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上三竿的近义词(10个)
共找到 10 个日上三竿的近义词,分别如下:
- 日高三丈
- 日已三竿
- 日出三竿
- 日过三竿
- 日升三竿
- 日近三竿
- 日到三竿
- 日高三竿
- 日上三丈
- 日至三竿
所有近义词释义
- 日高三丈 :形容太阳升得很高,时间已经不早,通常用来表示早晨已经过去一段时间。
- 日已三竿 :指太阳已经升到很高的位置,暗示时间较晚,多用于描述早晨接近中午的时刻。
- 日出三竿 :形容太阳升起后已经有一段时间,时间不再是清晨,带有时间流逝的含义。
- 日过三竿 :表示太阳升起后时间已过去不少,接近中午,常用以提醒时间紧迫。
- 日升三竿 :指太阳升到一定高度,时间已不算早,多用于形容早晨时间流逝。
- 日近三竿 :描述太阳逐渐升高的景象,暗示时间已接近中午,常用于时间催促的语境。
- 日到三竿 :表示太阳升到一定高度,时间已经不早,多用于提醒或描述时间状态。
- 日高三竿 :指太阳升得很高,时间已接近中午,常用以表示时间流逝较快。
- 日上三丈 :形容太阳升到很高位置,时间已不早,带有时间推移的含义。
- 日至三竿 :指太阳升到一定高度,时间已进入较晚的早晨,常用以描述时间景象。
日上三竿的详细解释
日上三竿(rì shàng sān gān)是一个源自古代生活场景的成语,用来形容时间已近中午。三竿指的是古代测量日影的标杆,太阳升至三根标杆高度时,说明时辰已不早。
这个词语常被用来描述人起床很晚的情形。古人通常日出而作,若太阳已升至日上三竿仍卧床不起,往往会被视为懒惰的表现。唐代诗人白居易在诗中就曾写道日上三竿犹在眠,生动刻画了贪睡之态。
随着时代变迁,日上三竿的用法逐渐扩展。现代汉语中,它既可以实指时间已近正午,也可虚指事情进展缓慢或时机已过。比如某项工作拖到日上三竿还未完成,就暗含了批评延误之意。
值得注意的是,日上三竿与太阳高度并无严格对应关系,更多是约定俗成的说法。这个成语既保留了古代天文学痕迹,又体现了汉语表达的形象性,至今仍活跃在日常用语中。
日上三竿的出处
- 施耐庵《水浒传》:当日林冲闷上心来,对李小二说道:我自来东京投师,不想流落在此,宋公明哥哥又不在,独自一身,成何大计?直至今日,方知日上三竿,心中纳闷。
- 吴承恩《西游记》:那唐僧坐于马上,见他打扮虽是旧衣,形容果是俊雅,暗自喜道:好个徒弟!只是起得晚些,已是日上三竿,方才出来,须教他早些起来修行。
- 冯梦龙《醒世恒言》:那张员外一觉睡去,直至日上三竿,方才起身,梳洗已毕,唤小厮来问:昨日送礼的人可曾来回话?小厮答道:还未见来。
- 吴敬梓《儒林外史》:这杜少卿是个慷慨人,每日家中坐定,定要到日上三竿,方起身,洗漱吃饭,出来会客,谈些诗文,十分风雅。
日上三竿的例句
- 早上醒来一看,已经是日上三竿,赶紧起床收拾自己。
- 他总是睡到日上三竿才起床,完全没有时间观念,真是让人头疼。
- 假期里大家都放松了心情,常常是到了日上三竿才懒洋洋地爬起来吃早餐。
- 村子里的人们习惯早起劳作,若是有人睡到日上三竿,定会被邻居们笑话懒惰。
- 昨天熬夜工作,今天一觉醒来已是日上三竿,错过了早上的会议,真是后悔莫及。
- 每次放假回家,我总是忍不住多睡一会儿,直到日上三竿才被妈妈叫醒去帮忙干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