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反义词

麻木的反义词(32个)

共找到 32 个麻木的反义词,分别如下:

所有近义词释义

  1. 敏感([mǐn gǎn]):指对外界刺激或变化有快速而细腻的感知能力,容易察觉到细微的情感或环境变化。
  2. 灵敏([líng mǐn]):形容反应迅速,感知能力强,能够及时捕捉到周围的信息或信号。
  3. 敏锐([mǐn ruì]):指观察力或判断力非常尖锐,能够迅速抓住事物本质或关键点。
  4. 机警([jī jǐng]):形容头脑清醒,反应快,对周围情况保持高度警惕。
  5. 警觉([jǐng jué]):指对可能发生的问题或危险有高度的察觉和防备心理。
  6. 清醒([qīng xǐng]):形容意识清楚,思维敏捷,能够理性地看待和处理问题。
  7. 敏捷([mǐn jié]):指动作或思维迅速而灵活,能够快速应对各种情况。
  8. 聪慧([cōng huì]):形容人聪明伶俐,理解力和洞察力都很强。
  9. 灵巧([líng qiǎo]):指动作或思维灵活而巧妙,能够轻松应对复杂情境。
  10. 机敏([jī mǐn]):形容反应快,头脑灵活,能够迅速适应环境变化。
  11. 聪颖([cōng yǐng]):指天资聪慧,理解和学习能力超出常人。
  12. 灵动([líng dòng]):形容思维或行为充满活力,富有创造性和灵活性。
  13. 机智([jī zhì]):指在关键时刻能够迅速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反应非常快。
  14. 精明([jīng míng]):形容人头脑清楚,善于分析和判断,处事非常得当。
  15. 聪敏([cōng mǐn]):指天生聪明,反应迅速,能够快速理解复杂问题。
  16. 伶俐([líng lì]):形容人聪明灵活,言谈举止机敏而得体。
  17. 锐利([ruì lì]):指眼光或思维非常犀利,能够洞察事物本质。
  18. 活泼([huó pō]):形容性格开朗,充满活力,行为和思维都非常活跃。
  19. 灵气([líng qì]):指人或事物充满生气和智慧,给人以鲜活的感觉。
  20. 明快([míng kuài]):形容思维清晰,反应迅速,处理事情干脆利落。
  21. 敏悟([mǐn wù]):指理解力强,能够迅速领悟事物的道理或含义。
  22. 机灵([jī ling]):形容人反应快,头脑灵活,善于随机应变。
  23. 灵性([líng xìng]):指内在的智慧和感知能力,表现出非凡的洞察力。
  24. 明锐([míng ruì]):形容感知或判断能力非常敏锐,能够迅速抓住重点。
  25. 醒目([xǐng mù]):指容易引起注意,或对事物有清晰的辨识能力。
  26. 灵慧([líng huì]):形容人智慧过人,思维敏捷,充满洞察力。
  27. 明察([míng chá]):指对事物有清晰的观察力和判断力,洞察力强。
  28. 警敏([jǐng mǐn]):形容反应迅速,对周围环境的变化保持高度敏感。
  29. 聪睿([cōng ruì]):指智慧卓越,思维敏锐,能够深刻理解复杂问题。
  30. 灵敏度([líng mǐn dù]):指对刺激或变化的感知能力非常高,反应特别快。
  31. 洞察力([dòng chá lì]):指能够深入了解事物本质的能力,观察细致入微。
  32. 反应快([fǎn yìng kuài]):形容对外部刺激能够迅速作出回应,思维或动作敏捷。

麻木的详细解释

麻木(má mù)最初指肢体失去知觉的状态,常用来形容因寒冷、压迫或疾病导致的身体部位感觉迟钝。这种生理现象会让人无法感知疼痛或触觉,就像被厚厚的棉布包裹着一般。

 

随着语言发展,麻木逐渐引申为心理层面的感受。当人长期面对痛苦、压力或重复性刺激时,会产生情感上的麻木,表现为对事物失去兴趣、反应迟钝。这种心理防御机制能暂时减轻精神痛苦,但也会让人失去对生活的敏锐感知。

 

社会层面的麻木更值得警惕,指群体对不公现象习以为常的态度。当人们长期目睹负面事件却无动于衷时,这种集体性的麻木会削弱社会的正义感和同理心。鲁迅笔下看客的冷漠,正是对这种社会麻木的深刻批判。

麻木的出处

麻木的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