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近义词

避实就虚的近义词(40个)

共找到 40 个避实就虚的近义词,分别如下:

所有近义词释义

  1. 避重就轻([bì zhòng jiù qīng]):指在处理问题时,回避重要的、困难的部分,而选择容易的、轻微的部分来应对,常用于描述逃避责任或困难的态度。
  2. 避难就易([bì nàn jiù yì]):指在面对挑战时,避开困难的部分,选择较为简单或容易处理的事情去做。
  3. 避强就弱([bì qiáng jiù ruò]):指在竞争或对抗中,回避强大的对手,而选择相对较弱的对象来应对。
  4. 避繁就简([bì fán jiù jiǎn]):指在做事时,避开繁琐复杂的内容,选择简单明了的方式来完成任务。
  5. 避险就安([bì xiǎn jiù ān]):指在面对危险或风险时,选择安全、稳妥的路径或方法以求自保。
  6. 避凶就吉([bì xiōng jiù jí]):指在行动或决策中,避开不利的、危险的情况,而选择有利于自己的、吉祥的方向。
  7. 避害就利([bì hài jiù lì]):指在取舍之间,避开有害的、不利的一面,而选择对自己有益的、有利的一面。
  8. 避高就低([bì gāo jiù dī]):指在面对选择时,避开高难度、高风险的部分,而选择较低难度或较低风险的选项。
  9. 避远就近([bì yuǎn jiù jìn]):指在做事或选择路径时,避开遥远或不便的,而选择离自己较近、方便的。
  10. 避深就浅([bì shēn jiù qiǎn]):指在处理问题或学习时,避开深奥、复杂的部分,而选择浅显、易懂的内容。
  11. 避苦就乐([bì kǔ jiù lè]):指在生活或工作中,避开辛苦、艰难的事情,而选择轻松、快乐的方向。
  12. 避危就稳([bì wēi jiù wěn]):指在决策或行动中,避开危险、不稳定的因素,而选择稳妥、安全的方案。
  13. 避乱就治([bì luàn jiù zhì]):指在社会或个人处境中,避开混乱、动荡的环境,而选择安定、有序的状态。
  14. 避拙就巧([bì zhuō jiù qiǎo]):指在做事时,避开自己不擅长、笨拙的领域,而选择自己擅长、巧妙的方面。
  15. 避冷就热([bì lěng jiù rè]):指在选择或处事中,避开冷淡、不受欢迎的部分,而倾向于热门、受关注的一面。
  16. 避暗就明([bì àn jiù míng]):指在行动或决策时,避开阴暗、不明朗的情况,而选择光明、清晰的方向。
  17. 避逆就顺([bì nì jiù shùn]):指在面对境遇时,避开逆境或不顺的情况,而选择顺境或有利的条件。
  18. 避邪就正([bì xié jiù zhèng]):指在道德或行为上,避开邪恶、不正的一面,而选择正直、正确的道路。
  19. 避退就进([bì tuì jiù jìn]):指在策略或行动中,避开退缩、后退的选择,而选择前进、积极的姿态。
  20. 避弱就强([bì ruò jiù qiáng]):指在竞争或发展中,避开自己的弱点或劣势,而选择发挥自己强项或优势的方向。
  21. 避疏就密([bì shū jiù mì]):指在处理事务或关系时,避开疏远、冷淡的一面,而选择亲密、紧密的联系。
  22. 避虚就实([bì xū jiù shí]):指在做事或思考时,避开空洞、不切实际的部分,而选择踏实、实际的内容。
  23. 避慢就快([bì màn jiù kuài]):指在行动或决策中,避开缓慢、拖沓的方式,而选择迅速、快捷的处理方法。
  24. 避低就高([bì dī jiù gāo]):指在选择或目标设定时,避开低层次、低水平的部分,而追求高层次、高标准的方向。
  25. 避生就熟([bì shēng jiù shú]):指在做事或学习时,避开陌生、不熟悉的领域,而选择自己熟悉、擅长的部分。
  26. 避静就动([bì jìng jiù dòng]):指在处事或生活中,避开静止、不活跃的状态,而选择动态、积极的方向。
  27. 避下就上([bì xià jiù shàng]):指在地位或目标选择中,避开低下的位置,而追求更高的层次或目标。
  28. 避贫就富([bì pín jiù fù]):指在生活或处境选择中,避开贫困、艰难的状态,而追求富裕、优越的条件。
  29. 避小就大([bì xiǎo jiù dà]):指在决策或规划时,避开狭隘、小规模的选项,而选择宏大、长远的方向。
  30. 避旧就新([bì jiù jiù xīn]):指在事物或观念的选择中,避开陈旧、过时的部分,而选择新颖、现代的内容。
  31. 避劣就优([bì liè jiù yōu]):指在挑选或决策时,避开劣质、低水平的选择,而追求优质、高水平的选项。
  32. 避异就同([bì yì jiù tóng]):指在处理关系或观点时,避开分歧、不同的部分,而选择一致、相同的地方。
  33. 避偏就全([bì piān jiù quán]):指在思考或做事时,避开片面、偏颇的视角,而选择全面、完整的角度。
  34. 避散就聚([bì sàn jiù jù]):指在组织或行动中,避开分散、零乱的状态,而选择集中、聚合的方式。
  35. 避外就内([bì wài jiù nèi]):指在处理事务或关系时,避开外部、陌生的部分,而选择内部、熟悉的一面。
  36. 避后就前([bì hòu jiù qián]):指在顺序或位置选择中,避开靠后、落后的位置,而选择靠前、领先的地方。
  37. 避愚就智([bì yú jiù zhì]):指在决策或学习中,避开愚昧、无知的状态,而选择智慧、明智的方向。
  38. 避浅就深([bì qiǎn jiù shēn]):指在研究或思考中,避开肤浅、表面的内容,而选择深入、透彻的分析。
  39. 避开就合([bì kāi jiù hé]):指在关系或处事中,避开分歧、隔阂的部分,而选择融合、和谐的方向。
  40. 避短就长([bì duǎn jiù cháng]):指在发挥能力或做事时,避开自己的缺点或短处,而选择发挥自己的优点或长处。

避实就虚的详细解释

避实就虚(bì shí jiù xū)是一个源自古代兵法的成语,原指在军事作战中避开敌人的主力,攻击其薄弱环节。这个策略强调以智取胜,通过寻找对手的弱点来取得优势,而非正面硬拼。

 

在现代语境中,避实就虚的含义已经扩展到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它形容在处理问题时,避开困难或复杂的部分,选择简单或次要的方面着手。这种策略有时能提高效率,但也可能被视为逃避核心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避实就虚并非总是消极的。在某些情况下,它体现了一种灵活变通的智慧。比如在商业谈判中,暂时搁置争议焦点,先达成容易的共识,就是一种典型的避实就虚策略。

避实就虚的出处

避实就虚的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