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反义词

匿名的反义词(34个)

共找到 34 个匿名的反义词,分别如下:

所有近义词释义

  1. 署名([shǔ míng]):在作品或文件上写下自己的名字,表示作者身份或责任归属,与隐藏身份的行为形成对比。
  2. 实名([shí míng]):使用真实的姓名进行活动或登记,公开自己的身份信息,与隐瞒身份相对。
  3. 具名([jù míng]):在文件或信件上明确写出自己的姓名,表示公开身份或承担责任。
  4. 题名([tí míng]):在作品或文章上标注作者的姓名,表明创作者身份,与不署名相反。
  5. 显名([xiǎn míng]):公开自己的姓名或身份,不加隐藏,与隐去身份的行为相对立。
  6. 留名([liú míng]):在某处写下或留下自己的名字,以示到此一游或表明身份。
  7. 标名([biāo míng]):在物品或作品上标注自己的名字,表明归属或创作身份。
  8. 落名([luò míng]):在信件或作品末尾写下自己的名字,表示作者或发送者的身份。
  9. 公开([gōng kāi]):将身份或信息完全展示出来,不加掩饰,与隐藏身份形成对比。
  10. 明示([míng shì]):明确表示或展示自己的身份或意图,与暗中行事相对。
  11. 直言([zhí yán]):直接表达意见或身份,不加掩饰,与隐瞒身份的行为相反。
  12. 坦白([tǎn bái]):毫不隐瞒地说明自己的身份或事实,与遮掩身份相对。
  13. 自报([zì bào]):主动告知他人自己的姓名或身份,与不透露信息相反。
  14. 亮明([liàng míng]):清楚地表明自己的身份或立场,不予隐藏。
  15. 声明([shēng míng]):通过言语或文字公开表明身份或态度,与暗中操作相对。
  16. 自称([zì chēng]):自己宣称或报出自己的身份,与不告知他人相反。
  17. 报名([bào míng]):在参与活动或登记时提供自己的姓名,表明身份。
  18. 自白([zì bái]):主动交代自己的身份或情况,与隐瞒信息形成对比。
  19. 表露([biǎo lù]):通过言行展示自己的真实身份或情感,与隐藏相反。
  20. 坦露([tǎn lù]):毫不掩饰地展示自己的身份或内心想法,与遮掩相对。
  21. 明言([míng yán]):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身份或意见,不加隐瞒。
  22. 自曝([zì pù]):主动公开自己的身份或信息,与刻意隐藏相反。
  23. 示人([shì rén]):将自己的身份或情况展示给他人,与不为人知相对。
  24. 明说([míng shuō]):直接说出自己的身份或想法,不加掩饰。
  25. 披露([pī lù]):将身份或信息公之于众,与暗中行事形成对比。
  26. 表白([biǎo bái]):公开表达自己的身份或情感,与隐瞒相反。
  27. 自供([zì gòng]):主动交代自己的身份或相关信息,与隐瞒事实相对。
  28. 自述([zì shù]):自己叙述自己的身份或经历,与不透露信息相反。
  29. 明告([míng gào]):清楚地告知他人自己的身份或情况,不加隐藏。
  30. 公然([gōng rán]):毫不掩饰地展示身份或行为,与暗地里操作相反。
  31. 直白([zhí bái]):直截了当地表明身份或想法,不予遮掩。
  32. 自承([zì chéng]):自己承认或表明自己的身份,与隐瞒身份相对。
  33. 公开身份([gōng kāi shēn fèn]):将自己的真实身份公之于众,与隐藏信息形成对比。
  34. 亮出身份([liàng chū shēn fèn]):主动展示自己的身份,不加掩饰,与暗中行事相反。

匿名的详细解释

匿名(nì míng)指不透露真实姓名或身份的行为或状态。在各类场景中,人们选择匿名往往出于隐私保护、避免责任或自由表达等目的。

 

网络环境中,匿名特性尤为常见。论坛发帖、评论留言时使用化名或代号,都属于匿名行为。这种机制既能降低社交压力,也可能带来言论失控的风险。

 

从法律角度看,匿名并非绝对权利。在涉及公共利益或司法调查时,相关平台可能需要依法提供匿名用户的真实信息。这体现了个人隐私与社会监督之间的平衡关系。

 

文学创作领域同样存在匿名现象。古代文人用佚名发表作品,现代作家使用笔名,本质上都是匿名的变体形式。这种传统既可能源于规避政治风险,也可能是艺术表达的独特选择。

匿名的出处

匿名的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