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造句

誓死如归的造句(42个)

共有 42 个誓死如归的造句/例句,分别如下:

  1. 将士誓死如归,英勇无畏。
  2. 战士们誓死如归,奋勇向前。
  3. 他为了理想,誓死如归
  4. 危难时刻,誓死如归保国家。
  5. 面对敌人,战士们誓死如归
  6. 壮士誓死如归,不惧牺牲。
  7. 志士誓死如归,只为守护家园。
  8. 面对生死,战士们誓死如归,毫不退缩。
  9. 他们秉持誓死如归的精神,义无反顾。
  10. 同胞安危当前,他誓死如归,勇往直前。
  11. 士兵们在战场上誓死如归,奋战到底。
  12. 国家有难,他义无反顾,誓死如归地冲锋陷阵。
  13. 英雄们誓死如归,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
  14. 为守护家国,战士们誓死如归,于刀光剑影中前行。
  15. 身处险境,他依旧誓死如归,不惜一切去完成使命。
  16. 骨肉有难,大义当前,他毫不犹豫,誓死如归地挺身而出。
  17. 在敌军围困之下,勇士们依然誓死如归,誓守阵地不退一步。
  18. 军人誓死如归地迎难而上,不为名利,只为家国太平。
  19. 先烈们秉持誓死如归的信念,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后人。
  20. 战士们面对重重危机,誓死如归,不畏艰难,誓保家国安全。
  21. 在生死抉择之间,他们毅然决然地选择了誓死如归的信念。
  22. 将士们誓死如归,与敌作战,用热血捍卫自己的祖国。
  23. 英雄们凭借誓死如归的信念,为了民族的未来英勇奋战。
  24. 他以誓死如归的勇气,挑战死亡,守护人民,令人肃然起敬。
  25. 每当大敌当前,他们都会以誓死如归的意志迎头痛击敌人。
  26. 面对敌人一次次的进攻,守军始终誓死如归,不肯轻易投降。
  27. 为民族存亡,革命先烈历经磨难,誓死如归,牺牲小我成就大我。
  28. 他的誓死如归不仅仅是口号,而是真正落实到具体行动当中去。
  29. 国家危急存亡之际,将士们高喊誓死如归,毫不退缩浴血奋战。
  30. 无论前方多么危险,他们都以誓死如归的精神,坚持到底,直到胜利。
  31. 他们以誓死如归的气概,面对敌刀枪火海,顽强抗争,绝不言败。
  32. 民族危亡时刻,无数青年豪杰踊跃参军,誓死如归,为国捐躯。
  33. 当硝烟四起,他带领战友们誓死如归地前进,只为保卫国家尊严。
  34. 在历史长河中,多少仁人志士誓死如归,写下了一篇篇壮丽诗章。
  35. 为捍卫正义,英雄们以誓死如归的誓言投身血与火的壮丽斗争之中。
  36. 在家国危难之时,无数英勇之士凭着誓死如归的信念慷慨赴死。
  37. 士兵们以誓死如归的无畏精神冲锋陷阵,用鲜血和生命守护着江山。
  38. 战争爆发时,年轻的战士们纷纷奔赴前线,誓死如归,不负家国期望。
  39. 他们继承先烈誓死如归的英雄传统,为了和平和自由艰苦奋斗、无惧牺牲。
  40. 先烈们凭借誓死如归的战斗精神,在绝境中逆境突围,赢得了最后的胜利。
  41. 在民族生死存亡的关头,志士们抱着誓死如归的信念,冲向战场英勇奋战。
  42. 面对生死抉择时,他们以誓死如归的豪情,激励后来者继承发扬英雄传统。

誓死如归的详细解释

誓死如归(shì sǐ rú guī)是一个充满悲壮色彩的成语,形容人把死亡看得如同回家一般平常,表现出视死如归的勇气和决心。

 

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原文是誓死如归,后来演变为现在的形式。它生动展现了古代将士在战场上不畏牺牲的精神状态,也常用来赞美那些为了理想或信念甘愿献出生命的人。

 

在现代语境中,誓死如归不仅用于军事领域,也用来形容各行各业中那些坚守岗位、勇于担当的人。比如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抢险救灾的消防队员,他们的奉献精神都体现了誓死如归的崇高境界。

 

需要注意的是,誓死如归虽然赞美了牺牲精神,但并非鼓励无谓的牺牲。它更多是强调在必要时刻所展现出的勇气和担当,是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

誓死如归的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