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近义词

恶习的近义词(34个)

共找到 34 个恶习的近义词,分别如下:

所有近义词释义

  1. 陋习([lòu xí]):指不良的习惯或风俗,通常带有陈旧、落后的意味,常用于描述一些不好的传统或行为方式。
  2. 积习([jī xí]):指长期养成的不良习惯,强调积年累月形成的特性,难以改变。
  3. 弊习([bì xí]):指有害的习惯或风气,往往对个人或社会造成负面影响。
  4. 劣习([liè xí]):指低劣、不好的习惯,多用于批评某些不健康或不道德的行为模式。
  5. 恶癖([è pǐ]):指不良的嗜好或习惯,通常带有较强的贬义,强调对个人品行的负面影响。
  6. 恶俗([è sú]):指低俗、不雅的风气或习惯,常用于批判某些不符合道德或文化规范的行为。
  7. 恶风([è fēng]):指不良的风气或习惯,侧重于社会或群体中流传的负面倾向。
  8. 顽习([wán xí]):指根深蒂固的坏习惯,强调其顽固性,难以根除。
  9. 坏习([huài xí]):指不好的习惯或行为方式,较为口语化,常用于日常批评中。
  10. 弊端([bì duān]):指不好的习惯或制度中的缺陷,常用于描述某种行为或规则中的问题。
  11. 痼习([gù xí]):指长期难以改变的不良习惯,带有顽疾般的特性,难以根治。
  12. 恶气([è qì]):指不良的风气或习性,多用于描述群体中的负面氛围或倾向。
  13. 恶态([è tài]):指不良的态度或行为习惯,常用于批评个人的不当表现。
  14. 劣俗([liè sú]):指低劣、不雅的风俗或习惯,带有明显的贬义,常用于文化批评。
  15. 弊俗([bì sú]):指有害的风俗或习惯,强调其对社会或个人的不利影响。
  16. 陋俗([lòu sú]):指落后的、不雅的风俗或习惯,多用于描述过时或不文明的行为。
  17. 积弊([jī bì]):指长期积累下来的弊病或不良习惯,强调时间久远和难以革除。
  18. 恶行([è xíng]):指不良的行为或做法,常用于批评不道德或有害的举动。
  19. 恶念([è niàn]):指不良的想法或意念,有时也指由此引发的习惯性思维模式。
  20. 恶疾([è jí]):比喻难以根治的不良习惯或风气,带有顽固和严重的意味。
  21. 陋规([lòu guī]):指不好的规则或习惯性做法,常用于批评某些不合理的传统或规定。
  22. 劣风([liè fēng]):指低劣、不正的风气或习惯,常用在描述社会群体中的负面现象。
  23. 恶臭([è chòu]):比喻令人厌恶的不良风气或习惯,带有强烈的贬义。
  24. 恶劣([è liè]):指品质或行为非常不好,常用来形容某些根深蒂固的负面习惯。
  25. 积病([jī bìng]):比喻长期积累的不良习惯或问题,难以短时间内解决。
  26. 恶弊([è bì]):指有害的弊端或习惯,强调其对个人或集体的负面作用。
  27. 陋风([lòu fēng]):指落后的、不好的风气或习惯,常用于批评社会或文化中的陈旧现象。
  28. 顽疾([wán jí]):比喻难以治愈的不良习惯或问题,强调其根深蒂固的特性。
  29. 坏风([huài fēng]):指不好的风气或习惯,常用于描述社会或群体中的负面影响。
  30. 恶德([è dé]):指不良的品德或行为习惯,带有强烈的道德批判意味。
  31. 恶弊([è bì]):指有害的习惯或弊端,强调其对个人或社会的消极影响。
  32. 不良习惯([bù liáng xí guàn]):指对个人或社会有害的习惯性行为,常用于日常生活中对某些行为的批评。
  33. 不良嗜好([bù liáng shì hào]):指不健康的爱好或习惯,常带有一定的贬义,用于描述个人的不良倾向。
  34. 不良风气([bù liáng fēng qì]):指社会或群体中不健康的风气或行为模式,常用于批评集体现象。

恶习的详细解释

恶习(è xí)指长期养成的不良习惯或行为方式,通常带有明显的负面评价色彩。这类习惯往往对个人发展、社会关系或身心健康产生危害,需要通过意志力或外部干预才能改正。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恶习包括拖延成性、沉迷网络、过度吸烟酗酒等。这些行为模式一旦固化,往往会导致工作效率下降、人际关系恶化或身体健康受损。值得注意的是,某些恶习可能被当事人视为无伤大雅,但实际上已经对周围环境造成隐性影响。

 

从社会层面看,恶习的传播具有群体性特征。比如公共场所大声喧哗、随意插队等行为,既反映个人修养缺失,也可能引发不良效仿。矫正恶习需要个人自律与社会规范的双重作用,既要有自我反省的自觉,也需要建立相应的约束机制。

恶习的出处

恶习的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