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反义词

抵制的反义词(40个)

共找到 40 个抵制的反义词,分别如下:

所有近义词释义

  1. 支持([zhī chí]):表示赞同或协助某事物的发展或进行,与反对或排斥的态度相反。
  2. 拥护([yōng hù]):指积极赞成并维护某一观点、政策或行动,表现出认同和支持的态度。
  3. 拥戴([yōng dài]):表示对某人或某事物的热烈支持和推崇,常用于对领导或政策的认可。
  4. 赞成([zàn chéng]):指对某一意见或行为表示同意,愿意接受或配合。
  5. 赞同([zàn tóng]):表示对某事或某观点的认同和支持,常用于讨论或决策中。
  6. 附和([fù hè]):指随声附和,同意他人的意见或行动,带有一定的从众意味。
  7. 认可([rèn kě]):指承认某事物的合理性或合法性,愿意接受或支持。
  8. 认同([rèn tóng]):表示在思想或情感上与某事物一致,愿意接纳或支持其观点。
  9. 接纳([jiē nà]):指接受某人或某事物,愿意包容或支持其存在或发展。
  10. 接受([jiē shòu]):表示愿意接收或认可某事物,不排斥其存在或影响。
  11. 欢迎([huān yíng]):指对某人或某事物的到来或存在表示高兴和支持。
  12. 赞许([zàn xǔ]):表示对某行为或观点的肯定和欣赏,带有鼓励的意味。
  13. 嘉许([jiā xǔ]):指对某人或某事的表现表示赞赏和认可,常用于正式场合。
  14. 称赞([chēng zàn]):表示对某人或某事物的优点或成就给予肯定和表扬。
  15. 褒扬([bāo yáng]):指公开赞扬某人或某事物的优点,表达支持和肯定。
  16. 推崇([tuī chóng]):表示高度赞扬并大力支持某观点或行为,常带有崇敬之意。
  17. 推许([tuī xǔ]):指对某人或某事物表示赞赏和支持,愿意推广其价值。
  18. 敬仰([jìng yǎng]):表示对某人或某事物的尊敬和仰慕,愿意支持其理念或行为。
  19. 崇拜([chóng bài]):指对某人或某事物怀有极高的敬意和支持,甚至达到迷恋的程度。
  20. 信服([xìn fú]):表示对某人或某观点的信任和折服,愿意接受并支持。
  21. 顺从([shùn cóng]):指顺应他人的意见或安排,愿意配合而不反对。
  22. 遵从([zūn cóng]):表示遵照某规则或意见行事,表现出支持和服从的态度。
  23. 依从([yī cóng]):指按照他人的意见或指示行事,愿意接受并配合。
  24. 听从([tīng cóng]):表示接受他人的建议或命令,愿意配合其安排。
  25. 追随([zhuī suí]):指跟随某人或某理念,愿意支持并参与其中。
  26. 归顺([guī shùn]):表示愿意服从或加入某一方,表现出支持和接纳的态度。
  27. 响应([xiǎng yìng]):指对某号召或行动积极反应,愿意参与或支持。
  28. 呼应([hū yìng]):表示对某观点或行动的积极回应和配合,带有支持的意味。
  29. 配合([pèi hé]):指与他人或某事物协调一致,愿意支持并共同完成目标。
  30. 协助([xié zhù]):表示在某事上提供帮助,愿意支持并参与其中。
  31. 帮忙([bāng máng]):指在某事上给予帮助,表现出支持和友好的态度。
  32. 援手([yuán shǒu]):表示伸出帮助之手,愿意支持他人度过难关。
  33. 鼎力([dǐng lì]):指全力相助,表现出对某事或某人极大的支持。
  34. 相助([xiāng zhù]):表示互相帮助,愿意支持并与他人合作。
  35. 提倡([tí chàng]):指积极倡导某一观点或行为,愿意支持并推广其价值。
  36. 倡导([chàng dǎo]):表示主动发起并支持某一理念或行动,常用于社会事务。
  37. 鼓吹([gǔ chuī]):指大力宣传并支持某一观点或行为,带有推动的意味。
  38. 宣扬([xuān yáng]):表示公开宣传并支持某一理念或事物,旨在扩大其影响。
  39. 弘扬([hóng yáng]):指大力发扬某一精神或价值,表现出支持和推崇。
  40. 推广([tuī guǎng]):表示广泛传播并支持某一事物或理念,旨在让更多人接受。

抵制的详细解释

抵制(dǐ zhì)指通过主动拒绝或对抗的方式表达反对立场。这个词通常用于描述个人或群体对某些事物、行为或政策的不认同态度,往往伴随着实际行动。

 

当人们使用抵制时,可能采取不购买特定商品、不参与某些活动等方式。这种行为既可以是个人选择,也可能发展为有组织的集体行动,目的是向对方施加压力或表明立场。

 

抵制行为的背后通常反映了价值观冲突或利益矛盾。历史上许多社会运动都曾采用这种方式,比如消费者抵制劣质产品,民众抵制不当政策等。

 

需要注意的是,抵制的效果往往取决于参与者的规模和坚持程度。有效的抵制需要明确的目标和合理的策略,否则可能难以产生实质影响。

抵制的出处

抵制的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