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反义词

开明的反义词(35个)

共找到 35 个开明的反义词,分别如下:

所有近义词释义

  1. 守旧([shǒu jiù]):指思想或行为墨守成规,不愿意接受新事物或改变现状。
  2. 保守([bǎo shǒu]):指倾向于维持传统,不愿接受革新或改变。
  3. 顽固([wán gù]):形容一个人或思想非常固执,不肯改变自己的观点或做法。
  4. 封闭([fēng bì]):指隔绝外界联系,不接受新思想或外来影响。
  5. 狭隘([xiá ài]):指视野或心胸不够宽广,缺乏包容性。
  6. 陈腐([chén fǔ]):指思想或观念过时,缺乏新鲜感。
  7. 迂腐([yū fǔ]):形容人思想僵化,拘泥于旧有的规矩或观念。
  8. 偏执([piān zhí]):指对某一观点或想法过于执着,不肯接受其他意见。
  9. 固执([gù zhí]):指坚持己见,不肯妥协或改变。
  10. 僵化([jiāng huà]):指思想或制度变得刻板,缺乏灵活性和创新。
  11. 落伍([luò wǔ]):指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显得过时。
  12. 老套([lǎo tào]):指方法或观念陈旧,缺乏新意。
  13. 古板([gǔ bǎn]):形容人或思想刻板,不懂得变通。
  14. 死板([sǐ bǎn]):指缺乏灵活性,过于拘泥于形式或规则。
  15. 执拗([zhí niù]):指固执己见,不肯听从他人意见。
  16. 偏见([piān jiàn]):指对某些事物或人持有不公正的看法,缺乏客观性。
  17. 愚昧([yú mèi]):指缺乏知识或见识,思想蒙昧。
  18. 无知([wú zhī]):指缺乏了解或认识,显得蒙昧无知。
  19. 独断([dú duàn]):指不考虑他人意见,独自行事或决断。
  20. 武断([wǔ duàn]):指不经深思熟虑就下结论,缺乏客观依据。
  21. 专横([zhuān hèng]):指独断专行,不容他人有不同意见。
  22. 霸道([bà dào]):指强硬地推行自己的意志,不顾及他人感受。
  23. 苛刻([kē kè]):指要求过于严格,缺乏宽容和理解。
  24. 刻板([kè bǎn]):指行为或思维方式缺乏灵活性,过于固定。
  25. 拘谨([jū jǐn]):指行为或思想受限,不够放松或开放。
  26. 呆板([dāi bǎn]):指缺乏活力或创造性,显得机械和单调。
  27. 陈旧([chén jiù]):指事物或观念过时,不符合当前形势。
  28. 老旧([lǎo jiù]):指事物或想法不再新颖,显得落后。
  29. 滞后([zhì hòu]):指发展或观念跟不上时代,处于落后的状态。
  30. 愚钝([yú dùn]):指反应迟钝,缺乏敏锐的洞察力。
  31. 冥顽([míng wán]):指非常固执且无知,不肯接受新观点。
  32. 顽劣([wán liè]):指性格倔强且不听劝导,难以改变。
  33. 墨守成规([mò shǒu chéng guī]):指严格遵循旧有的规则,不肯创新或变通。
  34. 因循守旧([yīn xún shǒu jiù]):指沿袭旧有的方式,不愿接受新事物。
  35. 抱残守缺([bào cán shǒu quē]):指固守不完整的旧事物,不思改进。

开明的详细解释

开明(kāi míng)通常指思想开放、见解通达、不拘泥于传统或成见的状态。这个词往往用来形容那些能够接受新事物、新观念,并且愿意与时俱进的人或群体。开明的人通常具备包容性,能够理性看待不同意见,不会因为固有观念而排斥变革。

 

在历史上,开明常常与专制、保守形成对比。一个开明的统治者或领导者,往往会推行有利于社会进步的政策,鼓励创新和自由思考。比如中国唐代的贞观之治,就被认为是开明政治的典范。

 

现代社会同样需要开明的态度。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保持开明的心态有助于适应快速变化的时代。开明不是盲目接受一切,而是在理性判断的基础上,保持对多元价值的尊重和理解。

开明的出处

开明的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