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反义词

原谅的反义词(54个)

共找到 54 个原谅的反义词,分别如下:

所有近义词释义

  1. 责备([zé bèi]):指对他人错误或过失进行批评或指责,表达不满或追究责任。
  2. 谴责([qiǎn zé]):对某人或某事表示强烈的批评或非难,通常带有道德上的指责意味。
  3. 指责([zhǐ zé]):直接指出他人的错误或不当行为,常带有批评的语气。
  4. 非难([fēi nàn]):对某人或某事进行批评或责难,表示不认同或反对。
  5. 斥责([chì zé]):严厉地批评或责骂,多用于对下属或晚辈的错误行为。
  6. 责怪([zé guài]):因某人的过错或失误而表示不满或批评。
  7. 苛责([kē zé]):以过分严厉的态度批评或指责他人,常带有挑剔意味。
  8. 痛斥([tòng chì]):强烈而尖锐地批评或指责,多用于对严重错误的公开抨击。
  9. 申斥([shēn chì]):正式地批评或责备,多用于上级对下级的态度。
  10. 叱责([chì zé]):大声而严厉地责骂,带有愤怒的情绪。
  11. 训斥([xùn chì]):以教训的口吻严厉批评,多用于教育或纠正错误。
  12. 责骂([zé mà]):用言语批评或责备他人,常带有情绪化的语气。
  13. 责难([zé nàn]):对他人行为或决策提出批评或质疑,表示不赞同。
  14. 数落([shǔ luò]):一一指出他人的过错或缺点,进行批评或埋怨。
  15. 批评([pī píng]):对某人或某事的不当之处提出意见或指正,常用于改进目的。
  16. 指摘([zhǐ zhāi]):指出他人的错误或缺点,多带有批评的意味。
  17. 责成([zé chéng]):要求某人承担责任并完成任务,带有一定的压力和批评意味。
  18. 问责([wèn zé]):追究某人的责任,要求其对过失或问题作出解释。
  19. 呵斥([hē chì]):大声责骂或训斥,常用于表达强烈的不满。
  20. 怒斥([nù chì]):带着愤怒的情绪严厉批评或责骂。
  21. 喝斥([hè chì]):大声而严厉地责备或驱赶,带有命令的语气。
  22. 严责([yán zé]):以严肃而严厉的态度进行批评或追究。
  23. 诘责([jié zé]):质问并责备,多用于对不当行为的质疑和批评。
  24. 嗔责([chēn zé]):带有轻微怒意地责备,多用于亲近关系中。
  25. 责问([zé wèn]):质问并追究责任,带有批评和不满的语气。
  26. 责罚([zé fá]):因过错而给予批评或惩罚,强调责任的承担。
  27. 训责([xùn zé]):以教育的口吻进行批评或责备,多用于纠正行为。
  28. 诟病([gòu bìng]):对某事或某人表示不满或批评,常指缺点或问题。
  29. 贬责([biǎn zé]):以贬低的方式进行批评或责备,带有轻视意味。
  30. 斥骂([chì mà]):严厉地责骂或批评,带有强烈的情绪表达。
  31. 痛责([tòng zé]):深深地责备或批评,常用于对重大过失的指责。
  32. 申责([shēn zé]):正式地进行批评或责备,多用于官方或严肃场合。
  33. 指斥([zhǐ chì]):直接而严厉地批评或责备,带有明确的针对性。
  34. 责令([zé lìng]):命令某人承担责任并改正错误,带有强制性批评意味。
  35. 讨伐([tǎo fá]):公开批评或声讨,常用于对严重不当行为的抨击。
  36. 抨击([pēng jī]):强烈地批评或攻击,多用于对错误观点或行为的反驳。
  37. 鞭挞([biān tà]):严厉地批评或指责,带有惩戒的意味。
  38. 声讨([shēng tǎo]):公开表示反对或批评,多用于集体对不当行为的指责。
  39. 批驳([pī bó]):对错误观点或行为进行批评并反驳,强调逻辑上的指正。
  40. 非议([fēi yì]):对某人或某事提出批评或异议,表示不赞同的态度。
  41. 谩骂([màn mà]):用恶毒的言语进行攻击或责骂,带有强烈的情绪。
  42. 诅咒([zǔ zhòu]):用恶言表达对某人的不满或怨恨,带有恶意的情绪。
  43. 咒骂([zhòu mà]):用恶毒的语言责骂或诅咒,表达强烈的不满。
  44. 辱骂([rǔ mà]):用侮辱性的言语责骂他人,带有伤害性的情绪。
  45. 讥讽([jī fěng]):用嘲笑或讽刺的语气批评他人,带有轻蔑的态度。
  46. 冷嘲([lěng cháo]):以冷淡而嘲讽的语气批评或挖苦,带有不屑的情绪。
  47. 热讽([rè fěng]):用激烈的讽刺语气进行批评,带有明显的不满。
  48. 挖苦([wā kǔ]):用尖刻的言语嘲笑或批评他人,带有讽刺意味。
  49. 嘲弄([cháo nòng]):用言语或态度嘲笑他人,带有轻视和批评的意味。
  50. 奚落([xī luò]):用言语嘲笑或羞辱他人,常带有轻蔑的态度。
  51. 讽刺([fěng cì]):用隐晦或直接的言语批评或嘲笑,带有揭露缺点的意味。
  52. 责备不已([zé bèi bù yǐ]):持续不断地批评或指责,表达强烈的不满情绪。
  53. 严厉批评([yán lì pī píng]):以非常严肃和苛刻的态度进行指责或批评。
  54. 公开谴责([gōng kāi qiǎn zé]):在公众场合对某人或某事进行强烈的批评或非难。

原谅的详细解释

原谅(yuán liàng)是一种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指对他人过错或冒犯采取宽容态度,不再计较或追究。这种态度往往伴随着理解与接纳,意味着放下心中的怨恨或不满。

 

从情感角度看,原谅需要克服负面情绪,比如愤怒或失望。它不是简单的遗忘,而是主动选择释怀,给双方关系修复的机会。真正的原谅往往能带来内心的平静。

 

在社会交往中,原谅是维系人际关系的重要纽带。它体现了人性的善良与包容,有助于化解矛盾。但原谅并非无原则的纵容,需要结合具体情境判断是否值得给予。

 

对个体而言,原谅他人也是自我解脱的过程。长期怀恨在心可能损害心理健康,而学会原谅则能减轻精神负担,促进个人成长。

原谅的出处

原谅的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