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近义词

避重就轻的近义词(41个)

共找到 41 个避重就轻的近义词,分别如下:

所有近义词释义

  1. 避实就虚([bì shí jiù xū]):指回避实质性问题,转而讨论虚无或次要的内容,常用来形容在讨论或处理问题时不直面核心。
  2. 避难就易([bì nàn jiù yì]):指避开困难的部分,选择容易的事情去做,形容做事时挑简单的方式。
  3. 避害就利([bì hài jiù lì]):指躲避对自己不利的因素,而追求有利的条件,多用于形容趋利避害的行为。
  4. 避凶就吉([bì xiōng jiù jí]):指躲避不祥或危险的事情,寻求吉祥或安全的方向,常用于形容趋吉避凶的心态。
  5. 避短就长([bì duǎn jiù cháng]):指避开自己的弱点,发挥自己的优势,多用于形容扬长避短的策略。
  6. 避开要害([bì kāi yào hài]):指在讨论或处理问题时有意绕过关键或敏感的部分,侧重于次要内容。
  7. 避实击虚([bì shí jī xū]):指避开对方强大的地方,攻击其薄弱环节,常用于策略或战术描述。
  8. 避强击弱([bì qiáng jī ruò]):指避开强大的对手或问题,针对弱点或容易的部分下手,形容策略性选择。
  9. 避繁就简([bì fán jiù jiǎn]):指放弃复杂繁琐的部分,选择简单易行的方式,多用于形容做事追求简便。
  10. 避险就安([bì xiǎn jiù ān]):指躲避危险或风险,寻求安全稳定的状态,常用于形容谨慎的处事态度。
  11. 避高就低([bì gāo jiù dī]):指放弃高难度或高风险的事情,选择较低难度或较安全的方向。
  12. 避正就偏([bì zhèng jiù piān]):指回避正面的、核心的问题,转而关注偏离主题或次要的方面。
  13. 避主就次([bì zhǔ jiù cì]):指不关注主要或关键的内容,反而专注于次要或边缘的部分。
  14. 避深就浅([bì shēn jiù qiǎn]):指不深入探讨复杂或深刻的问题,选择浅显或容易理解的内容。
  15. 避紧就松([bì jǐn jiù sōng]):指避开紧张或压力大的情况,选择轻松或宽松的环境或方式。
  16. 避苦就乐([bì kǔ jiù lè]):指躲避辛苦或痛苦的事情,追求快乐或轻松的状态。
  17. 避危就稳([bì wēi jiù wěn]):指避开危险或不稳定的因素,选择稳妥或安全的方向。
  18. 避乱就治([bì luàn jiù zhì]):指躲避混乱或动荡的环境,寻求安定或治理良好的状态。
  19. 避远就近([bì yuǎn jiù jìn]):指避开遥远或困难的事情,选择靠近或容易的部分去做。
  20. 避责就功([bì zé jiù gōng]):指回避责任或过错,强调自己的功劳或成就,常用于形容推卸责任的行为。
  21. 避重取轻([bì zhòng qǔ qīng]):指避开重要的、沉重的问题或任务,选择轻松或次要的部分。
  22. 避本就末([bì běn jiù mò]):指不关注根本或主要问题,反而专注于枝节或末梢的内容。
  23. 避大就小([bì dà jiù xiǎo]):指避开大的、重要的事情,选择小的、次要的部分去处理。
  24. 避难趋易([bì nàn qū yì]):指避开困难或棘手的事情,倾向于选择容易或简单的方向。
  25. 避害趋利([bì hài qū lì]):指躲避有害或不利的情况,追求对自己有利的条件或结果。
  26. 避重择轻([bì zhòng zé qīng]):指在处理问题时避开重的、困难的部分,选择轻的、容易的部分。
  27. 避长就短([bì cháng jiù duǎn]):指不发挥自己的长处,反而选择短处或不擅长的部分,常用于反向描述。
  28. 避险求安([bì xiǎn qiú ān]):指避开危险或风险,追求安全或安定的状态,强调谨慎心态。
  29. 避实趋虚([bì shí qū xū]):指避开实质性或核心的内容,倾向于空洞或次要的方面。
  30. 避重选轻([bì zhòng xuǎn qīng]):指在面对多项任务或问题时,避开重的、困难的部分,选择轻松的。
  31. 扬长避短([yáng cháng bì duǎn]):指发挥自己的优势,回避自己的不足,常用于形容明智的处事方式。
  32. 趋利避害([qū lì bì hài]):指追求对自己有利的事情,避开不利的因素,形容人的本能选择。
  33. 趋吉避凶([qū jí bì xiōng]):指追求吉祥或好的结果,避开凶险或不好的情况,常用于形容谨慎行为。
  34. 取巧避难([qǔ qiǎo bì nàn]):指通过投机取巧的方式,避开困难或棘手的问题,侧重于寻找捷径。
  35. 绕开难点([rào kāi nán diǎn]):指在处理事情时有意绕过困难或关键的地方,选择容易的部分。
  36. 规避风险([guī bì fēng xiǎn]):指通过策略或手段避开可能带来的危险或损失,强调预防性措施。
  37. 回避矛盾([huí bì máo dùn]):指在面对冲突或问题时不直接解决,而是选择绕开或忽视。
  38. 避开锋芒([bì kāi fēng máng]):指避开对方的强势或尖锐的部分,选择不直接对抗的方式。
  39. 避开正题([bì kāi zhèng tí]):指在讨论中不触及核心或主要话题,反而偏向次要内容。
  40. 避重([bì zhòng]):指在处理问题时有意避开重要的、困难的部分,侧重于其他方面。
  41. 就轻([jiù qīng]):指选择轻松或次要的事情去做,回避较重或较难的部分。

避重就轻的详细解释

避重就轻(bì zhòng jiù qīng)是一个常用的汉语成语,指在说话或处理事情时故意避开重要的部分,只谈或做那些无关紧要的内容。这种行为往往带有逃避责任或掩饰真相的意图。

 

从字面意思来看,避重就轻中的重指的是重要、关键的部分,轻则指次要、无关紧要的部分。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一种回避实质问题,只处理表面现象的行为方式。

 

在实际运用中,避重就轻常常带有贬义色彩。比如在工作会议上,有人面对棘手问题时故意转移话题;或者在检讨错误时,只谈些无关痛痒的小问题,都是典型的避重就轻表现。

 

需要注意的是,避重就轻与突出重点、化繁为简等积极策略有本质区别。前者是刻意回避,后者则是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正确区分这两者的差异,才能准确使用这个成语。

避重就轻的出处

避重就轻的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