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反义词

义正词严的反义词(40个)

共找到 40 个义正词严的反义词,分别如下:

所有近义词释义

  1. 低声下气([dī shēng xià qì]):形容说话时态度谦卑,声音低微,显得没有底气或缺乏自信,与义正言辞的刚正态度形成鲜明对比。
  2. 唯唯诺诺([wéi wéi nuò nuò]):形容人言行中表现出顺从、没有主见,缺乏坚定的立场和态度。
  3. 吞吞吐吐([tūn tūn tǔ tǔ]):形容说话时犹豫不决,表达不清,缺乏果断和明确的立场。
  4. 支支吾吾([zhī zhī wú wú]):指说话时含糊其辞,不直截了当,显得没有底气和自信。
  5. 畏畏缩缩([wèi wèi suō suō]):形容人表现得胆小怕事,缺乏勇气和正气,态度上显得退缩。
  6. 卑躬屈膝([bēi gōng qū xī]):形容态度极为谦卑,甚至到了失去尊严的地步,与刚正不阿的态度相反。
  7. 阿谀奉承([ē yú fèng chéng]):指用甜言蜜语讨好别人,缺乏正直和原则,显得谄媚。
  8. 曲意逢迎([qǔ yì féng yíng]):形容为了讨好他人而违背自己的原则,表现出顺从和迎合的态度。
  9. 奴颜婢膝([nú yán bì xī]):形容人低声下气,毫无尊严地讨好别人,缺乏刚直的品格。
  10. 摇尾乞怜([yáo wěi qǐ lián]):比喻像狗一样摇尾巴求人怜悯,形容人毫无骨气和自尊。
  11. 低三下四([dī sān xià sì]):形容态度卑微,言辞中充满讨好和顺从,缺乏正气。
  12. 逆来顺受([nì lái shùn shòu]):指对不公正的待遇毫无反抗,顺从接受,缺乏抗争精神。
  13. 忍气吞声([rěn qì tūn shēng]):形容受了委屈或不公正待遇时不敢吭声,默默忍受。
  14. 委曲求全([wěi qū qiú quán]):指为了保全大局或自身利益而委屈自己,缺乏坚定的立场。
  15. 瞻前顾后([zhān qián gù hòu]):形容做事或说话时顾虑过多,缺乏果断和直言的勇气。
  16. 犹豫不决([yóu yù bù jué]):指在面对问题时拿不定主意,缺乏果敢和明确的立场。
  17. 模棱两可([mó léng liǎng kě]):形容态度或言辞含糊不清,不明确表态,缺乏坚定性。
  18. 含糊其辞([hán hú qí cí]):指说话时故意不明确,态度暧昧,缺乏直截了当的表达。
  19. 畏首畏尾([wèi shǒu wèi wěi]):形容做事或说话时顾虑重重,胆小怕事,缺乏果断和勇气。
  20. 前怕狼后怕虎([qián pà láng hòu pà hǔ]):比喻顾虑过多,胆小怕事,缺乏直面问题的勇气和决心。
  21. 胆小怕事([dǎn xiǎo pà shì]):形容人缺乏胆量,遇到事情就退缩,不敢直言或行动。
  22. 畏葸不前([wèi xǐ bù qián]):指因胆怯而不敢前进,缺乏勇气和决断力。
  23. 退缩不前([tuì suō bù qián]):形容在面对困难或问题时不敢前进,缺乏果敢的态度。
  24. 噤若寒蝉([jìn ruò hán chán]):比喻因害怕而不敢说话,保持沉默,缺乏直言的勇气。
  25. 默不作声([mò bù zuò shēng]):指面对问题时一言不发,缺乏表达意见或抗争的胆量。
  26. 不敢吭声([bù gǎn kēng shēng]):形容因胆怯或顾虑而不敢发表意见或反对,显得懦弱。
  27. 俯首帖耳([fǔ shǒu tiē ěr]):形容态度极为顺从,低头听命,缺乏独立和正直的态度。
  28. 唯命是从([wéi mìng shì cóng]):指完全听从别人的命令,毫无自己的主见和原则。
  29. 百依百顺([bǎi yī bǎi shùn]):形容对他人言听计从,毫无异议,缺乏独立性。
  30. 言听计从([yán tīng jì cóng]):指完全听从别人的意见或建议,缺乏自己的判断和立场。
  31. 曲意迎合([qǔ yì yíng hé]):指为了讨好别人而违背自己的意愿,表现出顺从和谄媚。
  32. 阿谀谄媚([ē yú chǎn mèi]):形容用花言巧语讨好他人,缺乏正直和骨气。
  33. 溜须拍马([liū xū pāi mǎ]):比喻用奉承和讨好的方式巴结他人,毫无尊严和原则。
  34. 谄媚奉迎([chǎn mèi fèng yíng]):指用谄媚的方式迎合别人,缺乏独立和正直的态度。
  35. 哈腰点头([hā yāo diǎn tóu]):形容态度极为谦卑,频频点头哈腰,显得没有骨气。
  36. 低眉顺眼([dī méi shùn yǎn]):形容态度谦卑顺从,低头顺眼,缺乏自信和刚正。
  37. 奴颜媚骨([nú yán mèi gǔ]):形容人谄媚讨好,毫无骨气和尊严,态度卑微。
  38. 胆小如鼠([dǎn xiǎo rú shǔ]):比喻胆子极小,缺乏勇气和担当,面对问题时退缩。
  39. 畏缩不前([wèi suō bù qián]):形容因害怕或胆怯而不敢前进,缺乏果断和勇气。
  40. 苟且偷安([gǒu qiě tōu ān]):指只求眼前的安逸,不顾原则和长远,缺乏担当。

义正词严的详细解释

义正词严(yì zhèng cí yán)是一个汉语成语,形容说话或写文章时立场坚定、理由正当、措辞严肃有力。这个成语通常用于形容人在表达正义立场或驳斥错误观点时的态度和语言风格。

 

从字面来看,义正词严包含两个部分:义正指道理正当、立场正确;词严则指言辞严厉、态度严肃。这个成语往往用于正式场合或严肃话题,体现说话者坚定的信念和不容置疑的态度。

 

在实际使用中,义正词严多用于描述对错误言行的驳斥,或对正义立场的捍卫。比如在外交场合的严正声明,或是对不良现象的严厉批评,都可以用这个成语来形容。它既体现了内容的正确性,又突出了表达方式的严肃性。

 

需要注意的是,义正词严虽然强调言辞的严厉,但必须以理服人,不能流于空洞的训斥。这个成语本身就包含了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既要有正当的道理,又要有恰当的表达方式。

义正词严的出处

义正词严的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