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造句

一哄而散的造句(43个)

共有 43 个一哄而散的造句/例句,分别如下:

  1. 警报一响,人们一哄而散
  2. 下课铃响,学生们一哄而散
  3. 人群突然一哄而散,现场变得安静。
  4. 猫咪一出现,老鼠一哄而散,四下奔逃。
  5. 消息传来后,大家一哄而散,很快离开。
  6. 孩子们打闹,被老师发现后,一哄而散
  7. 比赛结束后,观众一哄而散,场馆很快空了。
  8. 警察一到,聚集的人群立刻一哄而散
  9. 一听到警告声,原本聚集的人群一哄而散
  10. 一有人喊着有危险,大家立刻一哄而散了。
  11. 天突然下雨,广场上的人都一哄而散
  12. 突然下起大雨,原本在广场上的人群一哄而散
  13. 警报声响起,正在排队的人群瞬间一哄而散
  14. 有人大喊火灾,大家都惊慌失措地一哄而散
  15. 老师突然出现,吵闹的同学们一下子一哄而散
  16. 原本热闹的广场,因一阵骚乱,大家一哄而散
  17. 广场上传来奇怪的声音,大家四下看了看便一哄而散
  18. 演唱会结束后,观众有序却迅速地一哄而散
  19. 他们正在谈论时,警车驶来,人群便一哄而散
  20. 看到有人打架,围观的人不再停留,一哄而散而去。
  21. 活动即将结束时,人们陆续一哄而散,回到各自的岗位。
  22. 下课铃声响起,教室里的学生们一哄而散,跑向操场。
  23. 突然天黑了,操场上的孩子们互相提醒后一哄而散
  24. 晚会刚刚结束,观众们无心逗留,一哄而散离开现场。
  25. 有人发现有警察来了,窗外正在聚集的人群一哄而散
  26. 一听到有地震,大家顾不上收拾东西,立即一哄而散
  27. 小偷被发现后,围观人群立刻一哄而散,不再多看一眼。
  28. 快要下雨时,广场上游玩的人,一边跑一边一哄而散
  29. 老师进教室时,玩耍的学生们见状一哄而散,消失无踪。
  30. 演出结束后,观众没有秩序,一哄而散,使出口一度拥堵。
  31. 巡逻人员一出现,原本安静的人群突然一哄而散,大街顿时空荡。
  32. 夜市突遇停电,顾客们手忙脚乱地一哄而散,摊主们也开始收拾东西。
  33. 会议刚宣布结束,大家没有停留,带着资料一哄而散,极为迅速。
  34. 天刚有异象传来,原本聚集的人们很快表达惊慌,便一哄而散逃离现场。
  35. 舞台下的观众听说表演临时取消之后,都自觉一哄而散,广场寂静无声。
  36. 突遇意外情况时,人群没有秩序地一哄而散,导致现场出现了小小的混乱。
  37. 警号长鸣,原本围观热闹的群众顿时一哄而散,留下寂静的街头。
  38. 大雨倾盆而下,广场上玩耍的人群顿时一哄而散,各自寻找可以躲雨的地方。
  39. 警察鸣笛驱散人群,原本还在嬉闹的大伙儿才一哄而散,消失得无影无踪。
  40. 体育场上突降暴雨,观众们立刻一哄而散,纷纷躲避到附近的屋檐下。
  41. 突如其来的风暴警报打破了平静,游客们纷纷一哄而散,四处奔逃。
  42. 市场有人喊失火,围观群众和商贩们拔腿就跑,一哄而散,场面混乱无序。
  43. 大家还在热火朝天地聊天,忽然一声巨响,原地的人变得惊慌,一哄而散

一哄而散的详细解释

一哄而散(yī hòng ér sàn)是一个常用的汉语成语,形容一群人突然喧闹着四散离开的情景。这个词语通常用于描述原本聚集的人群,因为某种原因突然吵闹着迅速分散的场面,带有突然性和混乱性的意味。

 

从字面来看,一哄而散中的哄指喧闹、吵嚷,散则是分散、离开的意思。组合起来就形象地描绘出人群在喧闹声中快速散开的动态画面。这个成语往往暗示着缺乏组织性或纪律性,多用于消极语境。

 

在日常生活中,一哄而散可以用来形容各种场景。比如围观的人群突然散去,学生们下课时的喧闹离场,或是市场上商贩见检查人员到来时的慌忙躲避。这些情境都体现了突然、喧闹、快速分散的特点。

 

需要注意的是,一哄而散与有序解散有着明显区别。前者强调无序和突然,后者则是按部就班地离开。这个成语生动地捕捉了人群行为中那种自发性的混乱状态,是汉语中非常形象的一个表达。

一哄而散的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