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近义词

虚诈的近义词(56个)

共找到 56 个虚诈的近义词,分别如下:

所有近义词释义

  1. 虚假([xū jiǎ]):指不真实、伪装或欺骗性的言行或事物,常用来描述不实的信息或表象。
  2. 虚伪([xū wěi]):形容言行不真诚,表面一套背后一套,带有欺骗或伪装的性质。
  3. 欺诈([qī zhà]):通过不诚实的手段骗取他人信任或财物,带有明显的恶意。
  4. 欺骗([qī piàn]):用不真实的话语或行为使他人受骗,破坏信任。
  5. 诈欺([zhà qī]):通过狡猾的手段进行欺骗,多用于描述不道德的行为。
  6. 伪装([wěi zhuāng]):故意掩盖真实情况,表现出与事实不符的样子。
  7. 蒙骗([méng piàn]):用虚假的信息或手段迷惑他人,使其上当。
  8. 哄骗([hǒng piàn]):通过花言巧语或虚假承诺诱使他人相信或做出错误决定。
  9. 诓骗([kuāng piàn]):用谎言或不实之词欺骗他人,多带有狡黠的意味。
  10. 诈取([zhà qǔ]):通过不正当的手段获取他人的财物或信任。
  11. 诱骗([yòu piàn]):用诱惑性的语言或条件引诱他人上当。
  12. 作假([zuò jiǎ]):故意制造不真实的情况或数据,掩盖真相。
  13. 造假([zào jiǎ]):人为地伪造事实或物品,制造虚假的表象。
  14. 弄虚([nòng xū]):指在行为或言语中故弄玄虚,掩盖真实情况。
  15. 佯装([yáng zhuāng]):假装某种状态或情感,以达到迷惑他人的目的。
  16. 假冒([jiǎ mào]):冒充他人身份或伪造物品,带有欺骗性质。
  17. 冒充([mào chōng]):假装成他人或某种身份,以获取不当利益。
  18. 隐瞒([yǐn mán]):故意不告知真相,隐藏真实情况以误导他人。
  19. 掩饰([yǎn shì]):通过言行遮盖真实意图或事实,制造假象。
  20. 粉饰([fěn shì]):用表面上的好话或行为掩盖不好的真相。
  21. 矫饰([jiǎo shì]):故意用虚假的言辞或行为来掩饰真实情感或意图。
  22. 虚饰([xū shì]):用不真实的言辞或外表来装饰自己,隐藏真实面目。
  23. 伪托([wěi tuō]):假借他人名义或理由进行某种行为,带有欺瞒性质。
  24. 捏造([niē zào]):凭空编造事实或谎言,用以迷惑或误导他人。
  25. 编造([biān zào]):凭想象或无中生有地制造虚假信息或故事。
  26. 杜撰([dù zhuàn]):毫无根据地编造事实或内容,常用于描述不实言论。
  27. 虚构([xū gòu]):凭空想象或编造不真实的事情或情节。
  28. 假造([jiǎ zào]):人为制造不真实的事物或信息,用以蒙蔽他人。
  29. 佯为([yáng wéi]):假装做出某种行为或姿态,用以迷惑他人。
  30. 故弄([gù nòng]):故意装模作样或制造假象,使人产生误解。
  31. 欺瞒([qī mán]):通过隐瞒真相或虚假言行来欺骗他人。
  32. 欺世([qī shì]):用不实的行为或言论蒙蔽世人,获取不当利益。
  33. 蒙蔽([méng bì]):用虚假信息或手段遮蔽真相,使人无法看清事实。
  34. 迷惑([mí huò]):通过不实言行或假象使他人产生困惑或错误判断。
  35. 误导([wù dǎo]):通过不正确的信息或暗示引导他人走向错误方向。
  36. 诈骗([zhà piàn]):用狡诈手段骗取他人财物或信任,带有明显恶意。
  37. 诡诈([guǐ zhà]):用狡猾和不诚实的手段进行欺骗,带有阴险意味。
  38. 狡诈([jiǎo zhà]):形容人或行为狡猾且不诚实,善于用诡计迷惑他人。
  39. 奸诈([jiān zhà]):指人品行不端,用狡猾手段欺骗或陷害他人。
  40. 虚浮([xū fú]):指言行或事物不踏实,带有不真实或夸张的成分。
  41. 不实([bù shí]):指言辞或事实不真实,带有误导或隐瞒的性质。
  42. 不真([bù zhēn]):形容事物或言行缺乏真实性,与事实不符。
  43. 作伪([zuò wěi]):故意制造虚假的言行或表象,用以蒙混他人。
  44. 伪善([wěi shàn]):表面上装作善良或正直,实际上内心不真诚。
  45. 伪劣([wěi liè]):指事物质量低劣或以假乱真,带有欺骗成分。
  46. 伪证([wěi zhèng]):提供不真实的证据或证词,用以误导他人或司法。
  47. 假意([jiǎ yì]):表面上表现出某种意愿或情感,实际上并非真心。
  48. 假象([jiǎ xiàng]):表面上看起来真实,实际上是虚假的现象或表象。
  49. 假话([jiǎ huà]):指不真实的言辞,用以掩盖事实或迷惑他人。
  50. 谎言([huǎng yán]):故意说的不真实的话,用以欺骗或误导他人。
  51. 谎话([huǎng huà]):不真实的言辞,多用于描述口头上的欺骗性语言。
  52. 骗局([piàn jú]):精心设计的欺骗计划或手段,用以获取不当利益。
  53. 诡计([guǐ jì]):狡猾的计谋或手段,用以达到欺骗或蒙蔽的目的。
  54. 阴谋([yīn móu]):暗中策划的不正当计划,多带有欺骗或害人的意图。
  55. 圈套([quān tào]):设计好的陷阱或计谋,用以诱使他人上当。
  56. 伎俩([jì liǎng]):狡猾的小手段或花招,用以达到欺瞒的目的。

虚诈的详细解释

虚诈(xū zhà)指的是虚伪狡诈的行为或态度,形容人表里不一,表面装作真诚善良,实际上心怀鬼胎。这种品质往往带有欺骗性和不诚实的特点,目的是为了获取不正当利益或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

 

具有虚诈特质的人常常善于伪装,他们可能表现得彬彬有礼、热情友好,但背后却暗藏算计。这类人往往口是心非,言行不一,很难让人看清其真实面目。在人际交往中,虚诈的行为会破坏信任基础,导致关系恶化。

 

从社会层面看,虚诈风气盛行会损害社会诚信体系。当人们习惯于用虚假表象掩盖真实意图时,整个社会的运行成本就会增加。识别和防范虚诈行为,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敏锐的观察力,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虚诈的出处

虚诈的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