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反义词

公共的反义词(30个)

共找到 30 个公共的反义词,分别如下:

所有近义词释义

  1. 私人([sī rén]):指属于个人所有或专用的,与众人共享的概念相反,通常用于描述个人财产或空间。
  2. 私有([sī yǒu]):指归个人或特定群体所有,不对外开放或共享,常用于描述资源或物品的归属状态。
  3. 专属([zhuān shǔ]):指专门属于某人或某群体,不允许他人使用或参与,具有排他性。
  4. 个体([gè tǐ]):指单一的、独立的个体,与集体或大众相对,强调单独性。
  5. 独有([dú yǒu]):指某事物仅为某人或某方所拥有,别人无法共享或享有。
  6. 自有([zì yǒu]):指归自己所有,不依赖他人或外部,通常用于描述财产或资源。
  7. 专有([zhuān yǒu]):指特定人或组织独占的权利或资源,不对外开放。
  8. 内有([nèi yǒu]):指仅限于内部拥有或使用,不对外界开放,常用于描述某些权限或信息。
  9. 独占([dú zhàn]):指某人或某方单独占有某事物,不允许他人染指。
  10. 专享([zhuān xiǎng]):指某项权益或资源仅供特定对象享用,具有排他性。
  11. 私密([sī mì]):指内容或空间仅限于个人或小范围知晓,不对外公开。
  12. 隐秘([yǐn mì]):指不为人知或不公开的状态,通常用于描述信息或场所。
  13. 私家([sī jiā]):指个人或家庭专用,不对外部开放,常用于描述车辆或住宅。
  14. 自用([zì yòng]):指供自己使用,不与他人共享,常用于描述工具或物品。
  15. 独用([dú yòng]):指某物仅供一人或一方使用,不允许他人参与。
  16. 私利([sī lì]):指个人的利益或好处,与集体利益相对,强调利己性。
  17. 私事([sī shì]):指个人事务,与众人无关,通常不涉及他人参与。
  18. 私心([sī xīn]):指只考虑自身利益的心思,与无私或大公无私相对。
  19. 私欲([sī yù]):指个人的欲望或需求,与集体目标或他人利益相冲突。
  20. 私产([sī chǎn]):指个人所有的财产,与集体或共享资源相对。
  21. 私权([sī quán]):指属于个人的权利,不涉及集体或他人,通常用于法律领域。
  22. 私地([sī dì]):指个人所有的土地,与开放区域或集体土地相对。
  23. 私物([sī wù]):指个人所有的物品,不供他人使用或分享。
  24. 私藏([sī cáng]):指个人秘密收藏或占有某物,不对外展示或分享。
  25. 私下([sī xià]):指在非公开场合或不为人知的情况下进行,与公开相对。
  26. 私聊([sī liáo]):指个人之间的非公开交流,与群体讨论或开放对话相对。
  27. 私密性([sī mì xìng]):指某事物具有不对外公开或仅限小范围知晓的特性。
  28. 专属性([zhuān shǔ xìng]):指某事物仅属于特定对象或群体的特质,具有排他性。
  29. 个人化([gè rén huà]):指将某事物转为个人所有或专用的过程或状态。
  30. 独特性([dú tè xìng]):指某事物仅为特定个体或群体所具有的独特属性。

公共的详细解释

公共(gōng gòng)指属于社会全体成员共同拥有或共享的事物、空间或资源。这个概念强调集体性和开放性,与私人或个体所有形成对比。

 

公共设施包括公园、图书馆、道路等,这些场所为所有人提供服务而不设排他性限制。公共利益则指社会整体福祉,需要集体决策和维护。

 

在政治学领域,公共领域指公民参与讨论社会事务的空间。现代社会中,公共卫生、公共安全等概念都体现了对社会共同需求的关注。

 

公共与私人领域的划分是社会运作的基础,良好的公共秩序需要每个公民自觉维护。公共意识培养是现代社会教育的重要内容。

公共的出处

公共的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