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近义词

应该的近义词(33个)

共找到 33 个应该的近义词,分别如下:

所有近义词释义

  1. 应当([yīng dāng]):表示理所当然需要做某事,带有一定的责任或义务感,常用于正式或书面语境。
  2. 理应([lǐ yīng]):表示按照道理或逻辑来说是必须的,强调合理性和必然性。
  3. 理当([lǐ dāng]):指根据道理或情理来说是适当的,常用于表达某种期待或义务。
  4. 该当([gāi dāng]):表示某事是合适的或必须的,带有一定的规范性语气。
  5. 合该([hé gāi]):指按照情理或情况来说是适宜的,常用于口语或书面语中表达合理性。
  6. 宜于([yí yú]):表示某事是合适的或适宜的,偏向于建议或推荐的语气。
  7. 须要([xū yào]):表示有必要做某事,带有一定的迫切性或需求感。
  8. 需要([xū yào]):指某事是必需的或不可缺少的,常用于表达必要性。
  9. 理该([lǐ gāi]):表示按照道理或常理来说是必须的,语气较为正式。
  10. 当该([dāng gāi]):指某事是适当的或理所当然的,常用于表达某种义务或责任。
  11. 合宜([hé yí]):表示某事是恰当的或合适的,带有一种符合情理的意味。
  12. 得当([dé dāng]):指处理或行为是适当的、符合情况的,常用于评价某事的合理性。
  13. 相宜([xiāng yí]):表示某事是合适的或相匹配的,常用于描述某种协调性。
  14. 恰当([qià dāng]):指某事或行为非常合适,符合具体情境或需求。
  15. 适合([shì hé]):表示某事与情况或条件相符合,常用于建议或评价。
  16. 适宜([shì yí]):指某事是合适或恰当的,常用于描述某种行为或选择。
  17. 理合([lǐ hé]):表示按照道理来说是合适的,常用于较为正式的语境。
  18. 当应([dāng yīng]):指某事是理所当然需要做的,带有一定的必然性。
  19. 合当([hé dāng]):表示某事是符合情理或适当的,常用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
  20. 宜当([yí dāng]):指某事是适宜或恰当的,带有一种建议性语气。
  21. 必需([bì xū]):表示某事是不可或缺的,带有强烈的必要性。
  22. 必须([bì xū]):指某事是强制性的或非做不可的,语气较为强烈。
  23. 理要([lǐ yào]):表示按照道理来说是需要的,带有一定的逻辑性。
  24. 该要([gāi yào]):指某事是必须的或需要的,常用于口语中表达必要性。
  25. 当需([dāng xū]):表示某事是需要的或适当的,语气较为正式。
  26. 合需([hé xū]):指某事是符合需求或情理的,常用于书面语境。
  27. 得宜([dé yí]):表示某事处理得当或合适,常用于评价行为或决策。
  28. 相符([xiāng fú]):指某事与情况或要求相符合,常用于描述一致性。
  29. 妥当([tuǒ dāng]):表示某事安排或处理得合适、稳妥,常用于评价。
  30. 正当([zhèng dāng]):指某事是合乎情理或正当的,常用于强调合理性。
  31. 理所当然([lǐ suǒ dāng rán]):表示某事是合乎情理、不言而喻的,带有强烈的必然性。
  32. 理所应当([lǐ suǒ yīng dāng]):指某事是按照道理来说必须如此的,语气较为正式。
  33. 合情合理([hé qíng hé lǐ]):表示某事既符合情感又符合逻辑,常用于评价行为的合理性。

应该的详细解释

应该(yīng gāi)是一个常用的汉语情态动词,表示某种义务、责任或合乎情理的行为。它通常用于表达说话人认为某种行为是必要的、恰当的或符合预期的。在语义上,应该带有建议性或规范性,但语气比必须更为委婉。

 

从用法来看,应该可以用于肯定句、否定句和疑问句。在肯定句中,它表示理所当然或符合规范;在否定句中,常用不应该来表示劝阻或禁止;在疑问句中则用于征求建议或确认某种规范。

 

在日常交流中,应该的使用频率很高。它既可以表达客观要求,也可以表示主观判断。比如学生应该按时完成作业,这里既有规范性的要求,也隐含了说话人的期望。需要注意的是,应该表达的是较为温和的强制性,比必须、务必等词语的语气要轻得多。

应该的出处

应该的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