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近义词

螳臂挡车的近义词(37个)

共找到 37 个螳臂挡车的近义词,分别如下:

所有近义词释义

  1. 以卵击石([yǐ luǎn jī shí]):比喻力量非常悬殊,用微小的力量去对抗强大的对手,必然失败。
  2. 不自量力([bù zì liàng lì]):形容一个人没有正确估计自己的能力,去做超出自己实力的事情。
  3. 自不量力([zì bù liàng lì]):指一个人对自己能力缺乏清醒认识,试图挑战远超自身限度的事情。
  4. 蚍蜉撼树([pí fú hàn shù]):比喻力量微小却试图撼动巨大的事物,常用来形容不自知的行为。
  5. 以小搏大([yǐ xiǎo bó dà]):指用很小的力量去对抗强大的对手,常常暗示失败的可能性极大。
  6. 不堪一击([bù kān yī jī]):形容力量极其薄弱,无法承受一丁点的冲击或挑战。
  7. 自取灭亡([zì qǔ miè wáng]):指因自己的错误行为或选择而导致失败或毁灭的下场。
  8. 飞蛾扑火([fēi é pū huǒ]):比喻不顾后果地去追求危险的事物,最终导致自身毁灭。
  9. 自寻死路([zì xún sǐ lù]):形容主动做出不明智的选择,最终导致失败或灾难性的结果。
  10. 自取其辱([zì qǔ qí rǔ]):指因自己的不当行为或决定而使自己蒙受羞辱。
  11. 螳螂捕蝉([táng láng bǔ chán]):比喻只顾眼前小利而忽视背后更大的危险或后果。
  12. 以身试法([yǐ shēn shì fǎ]):指用自己的行动去挑战规则或权威,通常会带来不良后果。
  13. 自投罗网([zì tóu luó wǎng]):比喻自己主动陷入危险或困境中,无法脱身。
  14. 以弱敌强([yǐ ruò dí qiáng]):指用微弱的力量去对抗强大的敌人,多用于形容实力悬殊的对抗。
  15. 铤而走险([tǐng ér zǒu xiǎn]):形容不顾一切地采取危险行动,通常是因为别无选择。
  16. 孤注一掷([gū zhù yī zhì]):比喻将所有希望或资源押在一次冒险上,成功与否全凭运气。
  17. 知难而进([zhī nán ér jìn]):明知困难却依然前行,有时也暗示不考虑自身能力的盲目行为。
  18. 明知故犯([míng zhī gù fàn]):明知不可为而故意去做,通常会导致不良后果。
  19. 逆流而上([nì liú ér shàng]):比喻不顾艰难险阻去挑战强大的阻力,有时也指不明智的对抗。
  20. 以身犯险([yǐ shēn fàn xiǎn]):指不顾个人安危去面对危险,通常是缺乏充分准备的行为。
  21. 自寻烦恼([zì xún fán nǎo]):形容主动给自己找麻烦或不必要的困难。
  22. 顶风作案([dǐng fēng zuò àn]):比喻不顾强大阻力或不利条件,依然去做危险或错误的事情。
  23. 负隅顽抗([fù yú wán kàng]):指在绝境中仍然做无谓的抵抗,通常是徒劳无功的。
  24. 垂死挣扎([chuí sǐ zhēng zhá]):比喻在失败或灭亡前做最后的无用抵抗。
  25. 困兽犹斗([kùn shòu yóu dòu]):形容陷入绝境的人或事物仍然拼尽全力反抗,但往往无济于事。
  26. 螳臂当辙([táng bì dāng zhé]):比喻用微弱之力去阻挡强大的事物,必然失败。
  27. 螳臂拒辙([táng bì jù zhé]):形容以微小之力试图阻止不可阻挡的趋势,徒劳无功。
  28. 自讨苦吃([zì tǎo kǔ chī]):指主动去做让自己受苦或受挫的事情。
  29. 螳臂当车([táng bì dāng chē]):比喻力量微小却试图对抗强大势力,结果只能是失败。
  30. 以寡敌众([yǐ guǎ dí zhòng]):指用很少的人或力量去对抗数量庞大的对手,胜算极低。
  31. 以一敌百([yǐ yī dí bǎi]):形容一个人试图对抗众多敌人,通常是实力悬殊的象征。
  32. 螳臂遮车([táng bì zhē chē]):比喻用微小的力量试图阻挡巨大的事物,毫无作用。
  33. 力不从心([lì bù cóng xīn]):指虽然有心去做某事,但能力不足,无法实现。
  34. 量小力微([liàng xiǎo lì wēi]):形容能力或力量非常有限,无法应对大的挑战。
  35. 杯水车薪([bēi shuǐ chē xīn]):比喻用微小的力量去解决巨大的问题,效果微乎其微。
  36. 九牛一毛([jiǔ niú yī máo]):比喻极其微小的力量或贡献,与整体相比几乎可以忽略。
  37. 微不足道([wēi bù zú dào]):形容力量或作用非常小,几乎没有什么影响。

螳臂挡车的详细解释

螳臂挡车(táng bì dǎng chē)是一个源自《庄子·人间世》的成语,字面意思是螳螂举起前臂想要阻挡车轮前进。这个成语形象地比喻自不量力,企图用微小的力量去对抗强大的势力。

 

从典故来看,螳臂挡车讲述的是螳螂在马车前举起双臂,试图阻挡车轮前进的故事。这种行为不仅徒劳无功,还会导致螳螂自身被碾碎。这个意象生动展现了弱小对抗强大时的无奈结局。

 

在现代汉语中,螳臂挡车常用来批评那些不顾实际情况、盲目自信的行为。它警示人们要正确评估自身能力,避免做无谓的抵抗或牺牲。这个成语带有明显的贬义色彩,暗示这种行为既愚蠢又无意义。

 

值得注意的是,螳臂挡车与另一个成语蚍蜉撼树有相似之处,都形容力量悬殊的对抗。但前者更强调行为的徒劳,后者则突出力量的微小。在使用时需要根据具体语境选择合适的表达。

螳臂挡车的出处

螳臂挡车的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