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反义词

融化的反义词(20个)

共找到 20 个融化的反义词,分别如下:

所有近义词释义

  1. 凝固([níng gù]):指液体或半流体物质在温度降低或其他条件下变成固体状态,与液态转变为固态的过程相对。
  2. 冻结([dòng jié]):指物质因低温而从液态变为固态,或者某种流动状态被终止,变得固定。
  3. 凝结([níng jié]):指气体或液体在特定条件下聚集或固化,形成固态或较稳定的形态。
  4. 硬化([yìng huà]):指物质从柔软或流动状态变为坚硬或固定状态,常用于描述物理性质的变化。
  5. 固化([gù huà]):指某种物质或状态从流动或不稳定转为固定或稳定的过程,常用于物理或化学变化。
  6. 结冰([jié bīng]):特指水或其他液体在低温下转变为冰的状态,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
  7. 僵硬([jiāng yìng]):形容物体或物质失去柔软性,变得坚硬且不易变形,也可用于比喻状态的固定。
  8. 板结([bǎn jié]):多指土壤或其他物质因干燥或压力而变得坚硬且不易松散,失去流动性。
  9. 凝滞([níng zhì]):指流动状态停止,变得固定或停滞,常用于描述液体或气体的变化。
  10. 结块([jié kuài]):指散状或流动的物质聚集形成块状,失去原有的松散或流动特性。
  11. 变硬([biàn yìng]):指物质从柔软或可塑状态转变为坚硬状态,常用于描述物理性质的改变。
  12. 定型([dìng xíng]):指某种形态或状态被固定下来,不再轻易改变,常用于物质或抽象概念。
  13. 结晶([jié jīng]):指物质从溶液或气体中析出固体晶体,是一种物理或化学过程。
  14. 凝冻([níng dòng]):指液体在低温下变为固态,类似于冰冻的过程,多用于描述自然现象。
  15. 硬挺([yìng tǐng]):形容物体变得坚硬且有一定的支撑力,失去柔软或流动的特性。
  16. 冻硬([dòng yìng]):指物质因低温而变得坚硬,失去原有的柔软或液态特性。
  17. 固结([gù jié]):指物质或结构从松散或流动状态变为紧密或固定状态,常用于地质或物理领域。
  18. 冰冻([bīng dòng]):指水或其他液体在低温下变成冰,是一种常见的自然固态转化现象。
  19. 凝集([níng jí]):指分散的物质或粒子聚集在一起,形成较为固定的形态或结构。
  20. 硬实([yìng shí]):形容物体变得坚硬且结实,失去柔软或松散的特性,常用于物理描述。

融化的详细解释

融化(róng huà)指固体物质受热后转变为液态的过程。这种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比如冰块在常温下会逐渐变成水,巧克力在手中握久了会变软。

 

从物理角度来看,融化是物质状态变化的一种形式。当固体吸收足够热量时,其分子运动加剧,最终克服分子间作用力,使有序的晶体结构解体。不同物质的融化点各不相同,这与它们的分子结构和化学键强度密切相关。

 

融化也可以用于比喻意义。在文学作品中,经常用冰雪融化来象征隔阂消除或情感升温。这种用法赋予了融化更丰富的文化内涵,使其不仅是一个物理概念,更成为表达情感变化的美妙意象。

融化的出处

融化的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