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反义词

巧妙的反义词(34个)

共找到 34 个巧妙的反义词,分别如下:

所有近义词释义

  1. 笨拙([bèn zhuō]):指做事不够灵活,手法或技巧显得生硬、不熟练,与灵巧或精妙相对。
  2. 拙劣([zhuō liè]):形容技艺或表现水平低下,缺乏精湛或高超的特性,常用于评价不佳的作品或行为。
  3. 粗糙([cū cāo]):指做工或处理不够细致,表面或内容显得不精致,缺乏细腻感。
  4. 生硬([shēng yìng]):形容言辞、动作或表达方式不自然,缺乏流畅和圆润的感觉。
  5. 呆板([dāi bǎn]):指思维或行为缺乏灵活性,显得僵化、不变通,常用于形容刻板印象。
  6. 僵硬([jiāng yìng]):形容动作、姿态或表达方式不自然,缺乏柔和或流畅的特质。
  7. 迟钝([chí dùn]):指反应或思维不够敏捷,缺乏机敏或快速的应对能力。
  8. 愚笨([yú bèn]):形容人缺乏智慧或灵性,处理问题时显得不够机智。
  9. 鲁莽([lǔ mǎng]):指做事不考虑后果,缺乏细致的思考或周密的计划。
  10. 粗鲁([cū lǔ]):形容言行举止不文雅,缺乏得体或细腻的表现方式。
  11. 粗笨([cū bèn]):指动作或手法显得笨重,缺乏轻巧或灵动的特质。
  12. 笨重([bèn zhòng]):形容物体或动作显得沉重、不轻便,缺乏灵巧感。
  13. 粗俗([cū sú]):指言辞或行为缺乏雅致,显得不够高雅或得体。
  14. 粗野([cū yě]):形容行为或态度不文明,缺乏细腻或温和的表现。
  15. 拙笨([zhuō bèn]):指手法或能力显得不熟练,缺乏灵敏或高超的特质。
  16. 生疏([shēng shū]):指对某事不够熟悉,操作或表达时显得不自然、不流畅。
  17. 木讷([mù nè]):形容人言辞或反应迟缓,缺乏机敏或灵活的表达能力。
  18. 呆滞([dāi zhì]):指眼神、表情或动作缺乏活力,显得迟缓或不灵活。
  19. 愚钝([yú dùn]):形容人思维或反应不够敏捷,缺乏灵性或智慧。
  20. 粗略([cū lüè]):指处理事情不够细致,缺乏深入或精到的考量。
  21. 草率([cǎo shuài]):形容做事不够认真,缺乏周密或细致的态度。
  22. 马虎([mǎ hǔ]):指做事不够认真仔细,显得随意或不严谨。
  23. 潦草([liáo cǎo]):形容做事或书写不够认真,显得敷衍或不细致。
  24. 随意([suí yì]):指做事没有章法或规划,缺乏严谨或精心的态度。
  25. 随便([suí biàn]):形容做事态度不认真,缺乏细腻或认真的处理方式。
  26. 简陋([jiǎn lòu]):指物品或设计不够精致,显得粗糙或不完善。
  27. 低劣([dī liè]):形容质量或水平不高,缺乏精良或高超的特质。
  28. 平庸([píng yōng]):指表现或能力不出色,缺乏独特或卓越的特点。
  29. 普通([pǔ tōng]):形容事物或表现没有特别之处,缺乏新意或亮点。
  30. 一般([yī bān]):指水平或表现中规中矩,缺乏出众或独特的特质。
  31. 粗疏([cū shū]):形容做事不够细密,显得大意或不周到。
  32. 粗放([cū fàng]):指管理或做事方式不够精细,缺乏严谨或细致的特点。
  33. 不精([bù jīng]):形容技艺或表现不够精湛,缺乏高超或细腻的特质。
  34. 不雅([bù yǎ]):指言行或表现不够文雅,缺乏得体或精致的感觉。

巧妙的详细解释

巧妙(qiǎo miào)形容事物或方法具有精巧而高超的特点,能够以不落俗套的方式解决问题或达成目的。这种特质往往体现在构思新颖、手法独特、效果显著等方面,给人一种出乎意料却又合情合理的感觉。

 

在日常应用中,巧妙可以用来形容设计、计策、言辞等多种事物。例如一个巧妙的设计可能通过简单的结构实现复杂的功能;一段巧妙的对话可能在不经意间化解尴尬局面。

 

巧妙与聪明、灵巧等词语有相似之处,但更强调解决问题时的创意性和艺术性。它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娴熟,更包含着智慧和美感的结合,往往能让人会心一笑或由衷赞叹。

巧妙的出处

巧妙的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