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造句

巧舌如簧的造句(38个)

共有 38 个巧舌如簧的造句/例句,分别如下:

  1. 他的巧舌如簧,让人无法反驳。
  2. 那个推销员巧舌如簧,令人佩服。
  3. 巧舌如簧,总是说得大家心服口服。
  4. 经理巧舌如簧,轻松化解了危机。
  5. 他凭借巧舌如簧,赢得了客户的信任。
  6. 销售员巧舌如簧,客户纷纷签单。
  7. 小李巧舌如簧,说服了全班同学接受了建议。
  8. 巧舌如簧,说什么大家都愿意听她的。
  9. 面对复杂的问题,他巧舌如簧,条理分明地进行了解释。
  10. 那位律师巧舌如簧,把复杂案件讲得清楚明白。
  11. 他的巧舌如簧,让客户改变了最初的想法。
  12. 他凭着巧舌如簧,最终取得了合作的机会。
  13. 面对领导的提问,他巧舌如簧地给出了完美的回答。
  14. 他的巧舌如簧,让听众在一瞬间就被他说服了。
  15. 巧舌如簧,将难以解释的事情圆满说清楚了。
  16. 在辩论赛中,他巧舌如簧,赢得了全场的掌声与认可。
  17. 巧舌如簧,巧妙地化解了同事之间的矛盾与误会。
  18. 那位导购巧舌如簧,把最普通的产品描述得别具一格。
  19. 他用巧舌如簧的说辞,轻松打消了客户的顾虑并顺利成交。
  20. 每当遇到棘手的客户,他总能巧舌如簧地将问题迎刃而解。
  21. 在会议现场,他巧舌如簧,应对各式各样的提问毫无压力。
  22. 巧舌如簧,在众多候选人中脱颖而出,获得了理想的职位。
  23. 面对质疑,他巧舌如簧地解释自己的观点,赢得了大家的认可。
  24. 巧舌如簧地描绘未来的蓝图,令在场的伙伴们充满信心和期待。
  25. 经过他巧舌如簧的讲述,原本枯燥无味的内容也变得生动有趣。
  26. 他凭借巧舌如簧的口才,圆满地完成了本该极为棘手的谈判工作。
  27. 大家都佩服她巧舌如簧,能够在复杂环境下轻松说服众人接受新方案。
  28. 他的巧舌如簧让对方放下戒备,将项目中遇到的难题一一迎刃而解。
  29. 巧舌如簧,在产品发布会上赢得了所有人的关注与信任,销量大增。
  30. 那位主持人巧舌如簧,能把各类嘉宾的优势用简洁明了的话语表达出来。
  31. 即使遇到反对意见,他也能巧舌如簧地陈述观点,让对手转变立场支持自己。
  32. 巧舌如簧,把复杂的市场环境、竞争格局讲解得生动有趣,大家都受益匪浅。
  33. 作为谈判专家,他巧舌如簧,不仅赢得了客户的好感,还促成了长期合作。
  34. 小王巧舌如簧地与客户沟通,最终帮助公司签下了年度最重要的合作合同。
  35. 她在汇报时巧舌如簧,把枯燥的数据讲得生动有趣,赢得了领导的高度评价。
  36. 演讲者巧舌如簧,将复杂的学术理论讲解得浅显易懂,使听众兴趣盎然,受益良多。
  37. 他在辩论赛中巧舌如簧,以充分的论据和流畅的表达,赢得了满场喝彩和最后的胜利。
  38. 对方律师巧舌如簧,面对各种尖锐问题都能从容应对,最终成功地为委托人洗清了冤屈。

巧舌如簧的详细解释

巧舌如簧(qiǎo shé rú huáng)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一个人口才极佳、能言善辩的样子。字面意思是舌头灵巧得像簧片一样,簧片作为乐器中振动发声的部件,暗示着说话人言辞流畅、富有变化。

 

这个成语通常带有一定贬义色彩,暗指说话者虽然言辞动听,但可能缺乏真诚或实际内容。历史上那些善于游说的纵横家,或是现代社会中某些夸夸其谈的推销员,都可以用巧舌如簧来形容。

 

值得注意的是,巧舌如簧与单纯的口才好有所区别。它更强调说话者通过华丽的辞藻或诡辩技巧来达到某种目的,这种目的未必是光明正大的。成语中暗含的警惕意味,提醒人们不要被华丽的言辞所迷惑。

 

在文学作品中,巧舌如簧的人物形象往往颇具戏剧性。他们可能一时风光,但最终会因缺乏真诚而露出破绽。这个成语生动展现了语言的力量,也反映了传统文化中对言行一致的重视。

巧舌如簧的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