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反义词

懂得的反义词(30个)

共找到 30 个懂得的反义词,分别如下:

所有近义词释义

  1. 不懂([bù dǒng]):指对某事物缺乏了解或认识,无法领会其含义或操作方法。
  2. 无知([wú zhī]):形容对知识或道理一无所知,缺乏基本的认知或判断能力。
  3. 愚昧([yú mèi]):指缺乏见识和智慧,对事物缺乏正确的认识和理解。
  4. 茫然([máng rán]):形容对情况或问题感到困惑,完全不清楚该如何应对。
  5. 糊涂([hú tú]):指头脑不清醒,对事情缺乏清晰的认识或判断。
  6. 蒙昧([méng mèi]):形容知识浅薄,对道理或事实缺乏觉悟和认知。
  7. 愚钝([yú dùn]):指思维迟钝,领悟能力差,无法快速明白事理。
  8. 浅薄([qiǎn bó]):指知识或见解不够深入,对事物缺乏深刻的认识。
  9. 无识([wú shí]):表示没有见识或认知,对事物缺乏基本的了解。
  10. 愚蠢([yú chǔn]):形容缺乏智慧或判断力,对事情无法作出明智的理解。
  11. 迟钝([chí dùn]):指反应慢或思维不敏捷,难以迅速领会事物的本质。
  12. 迷糊([mí hú]):形容对事情不清楚,头脑混乱,无法准确把握情况。
  13. 呆板([dāi bǎn]):指思维僵化,缺乏灵活性,难以领悟新事物或变化。
  14. 木讷([mù nè]):形容反应迟缓,言行笨拙,缺乏对事物的敏锐洞察。
  15. 无能([wú néng]):指缺乏能力,无法理解或处理复杂的问题或情况。
  16. 生疏([shēng shū]):指对某事物不熟悉,缺乏相关的经验或认识。
  17. 外行([wài háng]):形容对某个领域或技能不熟悉,完全没有相关知识。
  18. 笨拙([bèn zhuō]):指动作或思维不灵活,难以迅速掌握或理解事物。
  19. 麻木([má mù]):形容对事物缺乏敏感度,无法体会或领会其中的意义。
  20. 昏聩([hūn kuì]):指头脑不清醒,缺乏判断力,无法正确认识事物。
  21. 愚鲁([yú lǔ]):形容人愚笨粗鲁,缺乏智慧和对事物的领悟力。
  22. 暗昧([àn mèi]):指对道理或事实不清楚,缺乏明晰的认识或见解。
  23. 鲁钝([lǔ dùn]):形容人反应迟缓,缺乏对事物的快速理解能力。
  24. 懵懂([měng dǒng]):指对事物缺乏清晰的认识,处于一种模糊不清的状态。
  25. 混沌([hùn dùn]):形容头脑混乱,对事物缺乏条理和清晰的认知。
  26. 无觉([wú jué]):表示对事物缺乏感知或觉悟,无法领会其含义。
  27. 愚笨([yú bèn]):指缺乏智慧,思维迟缓,难以明白事物的道理。
  28. 不解([bù jiě]):指无法理解或领会某事物的含义或道理。
  29. 不晓([bù xiǎo]):表示对某事物不了解,缺乏相关的认知或信息。
  30. 不谙([bù ān]):指对某事物不熟悉,缺乏相应的知识或经验。

懂得的详细解释

懂得(dǒng de)是一个汉语动词,表示对事物或道理有深刻的理解和掌握。它不仅仅停留在表面的知道,而是包含了对内在逻辑、本质规律的认知,能够将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的能力。

 

当一个人懂得某件事时,往往意味着他既能明白其中的原理,又能在具体情境中灵活运用。比如懂得人情世故的人,不仅了解人际交往的规则,还能根据场合调整自己的言行。

 

这个词语常带有实践性的色彩。懂得烹饪的人必然能做出美味菜肴,懂得编程的人必定能写出有效代码。它强调知行合一,是认知与能力的统一体现。

 

在情感层面,懂得还包含着共情与体悟。比如懂得他人痛苦的人,往往能给予恰到好处的安慰。这种理解超越了理性认知,触及心灵层面的共鸣。

懂得的出处

懂得的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