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反义词

昏聩的反义词(32个)

共找到 32 个昏聩的反义词,分别如下:

所有近义词释义

  1. 睿智([ruì zhì]):形容人聪明有智慧,头脑清醒,判断力强。
  2. 明智([míng zhì]):指人具有清晰的头脑和正确的判断能力,做事有远见。
  3. 清醒([qīng xǐng]):指头脑清楚,思维敏捷,不糊涂。
  4. 精明([jīng míng]):形容人头脑灵活,善于分析和处理问题。
  5. 聪慧([cōng huì]):指人天资聪颖,智慧过人,反应灵敏。
  6. 明达([míng dá]):指人通情达理,头脑清晰,善于理解和洞察。
  7. 敏锐([mǐn ruì]):形容人洞察力强,思维敏捷,能迅速抓住关键。
  8. 通透([tōng tòu]):指人看问题透彻,思维清晰,不会被表象迷惑。
  9. 明辨([míng biàn]):指能清楚地分辨是非对错,判断准确。
  10. 聪颖([cōng yǐng]):形容人天资聪敏,智慧出众,理解力强。
  11. 机敏([jī mǐn]):指人反应快,头脑灵活,善于应对复杂情况。
  12. 明晰([míng xī]):指思路清楚,判断明确,不模糊不清。
  13. 灵敏([líng mǐn]):形容人思维敏捷,反应迅速,能快速理解问题。
  14. 洞察([dòng chá]):指能深刻理解和看透事物本质,观察力强。
  15. 睿见([ruì jiàn]):指有远见卓识,智慧深远,能看清大局。
  16. 明彻([míng chè]):形容人思路通透,理解深刻,头脑不混乱。
  17. 聪睿([cōng ruì]):指人智慧卓越,思维清晰,具有高超的洞察力。
  18. 明快([míng kuài]):指思维敏捷,判断果断,头脑不迟钝。
  19. 通达([tōng dá]):形容人见识广博,理解力强,处事有条理。
  20. 明朗([míng lǎng]):指思路清晰,态度明确,思维不混乱。
  21. 机智([jī zhì]):指人反应快,善于随机应变,头脑灵活。
  22. 明锐([míng ruì]):形容人眼光敏锐,判断力强,能看透问题本质。
  23. 颖悟([yǐng wù]):指人天资聪颖,领悟力强,理解迅速。
  24. 明哲([míng zhé]):形容人有智慧和远见,能明辨是非。
  25. 聪敏([cōng mǐn]):指人天生聪慧,反应灵敏,思维清晰。
  26. 睿明([ruì míng]):指人智慧高超,头脑清楚,判断力强。
  27. 明决([míng jué]):指人决断果断,思维清晰,不犹豫不决。
  28. 敏慧([mǐn huì]):形容人智慧敏捷,理解力强,反应快。
  29. 明晓([míng xiǎo]):指人清楚明白,洞悉事物本质,头脑不模糊。
  30. 灵慧([líng huì]):形容人智慧灵敏,思维活跃,领悟力强。
  31. 通明([tōng míng]):指人见识透彻,头脑清晰,能看清事情真相。
  32. 明悟([míng wù]):指人能深刻领悟道理,思维清晰透彻。

昏聩的详细解释

昏聩(hūn kuì)是一个汉语词汇,形容人头脑糊涂、不明事理的状态。这个词语通常用来描述因年老、疾病或长期放纵而导致思维迟钝、判断力下降的情形。

 

从字面来看,昏聩由昏和聩两个字组成。昏指头脑不清醒,聩原指耳聋,引申为不明事理。两者结合,更加强调了思维和判断力的严重退化。当一个人处于昏聩状态时,往往难以做出正确的决策,容易被人误导或利用。

 

在古代文献中,昏聩常被用来形容昏庸无能的统治者。比如某些帝王晚年昏聩,听信谗言,导致朝政混乱。在现代用法中,这个词也可以形容普通人因各种原因导致的糊涂状态,但语气较为严肃,带有明显的贬义色彩。

 

需要注意的是,昏聩与单纯的健忘或反应迟钝有所不同。它特指那种由于主观或客观原因造成的持续性、整体性的思维能力衰退,往往伴随着判断力的严重缺失。

昏聩的出处

昏聩的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