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反义词

振聋发聩的反义词(45个)

共找到 45 个振聋发聩的反义词,分别如下:

所有近义词释义

  1. 默默无闻(mò mò wú wén):形容一个人或事物没有名气,不为人所知,与惊醒沉睡者的效果完全相反。
  2. 悄然无声(qiǎo rán wú shēng):指没有任何声响或影响,悄无声息,与引起巨大反响的意思相悖。
  3. 平淡无奇(píng dàn wú qí):形容事物普通平凡,没有任何突出或引人注目的特点。
  4. 无声无息(wú shēng wú xī):指没有任何动静或影响,悄然发生或消失,与震撼人心的效果相对。
  5. 不声不响(bù shēng bù xiǎng):形容安静无声,没有任何动静或张扬,与引起轰动形成对比。
  6. 波澜不惊(bō lán bù jīng):比喻平静无事,没有任何起伏或波动,缺乏震撼力。
  7. 平平淡淡(píng píng dàn dàn):形容生活或事物非常普通,没有任何波折或令人印象深刻之处。
  8. 无声无臭(wú shēng wú chòu):比喻没有任何影响或名声,默默无闻,与惊醒的效果相反。
  9. 不闻不问(bù wén bù wèn):指对事物漠不关心,完全不予理会,与激发注意力的意义相左。
  10. 默默无语(mò mò wú yǔ):形容安静不言,没有任何表达或动静,与震撼人心的效果相反。
  11. 风平浪静(fēng píng làng jìng):比喻事态平静,没有任何波折或动荡,缺乏惊醒的力量。
  12. 悄无声息(qiǎo wú shēng xī):指没有任何声音或迹象,静悄悄地,与引起巨大反响的意思相悖。
  13. 平淡无味(píng dàn wú wèi):形容事物乏味无趣,毫无吸引力或感染力。
  14. 默默无名(mò mò wú míng):指不为人知,没有任何名气或影响力,与引发关注相对立。
  15. 相安无事(xiāng ān wú shì):形容彼此和平共处,没有任何冲突或动静,缺乏震撼感。
  16. 寂寂无闻(jì jì wú wén):形容非常寂静,没有任何名声或影响,与惊动众人相反。
  17. 平静无波(píng jìng wú bō):指事物非常平静,没有任何起伏或波动,缺乏令人警醒的力量。
  18. 无影无踪(wú yǐng wú zōng):形容完全消失,没有任何痕迹或影响,与引起轰动相反。
  19. 悄然无迹(qiǎo rán wú jì):指悄无声息地消失或进行,没有留下任何痕迹或影响。
  20. 默默无言(mò mò wú yán):形容安静不语,没有任何声音或表达,与震撼效果形成对比。
  21. 平淡无华(píng dàn wú huá):形容事物朴实无华,没有任何亮点或引人注目的地方。
  22. 不显不露(bù xiǎn bù lù):指不显眼、不张扬,隐藏自己的特点或能力,与引人注目相反。
  23. 寂然无声(jì rán wú shēng):形容非常安静,没有任何声音或动静,与惊醒众人相对。
  24. 波澜不兴(bō lán bù xīng):比喻没有引起任何波动或反响,平静无事。
  25. 悄然无闻(qiǎo rán wú wén):指没有任何名声或影响,悄无声息地存在或消失。
  26. 默默无动(mò mò wú dòng):形容没有任何行动或反应,安静无为,与引发震动相反。
  27. 平平无奇(píng píng wú qí):形容非常普通,没有任何特别或令人印象深刻的地方。
  28. 无声无影(wú shēng wú yǐng):指没有任何声音或痕迹,完全不引人注意。
  29. 不言不语(bù yán bù yǔ):形容沉默不语,没有任何表达或动静,与震撼效果相反。
  30. 寂静无声(jì jìng wú shēng):形容环境或状态非常安静,没有任何声响或影响。
  31. 悄然无影(qiǎo rán wú yǐng):指悄无声息地消失或存在,没有任何痕迹或影响。
  32. 无动无静(wú dòng wú jìng):比喻没有任何反应或波动,平静无事,与引发关注相反。
  33. 默默不语(mò mò bù yǔ):形容安静不说话,没有任何声音或表达。
  34. 平淡无趣(píng dàn wú qù):形容事物乏味无聊,毫无吸引力或感染力。
  35. 无名无姓(wú míng wú xìng):比喻没有任何名声或身份,完全不为人知。
  36. 悄然不显(qiǎo rán bù xiǎn):指不显眼、不张扬,悄无声息地存在或消失。
  37. 无风无浪(wú fēng wú làng):比喻平静无事,没有任何波折或动荡。
  38. 寂寞无闻(jì mò wú wén):形容非常寂寞,没有任何名声或影响。
  39. 不露声色(bù lù shēng sè):指不显露自己的情感或意图,平静无波,与引人注目相反。
  40. 无波无澜(wú bō wú lán):比喻没有任何波动或起伏,非常平静。
  41. 悄然不语(qiǎo rán bù yǔ):指安静不说话,悄无声息地存在或进行。
  42. 默默不闻(mò mò bù wén):形容没有任何名声或动静,悄然无闻。
  43. 平淡无聊(píng dàn wú liáo):形容事物乏味无趣,毫无吸引力或亮点。
  44. 不为人知(bù wéi rén zhī):指不被他人了解或知晓,默默无闻。
  45. 无名小卒(wú míng xiǎo zú):比喻没有名气或地位的人,完全不引人注意。

振聋发聩的详细解释

振聋发聩(zhèn lóng fā kuì)是一个汉语成语,形容言论或声音极其响亮有力,能够惊醒糊涂麻木的人。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震动聋子的耳朵,使耳聋的人也能听见,比喻用惊人的言论唤醒糊涂麻木的人。

 

从字源来看,振聋发聩由振聋和发聩两个部分组成。振聋指震动聋者的听觉,发聩则指启发昏聩者的心智。两者结合,形象地表达了用强烈的声音或深刻的言论来唤醒他人的意境。

 

在实际使用中,振聋发聩多用于形容那些具有深刻思想内涵、能够发人深省的言论或作品。这类言论往往直指问题本质,能够打破人们习以为常的思维定式,产生强烈的震撼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振聋发聩与醍醐灌顶等成语有相似之处,但更强调言论的震撼力和唤醒作用。这个成语带有明显的褒义色彩,通常用来称赞那些具有深刻洞见的言论或行为。

振聋发聩的出处

振聋发聩的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