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造句

颠三倒四的造句(42个)

共有 42 个颠三倒四的造句/例句,分别如下:

  1. 他总是颠三倒四,让人听不明白。
  2. 她说话颠三倒四,大家都糊涂了。
  3. 你别再颠三倒四地说话了,好吗?
  4. 老师批评了他颠三倒四的表达方式。
  5. 事情还没弄清楚,大家都颠三倒四的。
  6. 今天他做事太颠三倒四了,一点都不靠谱。
  7. 你的想法老是颠三倒四,怎么让人信服?
  8. 他讲故事总爱颠三倒四,听众都笑了。
  9. 考试时,因紧张而答题颠三倒四,失了分。
  10. 因为心神不宁,他说出的话颠三倒四的。
  11. 你把事情颠三倒四地讲一遍,别人能听明白吗?
  12. 她每次做家务都颠三倒四,把家里弄得更乱。
  13. 遇到重要事情时,你千万别颠三倒四地对待。
  14. 每次开会,你总是发言颠三倒四,大家都无奈了。
  15. 由于准备不充分,他上台讲演时表现得颠三倒四
  16. 老板不喜欢下属在工作中表现得颠三倒四,要有条理。
  17. 小明总是颠三倒四地复述课文,老师让他回去再练一练。
  18. 做事情要有计划,不能总是颠三倒四,不然很难成功。
  19. 她给孩子讲故事时,总是颠三倒四,孩子都听不懂。
  20. 你这样颠三倒四地分析问题,根本找不到解决办法。
  21. 小王的叙述总是颠三倒四,常常让人不知所云。
  22. 他每次交作业都颠三倒四,老师已经习惯了。
  23. 你如果继续颠三倒四地处理事务,项目肯定会出问题的。
  24. 有些人面对复杂局面,会不自觉地颠三倒四,影响效率。
  25. 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能颠三倒四,否则只会让事情更糟。
  26. 小组讨论时,他发言总是颠三倒四,让大家难以理解。
  27. 她临时上台发言,一紧张就颠三倒四,忘了讲什么。
  28. 工作上要讲究条理,切忌颠三倒四,否则会让领导失望。
  29. 演讲时,他的逻辑混乱,段落颠三倒四,观众很难跟上。
  30. 与人沟通时,如果总是颠三倒四,容易引起误会和不满。
  31. 妈妈总嘱咐我,办事要细心,千万不能颠三倒四马马虎虎。
  32. 在答辩会上,他因准备不充分导致内容颠三倒四,老师提醒他下次一定要提前练习。
  33. 她最近太累了,所以说话老是颠三倒四,还自己都觉得可笑。
  34. 他办事风格就是颠三倒四,有时连自己也记不清事情的先后顺序。
  35. 面对复杂的任务,若是还颠三倒四地去安排,结果一定会一团糟。
  36. 父亲告诫我们,要有条有理,绝不能颠三倒四地处理家庭琐事。
  37. 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计划、有条理,切忌颠三倒四、漫无目的,否则容易出错。
  38. 她刚一开口,大家就忍不住笑了,因为她颠三倒四地说了一些小插曲,把自己也说糊涂了。
  39. 在繁忙的工作中,如果总是颠三倒四、缺乏条理,不但效率低下,还容易出现严重失误。
  40. 会议上,他一紧张就讲得颠三倒四,思路混乱,让下属们都不明所以,场面一度尴尬。
  41. 有些同学一遇到考试就慌了神,答题时颠三倒四,想到哪写到哪,最后结果可想而知。
  42. 她今天做饭时手忙脚乱,动作颠三倒四,最后把糖当成盐放进了菜里,全家都觉得好笑。

颠三倒四的详细解释

颠三倒四(diān sān dǎo sì)是一个常用的汉语成语,形容说话或做事没有条理,杂乱无章,次序混乱。这个成语由两个部分组成,颠三和倒四,都表示顺序错乱的意思,组合在一起起到加强语气的作用。

 

从字面上看,颠三倒四中的三和四原本应该按照顺序排列,但被颠倒过来,形象地表现了事物或言语的混乱状态。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思维混乱,也可以用来批评某件事情安排得毫无章法。

 

在日常生活中,颠三倒四经常用来描述那些语无伦次的表达。比如一个人在紧张或醉酒时,说话前言不搭后语,就可以说他说话颠三倒四。同样,如果一篇文章逻辑混乱,段落之间缺乏连贯性,也可以用这个成语来批评。

 

需要注意的是,颠三倒四通常带有贬义色彩,使用时要注意场合。这个成语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混乱无序的状态,是汉语中表达条理不清的常用说法之一。

颠三倒四的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