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反义词

正派的反义词(54个)

共找到 54 个正派的反义词,分别如下:

所有近义词释义

  1. 邪派([xié pài]):指不走正道、行为不端或与主流道德观念相悖的派别或群体,常用于形容某些不正直的组织或思想流派。
  2. 歪派([wāi pài]):指偏离正轨、不符合常规或道德标准的派别,常带有贬义,形容不端正的行为或思想倾向。
  3. 恶派([è pài]):指以恶意或不良动机为核心的派别,通常与邪恶、阴暗的形象相关联。
  4. 黑派([hēi pài]):指涉及非法、不道德或黑暗势力的派别,常用于形容地下组织或不法团伙。
  5. 偏派([piān pài]):指偏离中正之道、不公正或有偏见的派别,常用于批评不公平的立场或态度。
  6. 不端([bù duān]):指行为或品行不正,不符合道德规范,常用来形容人的言行失当。
  7. 不正([bù zhèng]):指品格或行为不符合道义标准,常用来批评某些不合规范的表现。
  8. 邪恶([xié è]):指心术不正、行为恶劣,常用来形容极度不良的品性或动机。
  9. 卑劣([bēi liè]):指品性低下、手段龌龊,常用来形容让人不齿的行为或性格。
  10. 下流([xià liú]):指言行粗俗、品格低劣,常用来批评不雅或不道德的表现。
  11. 无耻([wú chǐ]):指毫无廉耻之心,行为或言语极度不检点,常带有强烈的贬义。
  12. 龌龊([wò chuò]):指思想或行为肮脏、不堪,常用来形容让人厌恶的品行。
  13. 卑鄙([bēi bǐ]):指人品低下、手段不光彩,常用来批评不道德的举动。
  14. 恶劣([è liè]):指品性或行为极坏,常用来形容让人无法接受的态度或做法。
  15. 堕落([duò luò]):指道德或行为从高尚走向低俗,失去原有的良好品质。
  16. 腐败([fǔ bài]):指品行或思想变质,常用来形容道德败坏或滥用权力的现象。
  17. 阴险([yīn xiǎn]):指心机深沉、手段毒辣,常用来形容隐藏恶意的人或行为。
  18. 狡诈([jiǎo zhà]):指为人狡猾、善于欺骗,常用来批评不坦诚的性格或手段。
  19. 虚伪([xū wěi]):指表里不一、言行不一致,常用来形容虚情假意的人或表现。
  20. 奸邪([jiān xié]):指心术不正、行为狡猾恶毒,常用来形容极度不良的品性。
  21. 不轨([bù guǐ]):指行为不合规范、偏离正道,常用来批评有不良意图或举动。
  22. 歹毒([dǎi dú]):指心肠狠毒、手段恶劣,常用来形容极具恶意的行为或想法。
  23. 狠毒([hěn dú]):指心狠手辣、毫无仁慈之心,常用来形容冷酷无情的性格。
  24. 邪气([xié qì]):指不正之风或不良气质,常用来形容偏离正道的言行或氛围。
  25. 歪风([wāi fēng]):指不健康、不正确的风气,常用来批评社会或群体中的不良倾向。
  26. 恶习([è xí]):指不良的习惯或行为模式,常用来形容需要纠正的品行问题。
  27. 不法([bù fǎ]):指不遵守法律或道德规范,常用来形容违法乱纪的行为。
  28. 不义([bù yì]):指不符合道义或公平原则,常用来批评不公正的做法。
  29. 不德([bù dé]):指缺乏道德修养,行为不符合伦理标准,常用于批评品性问题。
  30. 不肖([bù xiào]):指不贤良、不值得效仿,常用来形容品行不佳的人。
  31. 不羁([bù jī]):指不受约束、行为放荡,常用来形容不守规矩的生活态度。
  32. 邪门([xié mén]):指不正经、不合常理,常用来形容奇怪或不端的行为方式。
  33. 恶俗([è sú]):指低俗且令人厌恶的风气或行为,常用来批评不雅的习惯。
  34. 不洁([bù jié]):指品行或行为不纯洁,常用来形容有道德瑕疵的表现。
  35. 不廉([bù lián]):指缺乏廉耻或清廉品质,常用来批评贪污或不道德的行为。
  36. 不谨([bù jǐn]):指言行不谨慎、不检点,常用来形容缺乏自制力的表现。
  37. 不检([bù jiǎn]):指行为不检点、不符合规范,常用来批评失当的言行。
  38. 不规([bù guī]):指不合规矩、不守规范,常用来形容偏离正道的做法。
  39. 不伦([bù lún]):指不符合伦理或常理,常用来批评不合道德的行为。
  40. 不类([bù lèi]):指不合常理、不成体统,常用来形容怪异或不端的行为。
  41. 邪念([xié niàn]):指不纯正、不道德的想法,常用来形容内心隐藏的恶意。
  42. 恶念([è niàn]):指恶毒或不良的念头,常用来形容不怀好意的想法。
  43. 歪理([wāi lǐ]):指不合逻辑、不符合常理的道理,常用来批评荒谬的观点。
  44. 邪说([xié shuō]):指不正确的言论或观点,常用来形容误导他人的想法。
  45. 恶行([è xíng]):指不良或有害的行为,常用来批评不道德的举动。
  46. 不仁([bù rén]):指缺乏仁爱之心,行为冷酷,常用来形容无情无义的表现。
  47. 不忠([bù zhōng]):指不忠诚、不守信义,常用来批评背叛或不负责任的行为。
  48. 不信([bù xìn]):指不讲信用、不守承诺,常用来形容失信于人的品行。
  49. 不诚([bù chéng]):指不真诚、缺乏坦率,常用来批评虚伪或欺骗的行为。
  50. 邪魔外道([xié mó wài dào]):指不走正路、背离正统的派别或思想,常用来形容异端或不良势力。
  51. 歪门邪道([wāi mén xié dào]):指不正当、不合规范的手段或途径,常用来批评不端正的做法。
  52. 旁门左道([páng mén zuǒ dào]):指非正统、不合主流的方法或派别,常用来形容偏离正轨的行为。
  53. 不三不四([bù sān bù sì]):指不伦不类、不成体统,常用来形容言行或品格不端正。
  54. 不干不净([bù gān bù jìng]):指言行或品性不纯洁、不正经,常用来批评有道德瑕疵的表现。

正派的详细解释

正派(zhèng pài)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品行端正、作风严谨。这个词往往与道德标准、行为规范相关联,指那些坚持原则、不搞歪门邪道的人或群体。

 

在文学影视作品中,正派角色往往代表正义力量,与反派形成鲜明对比。这类角色通常具有高尚品德,比如诚实守信、乐于助人、勇于担当等特质。

 

现实生活中,正派作风也常被用来评价一个人的为人处世。一个正派的人往往言行一致,做事光明磊落,不会为私利而违背道德准则。

 

需要注意的是,正派并非意味着古板或不知变通。真正的正派是在坚持原则的同时,也能灵活处理各种复杂情况。

正派的出处

正派的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