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造句

拖泥带水的造句(43个)

共有 43 个拖泥带水的造句/例句,分别如下:

  1. 他说话从不拖泥带水
  2. 她做事很利索,从不拖泥带水
  3. 我们处理问题不能拖泥带水
  4. 做决定要果断,别拖泥带水
  5. 他解决矛盾从来不拖泥带水
  6. 遇事直接,绝不拖泥带水
  7. 领导办事讲究效率,毫无拖泥带水
  8. 你说话不要拖泥带水,要简明扼要。
  9. 经理开会时,总是一针见血,绝无拖泥带水
  10. 面对难题,拖泥带水只会耽误时间。
  11. 他思路清晰,做事从不拖泥带水
  12. 遇到麻烦时,他总是果断,不拖泥带水
  13. 同事工作认真,效率高,从不拖泥带水
  14. 老板喜欢干净利落的风格,从不允许拖泥带水
  15. 我们团队分工明确,合作时也没有拖泥带水
  16. 老师表扬了他,说他做作业不拖泥带水,效率高。
  17. 时间紧迫,如果还拖泥带水,肯定赶不上进度。
  18. 同学们写作业速度很快,没有人喜欢拖泥带水
  19. 这项任务必须尽快完成,大家都不要拖泥带水
  20. 每次他办事都很直接,从不浪费时间,也不会拖泥带水
  21. 父母教育我要干脆利落,做事绝不能有一点拖泥带水
  22. 同事们喜欢和他共事,因为他性格爽快,从来不拖泥带水
  23. 遇到重要决策时,如果拖泥带水,只会影响全局进展。
  24. 他已习惯高效的工作模式,绝不会在小事上拖泥带水
  25. 我们处理文件讲究干脆利落,绝不能有拖泥带水的毛病。
  26. 领导在部署任务的时候,总要求大家不能拖泥带水,要迅速完成。
  27. 处理公文时,他总是先理清思路,然后一步到位,丝毫不拖泥带水
  28. 每次开会,他发言都简明扼要,抓住重点,避免任何拖泥带水的情况。
  29. 在时间紧迫的项目中,任何拖泥带水的行为都会导致全队的效率变低。
  30. 生活中,遇到难题要及时解决,拖泥带水只会让问题变得更加复杂。
  31. 谈判场合,他总能把握分寸,既不拖泥带水,又能有效表达立场。
  32. 父母常教导我要雷厉风行,做事情要快准狠,千万不能拖泥带水
  33. 想要高效完成学习任务,就必须抓紧时间,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拖泥带水
  34. 在工作上,他总是提前完成任务,从来不会因为拖泥带水而耽误进度。
  35. 处理复杂事务时,他善于拆分问题,逐一攻破,从不允许自己拖泥带水
  36. 高效的团队氛围让每个人都习惯了说到做到,谁都不会拖泥带水耽误事。
  37. 领导在布置任务时总反复强调,务必有始有终,切忌半途而废,更不能拖泥带水
  38. 面对复杂局面,他能迅速找出重点,安排资源,带领团队化解难题,绝无拖泥带水
  39. 面对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他总是能有条不紊地梳理思路,保证每一步都不拖泥带水
  40. 无论在生活还是在工作中,她始终保持高效节奏,对于任何问题都不喜欢拖泥带水的处理方式。
  41. 他在公司工作多年,深知高效的重要性,总能用最短的时间处理好复杂事务,绝不让事情拖泥带水
  42. 公司层层把关流程,反复优化制度,就是要避免成员在执行过程中出现拖泥带水,提高整体工作效率。
  43. 家长希望孩子有良好的时间管理意识,做什么事情都能分清主次,不让琐事拖泥带水,影响学习和生活。

拖泥带水的详细解释

拖泥带水(tuō ní dài shuǐ)是一个常用的汉语成语,用来形容做事或说话不够干脆利落,显得犹豫不决或不够简洁。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拖着泥巴、带着水,形象地比喻行动或表达不够干净利落,带有不必要的累赘。

 

在实际使用中,拖泥带水通常带有贬义,批评某种行为或表达方式不够高效或直接。比如,一个人说话啰嗦、绕来绕去,就可以说他说话拖泥带水;同样,如果做事犹豫不决、不够果断,也可以用这个成语来形容。

 

这个成语的出处可以追溯到古代文学作品,最初用来形容行动迟缓或不够利落的状态。随着语言的发展,拖泥带水逐渐演变为一种比喻,广泛用于描述各种不够干脆的行为或表达方式。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书面表达中,这个成语都能生动地传达出对效率或简洁性的要求。

拖泥带水的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