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造句

一触即发的造句(42个)

共有 42 个一触即发的造句/例句,分别如下:

  1. 局势一触即发
  2. 战争危机一触即发
  3. 气氛紧张,一触即发
  4. 战事一触即发
  5. 冲突一触即发
  6. 台上气氛,一触即发
  7. 两国关系一触即发
  8. 比赛场上,紧张气氛一触即发
  9. 双方怒火,一触即发
  10. 火药味十足,局势一触即发
  11. 敌对情绪一触即发,众人屏息。
  12. 讨论气氛突然紧绷,一触即发
  13. 小镇上,骚乱一触即发
  14. 每到关键时刻,局势总是一触即发
  15. 敌我双方对峙,一触即发,无人敢松懈。
  16. 两支队伍剑拔弩张,比赛一触即发
  17. 一触即发的危机,令所有人都神经紧绷。
  18. 此刻形势已经紧绷,紧张气氛一触即发
  19. 围绕利益纷争,新的矛盾一触即发
  20. 台下双方互不相让,冲突似乎一触即发
  21. 人生中有许多时刻,危机往往就在一触即发的瞬间。
  22. 他们之间的矛盾长期积压,如今一触即发,难以化解。
  23. 复杂局势下,危险一触即发,大家不得不严阵以待。
  24. 比赛最后五分钟,胜负悬而未决,紧张气氛一触即发
  25. 各方势力蓄势待发,矛盾一触即发,每个人都保持警觉。
  26. 双方都按捺着怒火,任何一点火花都可能导致冲突一触即发
  27. 敏感时期,各种不安情绪弥漫,社会局势一触即发
  28. 两位对手气氛凝重,场上气息化为无形的压力,一触即发
  29. 危机笼罩,周围议论纷纷,人群中随时可能出现一触即发的混乱。
  30. 敌对双方在边境集结,随着谈判破裂,战事一触即发,气氛极为紧张。
  31. 在重要的谈判桌上,双方立场僵持不下,气氛一触即发,谁都不肯让步。
  32. 在局势高度紧张的背景下,只要有人失控,全面冲突便会一触即发,引发巨大动荡。
  33. 新政策一公布,社会各界立场对立严重,争议话题一触即发,舆论场陷入混乱。
  34. 在危机四伏的环境下,任何小小的事件都可能成为导火索,引发一触即发的动荡。
  35. 随着消息的逐步扩散,原本还算平静的小镇突然变得敏感不安,一触即发的冲突随时可能爆发。
  36. 会议气氛逐渐变得凝重,代表们相互指责,谁都不肯让步,僵持的局势已是一触即发
  37. 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原本已经紧张,此时边境小摩擦无疑成了导火索,使得战争危机一触即发
  38. 公司内部不断传出不满的声音,在改革措施迟迟难产的情况下,罢工行动一触即发,管理层忧心忡忡。
  39. 在决赛中,双方选手状态都极佳。比赛进入白热化阶段,比分紧咬,胜负一触即发,引得观众屏息以待。
  40. 危机发生在深夜,街道上警报声不断。人们神情紧张,随时可能爆发一场混乱,气氛一触即发,令人窒息。
  41. 在对峙现场,各方势力你来我往,任何细小的举动都有可能导致矛盾激化,大规模冲突一触即发
  42. 该地区经济下滑,就业紧张,连日来工人罢工呼声四起,一旦企业管理不善,大规模风波便将一触即发

一触即发的详细解释

一触即发(yī chù jí fā)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一种极度紧张的状态,比喻形势非常危急,稍有一点动作就会引发严重后果。字面意思是只要轻轻一碰就会立刻爆发,常用来形容战争、冲突或矛盾处于临界点。

 

从历史典故来看,一触即发最早可能源自古代战争中对弓弩的描述。当弓弦拉满时,只需轻轻触碰机关,箭矢就会立即射出。这种状态后来被引申为各种紧张对峙的局面,比如两国边境陈兵百万时的战争风险,或者谈判桌上双方立场尖锐对立的情形。

 

在现代汉语中,一触即发的使用范围更加广泛。它可以形容体育比赛中比分胶着的关键时刻,也可以描述人际关系中积怨已久的矛盾。这个成语特别强调临界点的脆弱性,暗示任何微小的刺激都可能导致局面彻底失控。

 

需要注意的是,一触即发通常带有负面含义,暗示着潜在的危险或灾难。它描绘的不是普通的紧张,而是那种随时可能爆发的极端状态。使用这个成语时,往往暗含着对局势恶化的担忧和警示。

一触即发的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