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造句

负荆请罪的造句(43个)

共有 43 个负荆请罪的造句/例句,分别如下:

  1. 他决定负荆请罪
  2. 他知错后负荆请罪
  3. 她亲自去负荆请罪
  4. 他主动负荆请罪了。
  5. 小李负荆请罪求和。
  6. 他愿负荆请罪认错。
  7. 她低头负荆请罪认错。
  8. 他终于负荆请罪道歉了。
  9. 面对误会,他选择负荆请罪
  10. 为了修好关系,他负荆请罪
  11. 他后悔不已,只得负荆请罪
  12. 明知理亏,他终于负荆请罪
  13. 犯了错误后,他勇敢负荆请罪
  14. 感到羞愧,他愿意负荆请罪
  15. 失误后,他不推托而是负荆请罪
  16. 冲动惹事,他只好负荆请罪认错。
  17. 小王明知道错了,决定负荆请罪
  18. 他得罪了同事,因此前来负荆请罪
  19. 看见领导生气,他赶紧负荆请罪
  20. 事后想明白,他才主动负荆请罪
  21. 意识到自己的过错,他负荆请罪
  22. 他惭愧地在众人前负荆请罪,求得原谅。
  23. 管理层出现失误,负责人不得不负荆请罪
  24. 他明知自己做错了,主动负荆请罪,希望能得到大家的谅解。
  25. 孩子犯了错,在家长的劝导下,决定向老师负荆请罪
  26. 他因言语不当,惹恼了同事,最后不得不负荆请罪求和。
  27. 领导感到被冒犯后,他立刻向领导负荆请罪,承认自己的错误。
  28. 他没有完成任务,主动到主管办公室负荆请罪,表达歉意。
  29. 当天的冲突之后,他鼓起勇气,向朋友负荆请罪以修补关系。
  30. 合作出现差错,负责人负荆请罪,争取大家的理解和支持。
  31. 由于失误造成损失,他主动负荆请罪,希望能重获信任和原谅。
  32. 两人发生争执后,他明白自己态度不妥,于是选择负荆请罪
  33. 团队出错后,队长作为负责人勇敢地负荆请罪,赢得了尊重。
  34. 儿子闯祸后,父亲带着他去受害人家中负荆请罪,争取宽恕。
  35. 他因言语伤人,自知有错,就向同事负荆请罪,请求谅解。
  36. 在误伤了同学感情后,她毫不犹豫地去负荆请罪,表示真诚的歉意。
  37. 他在争吵中说了过分的话,后来感到后悔,主动负荆请罪求原谅。
  38. 为了化解误会,他带着礼物、亲自到对方面前负荆请罪,希望得到谅解。
  39. 面对自己的冲动和失控,他憋不住愧疚,最终选择负荆请罪,弥补过错。
  40. 因对朋友误会而发脾气,他觉得非常抱歉,决定带上礼物负荆请罪
  41. 项目进展不顺,他意识到自身责任重大,服气地负荆请罪,希望团队谅解。
  42. 因为不小心得罪同事,他认真地写了一封信,带着歉意前去负荆请罪
  43. 会议中言语激烈,他事后愿意到领导和同伴面前负荆请罪,承认错误,请求宽容。

负荆请罪的详细解释

负荆请罪(fù jīng qǐng zuì)是一个源自历史典故的成语,形容主动承认错误并诚恳道歉的行为。这个成语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讲述了战国时期赵国大将廉颇背着荆条向蔺相如请罪的故事。

 

故事中,廉颇起初对蔺相如不服气,处处刁难。后来得知蔺相如是为了国家利益才忍让,深感愧疚,于是脱去上衣,背着荆条登门谢罪。这种勇于认错的态度最终促成了将相和的佳话。

 

如今负荆请罪常用来形容人放下身段,以最谦卑的姿态承认过失。这个成语不仅体现了知错能改的勇气,更展现了中华文化中重视和睦、讲究礼仪的传统美德。

 

使用负荆请罪时,多强调道歉者的诚意和决心。这个成语适用于正式场合,表示深刻反省和真诚悔过的态度,比一般的道歉用语更具分量。

负荆请罪的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