痛苦隐藏起来,默默承受而不表露。
  13. 自制([zì zhì]):指依靠自身意志力来约束行为或情绪,不让自己随心所欲。
  14. 自律([zì lǜ]):指通过自我要求和规范来管理自己的言行,保持良好的习惯。
  15. 敛束([liǎn shù]):指在行为或态度上收敛起来,不再放任或随意。
  16. 抑止([yì zhǐ]):指通过努力或手段阻止某种行为或情绪的发生或发展。
  17. 阻遏([zǔ è]):指采取措施阻止某种不良倾向或行为的蔓延。
  18. 羁绊([jī bàn]):指因某种因素而使行动或思想受到束缚,难以自由发挥。
  19. 规制([guī zhì]):指通过规章或制度对行为进行规范和限制。
  20. 束缚([shù fù]):指因外界或内在原因使行动或思想受到限制,失去自由。
  21. 钳制([qián zhì]):指用强硬手段限制或压制某种行为或思想,带有强制性。
  22. 辖制([xiá zhì]):指通过权力或规则对某人或某事进行管理和约束。
  23. 牢笼([láo lóng]):指用某种手段或环境限制自由,使人或事物无法摆脱。
  24. 桎梏([zhì gù]):指因旧有观念或环境而受到限制,难以突破或创新。
  25. 压制([yā zhì]):指用力量或权威强行限制某种行为或思想的表达。
  26. 遏抑([è yì]):指通过手段或意志阻止某种情绪或行为的显现。
  27. 抑郁([yì yù]):指情绪上受到压迫或限制,表现出低落或沉闷的状态。
  28. 忍抑([rěn yì]):指强行忍住内心的冲动或情感,不让其外露。
  29. 收束([shōu shù]):指将散漫的行为或情绪收敛起来,变得有条理或内敛。
  30. 自持([zì chí]):指依靠自身意志保持冷静或稳重,不轻易受外界影响。
  31. 自抑([zì yì]):指通过自我约束来限制自己的行为或情感表达。
  32. 忍让([rěn ràng]):指在矛盾或冲突中选择退让,压住自己的情绪或意见。
  33. 自约([zì yuē]):指通过自我要求来规范自身行为,保持一定的准则。
  34. 约制([yuē zhì]):指用规定或约定来限制行为,使之不超出范围。
  35. 自控([zì kòng]):指依靠自身意志对行为或情绪进行管理,不让其失控。

克制的详细解释

克制(kè zhì)指通过意志力控制自己的情绪、欲望或行为。这种控制往往是为了避免冲动带来的不良后果,或是为了达成更高层次的目标。克制体现了个人的修养与自制力,是成熟稳重的表现。

 

在生活中,克制可以表现为面对挑衅时保持冷静,或是抵制诱惑坚持原则。比如在愤怒时选择沉默而非争吵,在美食面前控制食量保持健康,这些都是克制的具体表现。

 

需要注意的是,克制并非压抑或否定自我,而是理性的自我管理。适度的克制能让人际关系更和谐,使个人发展更顺利。但过度克制可能导致心理压力,因此要在克制与表达之间找到平衡。

克制的出处

克制的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