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反义词

巧取豪夺的反义词(33个)

共找到 33 个巧取豪夺的反义词,分别如下:

所有近义词释义

  1. 公平交易([gōng píng jiāo yì]):指在买卖或交换中遵循公正、合理的原则,不偏不倚,双方自愿达成协议。
  2. 光明正大([guāng míng zhèng dà]):形容做事坦荡、公正,没有任何隐瞒或不正当的手段。
  3. 诚实守信([chéng shí shǒu xìn]):指为人处事真诚可靠,信守承诺,不欺骗他人。
  4. 正大光明([zhèng dà guāng míng]):形容行为端正、光明磊落,没有任何阴暗或不正当的动机。
  5. 公道正派([gōng dào zhèng pài]):指做事公正、符合道义,不偏袒任何一方,保持正直的态度。
  6. 堂堂正正([táng táng zhèng zhèng]):形容为人或做事光明磊落,正直无私,不搞小动作。
  7. 光明磊落([guāng míng lěi luò]):形容人坦荡正直,心胸开阔,没有任何不可告人的行为。
  8. 正直无私([zhèng zhí wú sī]):指为人品行端正,不谋私利,始终以公正为原则。
  9. 公正无私([gōng zhèng wú sī]):形容处理事务时不偏不倚,没有私心,秉持公平的态度。
  10. 童叟无欺([tóng sǒu wú qī]):指做生意或待人接物时诚实守信,不欺骗任何人,无论老幼。
  11. 清正廉洁([qīng zhèng lián jié]):形容为人清白正直,不贪污、不受贿,保持高尚的品德。
  12. 正人君子([zhèng rén jūn zǐ]):指品行端正、道德高尚的人,行为符合伦理规范。
  13. 坦坦荡荡([tǎn tǎn dàng dàng]):形容为人处事光明正大,心地坦然,没有任何不可告人的想法。
  14. 公正严明([gōng zhèng yán míng]):指处理事情时公平严格,赏罚分明,不偏袒任何一方。
  15. 不偏不倚([bù piān bù yǐ]):形容态度中立,处事公正,不倾向于任何一方。
  16. 无私无畏([wú sī wú wèi]):指没有私心杂念,勇敢正直,不畏惧任何压力或诱惑。
  17. 刚正不阿([gāng zhèng bù ē]):形容为人刚强正直,不屈服于权势或不正当的压力。
  18. 廉洁奉公([lián jié fèng gōng]):指为官或做事清廉,尽心为公众利益着想,不谋私利。
  19. 秉公办理([bǐng gōng bàn lǐ]):指按照公正的原则处理事务,不徇私情,严格依规行事。
  20. 大公无私([dà gōng wú sī]):形容完全为公众利益着想,没有任何个人私利之心。
  21. 正气凛然([zhèng qì lǐn rán]):形容充满正直之气,威严不可侵犯,展现出高尚的道德风范。
  22. 公而忘私([gōng ér wàng sī]):指为了公共利益而忘记个人得失,展现无私的精神。
  23. 一视同仁([yī shì tóng rén]):指对待所有人一律平等,没有偏见或特殊对待。
  24. 不徇私情([bù xún sī qíng]):指处理事情时不因个人情感或关系而偏袒,保持公正。
  25. 铁面无私([tiě miàn wú sī]):形容执法或处事时非常公正,不讲情面,没有私心。
  26. 光明坦荡([guāng míng tǎn dàng]):指为人处世光明正大,坦然无私,没有任何隐瞒。
  27. 持平之论([chí píng zhī lùn]):指发表的言论或观点公正客观,不偏不倚,符合事实。
  28. 正直坦率([zhèng zhí tǎn shuài]):形容为人品行端正,言行直爽,没有虚伪或隐藏。
  29. 公允无私([gōng yǔn wú sī]):指处理问题时公正合理,不带任何个人偏见或私心。
  30. 正派无私([zhèng pài wú sī]):形容人品正直,作风端正,不为个人利益所动。
  31. 公平无私([gōng píng wú sī]):指对待事物或人时公正平等,不夹杂个人情感或利益。
  32. 正直清廉([zhèng zhí qīng lián]):形容人品端正,不贪不占,保持清白高洁的品格。
  33. 以公灭私([yǐ gōng miè sī]):指以公共利益为重,摒弃个人私利,展现无私精神。

巧取豪夺的详细解释

巧取豪夺(qiǎo qǔ háo duó)是一个汉语成语,形容用欺诈手段骗取或强行夺取他人财物。这个成语由巧取和豪夺两个词组成,前者指用巧妙手段骗取,后者指用强力手段夺取,合起来表示不择手段地获取利益。

 

从历史角度看,巧取豪夺往往用来形容权贵阶层对百姓的剥削行为。古代贪官污吏常常通过编造名目征收赋税,或者直接动用武力抢夺百姓财产,这些都是典型的巧取豪夺行为。

 

在现代社会,巧取豪夺也常用来形容某些商业欺诈行为。比如通过虚假宣传诱骗消费者购买劣质商品,或者利用垄断地位强行提高价格,这些都可以被视为商业领域的巧取豪夺

 

需要注意的是,巧取豪夺与正当竞争有着本质区别。前者是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利益,后者则是通过合法途径取得优势。这个成语带有明显的贬义色彩,使用时通常带有谴责的意味。

巧取豪夺的出处

巧取豪夺的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