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反义词

逍遥的反义词(45个)

共找到 45 个逍遥的反义词,分别如下:

所有近义词释义

  1. 拘束([jū shù]):指受到限制或约束,缺乏自由和轻松的感觉,形容行为或心态上不自然。
  2. 束缚([shù fù]):表示被限制或绑缚,失去自主和轻松的状态,常用来形容精神或行动上的不自由。
  3. 压抑([yā yì]):指情绪或内心受到压制,感到沉重和不舒畅,缺乏轻松愉快的心情。
  4. 郁闷([yù mèn]):形容心情沉闷、不开心,内心有种堵塞感,与轻松自在的状态相反。
  5. 苦恼([kǔ nǎo]):指因烦恼或困扰而感到痛苦,内心无法平静,缺乏轻松感。
  6. 烦闷([fán mèn]):表示心情烦躁、沉闷,内心不畅快,与无忧无虑的状态形成对比。
  7. 焦虑([jiāo lǜ]):指因担心或不安而产生的紧张情绪,内心无法放松。
  8. 忧愁([yōu chóu]):形容因忧虑或悲伤而心情沉重,缺乏轻松愉快的感觉。
  9. 忧郁([yōu yù]):指心情低落、郁郁寡欢,内心充满沉重感,与自在无忧相反。
  10. 烦躁([fán zào]):表示心情急躁、不耐烦,内心无法平静,缺乏从容感。
  11. 紧张([jǐn zhāng]):指精神或情绪处于紧绷状态,缺乏放松和悠闲的感觉。
  12. 沉重([chén zhòng]):形容心情或氛围压抑、负担重,与轻松自在形成鲜明对比。
  13. 苦闷([kǔ mèn]):指内心充满痛苦和压抑感,无法感到轻松和愉快。
  14. 拘谨([jū jǐn]):形容行为或态度上小心谨慎,缺乏自然和放松的状态。
  15. 呆板([dāi bǎn]):指行为或思维僵硬、缺乏灵活性,与自由随性的状态相反。
  16. 刻板([kè bǎn]):形容做事或思维方式僵化、缺乏变化,与轻松自然的状态相对。
  17. 压迫([yā pò]):指受到外界的强制或重压,失去自主和轻松的感觉。
  18. 禁锢([jìn gù]):表示被限制或束缚,失去自由,内心或行动上无法舒展。
  19. 桎梏([zhì gù]):比喻受到约束或限制,缺乏自由和放松的状态,常用于形容思想或行动。
  20. 牵绊([qiān bàn]):指受到牵制或拖累,无法自由行动或放松心情。
  21. 羁绊([jī bàn]):表示被某些事物或情感所束缚,失去无拘无束的状态。
  22. 束手([shù shǒu]):比喻受到限制,无计可施,缺乏自由行动的能力。
  23. 受制([shòu zhì]):指受到控制或限制,失去自主性,与自在无忧相反。
  24. 掣肘([chè zhǒu]):比喻受到阻碍或牵制,行动或思想上无法自由舒展。
  25. 牵制([qiān zhì]):指受到限制或控制,行动上无法随心所欲。
  26. 限制([xiàn zhì]):表示被规定或约束,失去完全的自由和轻松状态。
  27. 约束([yuē shù]):指受到规矩或条件的限制,缺乏无拘无束的感觉。
  28. 规限([guī xiàn]):表示被规则或界限所限制,行动或思想上无法完全放开。
  29. 管制([guǎn zhì]):指受到管理和控制,失去自主和随性的状态。
  30. 控制([kòng zhì]):表示被他人或环境所支配,缺乏独立和轻松的感觉。
  31. 重压([zhòng yā]):比喻承受巨大的负担或压力,内心无法轻松自在。
  32. 负荷([fù hè]):指承担重担或压力,缺乏轻松和无忧的状态。
  33. 负担([fù dān]):表示背负责任或压力,内心和行动上无法轻松。
  34. 忧虑([yōu lǜ]):指因担心或顾虑而心情沉重,与无忧无虑的状态相反。
  35. 不安([bù ān]):形容内心不平静,充满担忧或恐惧,缺乏从容感。
  36. 动荡([dòng dàng]):指环境或心情不稳定,缺乏平静和安逸的感觉。
  37. 困扰([kùn rǎo]):表示被问题或烦恼所纠缠,内心无法平静和放松。
  38. 烦扰([fán rǎo]):指受到干扰或烦恼,心情无法保持宁静和舒畅。
  39. 纠结([jiū jié]):形容内心矛盾或烦恼,缺乏轻松和释然的感觉。
  40. 苦涩([kǔ sè]):比喻心情沉重或不愉快,与轻松愉悦的状态形成对比。
  41. 煎熬([jiān áo]):指内心或身体上承受痛苦或折磨,缺乏轻松和安逸。
  42. 挣扎([zhēng zhá]):表示在困境中努力摆脱,内心或行动上充满压力和不安。
  43. 受累([shòu lèi]):指因负担或责任而感到疲惫,缺乏轻松自在的状态。
  44. 受困([shòu kùn]):表示被困境或问题所困住,无法自由和放松。
  45. 受限([shòu xiàn]):指在行动或思想上受到限制,失去完全的自主性。

逍遥的详细解释

逍遥(xiāo yáo)一词源自道家思想,形容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这种状态超越世俗束缚,体现精神层面的超脱与闲适,常与隐逸文化相关联。

 

从字义看,逍遥本指漫步徘徊的悠闲姿态,后引申为心灵的自由徜徉。庄子《逍遥游》将其升华为忘却物我、与天地共生的哲学境界,成为中国文化中理想生存方式的象征。

 

在实际语境中,逍遥既可形容具体行为,如逍遥山水间;也描述抽象心境,如逍遥物外。这种双重意蕴使其既承载着对自然的亲近,又包含着对精神独立的追求。

 

值得注意的是,逍遥不同于放纵,其内核是清醒的自在。陶渊明采菊东篱、李白纵情诗酒,皆在世俗框架中开辟出独属自我的逍遥天地。

逍遥的出处

逍遥的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