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近义词

适可而止的近义词(35个)

共找到 35 个适可而止的近义词,分别如下:

所有近义词释义

  1. 见好就收([jiàn hǎo jiù shōu]):在情况有利时及时停止或收手,避免过度追求而导致损失。
  2. 适度而止([shì dù ér zhǐ]):做事或行为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不超过限度。
  3. 恰到好处([qià dào hǎo chù]):做事或处理问题分寸掌握得非常合适,不过分也不欠缺。
  4. 适量而行([shì liàng ér xíng]):按照适当的量或程度去行动,不多不少。
  5. 点到为止([diǎn dào wéi zhǐ]):在言行或做事时浅尝辄止,不过分深入或纠缠。
  6. 见机行事([jiàn jī xíng shì]):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处理,适时调整自己的行为。
  7. 适时而止([shì shí ér zhǐ]):在合适的时间停止行动,避免过犹不及。
  8. 量力而行([liàng lì ér xíng]):根据自己的能力去做事,不勉强也不超出范围。
  9. 适中而止([shì zhōng ér zhǐ]):做事保持中庸,不走极端,适时收手。
  10. 知足而止([zhī zú ér zhǐ]):在满足一定条件或需求后不再继续,懂得满足。
  11. 适情而止([shì qíng ér zhǐ]):根据实际情况和情感需要,适时停止行为。
  12. 适意而止([shì yì ér zhǐ]):在感到满意或合适的时候停止,不再继续。
  13. 适分而止([shì fèn ér zhǐ]):做事掌握好分寸,适时停止以免过分。
  14. 适机而止([shì jī ér zhǐ]):抓住合适的时机停止行动,避免错过或过度。
  15. 知止不殆([zhī zhǐ bù dài]):懂得在适当的时候停止,就能避免危险或损失。
  16. 见利思义([jiàn lì sī yì]):在面对利益时考虑是否合乎道义,适时收敛。
  17. 适度而为([shì dù ér wéi]):做事保持适度的态度,不过度也不不足。
  18. 量力而为([liàng lì ér wéi]):根据自己的力量或能力去做事,不超出限度。
  19. 适时收手([shì shí shōu shǒu]):在合适的时机停止行动,避免继续导致不利后果。
  20. 适可而行([shì kě ér xíng]):在合适的范围内行动,不超越界限。
  21. 适度而行([shì dù ér xíng]):按照适当的程度去行动,保持平衡。
  22. 知足常乐([zhī zú cháng lè]):懂得满足于现状,就能常常感到快乐,不贪多求全。
  23. 适时而为([shì shí ér wéi]):在合适的时间采取行动,不拖延也不提前。
  24. 量入为出([liàng rù wéi chū]):根据收入来决定支出,保持收支平衡,不铺张浪费。
  25. 适分而行([shì fèn ér xíng]):做事掌握好分寸,按照合适的程度去行动。
  26. 适情而行([shì qíng ér xíng]):根据具体情况和情感需求去行动,保持适当。
  27. 适意而行([shì yì ér xíng]):在感到满意或合适的时候采取行动,不过分追求。
  28. 适中而行([shì zhōng ér xíng]):做事保持中庸态度,不偏不倚,适时而动。
  29. 见好即收([jiàn hǎo jí shōu]):在形势有利时及时停止或撤退,避免风险。
  30. 适机而行([shì jī ér xíng]):抓住合适的时机去行动,不错过也不提前。
  31. 知难而退([zhī nàn ér tuì]):遇到困难时懂得退让或停止,避免硬撑导致损失。
  32. 适时退让([shì shí tuì ràng]):在合适的时机选择退让或停止,避免冲突或损失。
  33. 分寸得当([fèn cùn dé dàng]):做事或言行掌握好分寸,非常恰当,不多不少。
  34. 适度退让([shì dù tuì ràng]):在适当的范围内选择退让,不固执己见。
  35. 适量而为([shì liàng ér wéi]):按照合适的量或程度去行动,保持平衡。

适可而止的详细解释

适可而止(shì kě ér zhǐ)是一个常用的汉语成语,意指做事要掌握分寸,达到适当的程度就应当停止,不要过分或过度。这个词语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庸思想,强调凡事要有节制,避免走向极端。

 

在实际生活中,适可而止可以应用于很多方面。比如饮食要适可而止,不可暴饮暴食;工作要适可而止,不可过度劳累;娱乐也要适可而止,不可沉迷其中。这种智慧提醒人们要懂得自我约束,保持平衡。

 

从哲学角度看,适可而止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辩证思维。它既反对不及,也反对过度,追求的是恰到好处的境界。这种思想在儒家、道家等学派中都有体现,是中国文化中重要的处世哲学。

 

需要注意的是,适可而止并非消极保守,而是强调在积极进取的同时保持理性。它既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一种人生智慧,帮助人们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做出明智的选择。

适可而止的出处

适可而止的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