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反义词

嫉恶如仇的反义词(39个)

共找到 39 个嫉恶如仇的反义词,分别如下:

所有近义词释义

  1. 宽宏大量([kuān hóng dà liàng]):形容一个人心胸开阔,气量大,能包容他人的过错或缺点,与憎恨恶行形成鲜明对比。
  2. 宽大为怀([kuān dà wéi huái]):指以宽容和仁慈的态度对待他人,即使对方有错也能原谅,体现温和的心态。
  3. 慈悲为怀([cí bēi wéi huái]):心中充满怜悯和仁爱,对人有同情心,愿意帮助或宽恕他人。
  4. 仁慈宽厚([rén cí kuān hòu]):形容一个人待人温和、善良,不计较别人的过失,充满包容心。
  5. 与人为善([yǔ rén wéi shàn]):指对他人怀有善意,愿意帮助和友好相处,体现温和与包容的态度。
  6. 宽以待人([kuān yǐ dài rén]):用宽容的态度对待别人,不苛责他人的错误,展现大度的胸怀。
  7. 宅心仁厚([zhái xīn rén hòu]):指内心善良厚道,对人温和宽容,不轻易责备或仇视他人。
  8. 心慈手软([xīn cí shǒu ruǎn]):形容一个人心肠好,不忍心严厉惩罚或责备别人,表现出宽容的一面。
  9. 温和宽容([wēn hé kuān róng]):指性情温和,待人宽厚,能够接纳他人的不足或错误。
  10. 大度包容([dà dù bāo róng]):形容气量大,能够容忍他人的过失或不同意见,展现宽广的胸襟。
  11. 不计前嫌([bù jì qián xián]):指不计较过去的恩怨或过错,以宽容的态度对待他人。
  12. 海纳百川([hǎi nà bǎi chuān]):比喻胸怀宽广,能容纳各种不同的事物或意见,体现包容的精神。
  13. 胸怀坦荡([xiōng huái tǎn dàng]):形容心胸开阔,正直无私,不计较个人得失或他人的过错。
  14. 善解人意([shàn jiě rén yì]):指能体谅他人的想法和处境,以善意和宽容的态度对待别人。
  15. 心平气和([xīn píng qì hé]):形容心态平和,不轻易动怒或责备他人,体现温和与宽容。
  16. 和蔼可亲([hé ǎi kě qīn]):指态度温和,平易近人,让人感到亲切,不会轻易对人产生敌意。
  17. 菩萨心肠([pú sà xīn cháng]):比喻一个人心地善良,充满怜悯和仁爱,愿意宽恕他人的过错。
  18. 宽容大度([kuān róng dà dù]):指为人宽厚,能够容忍他人的缺点或错误,展现开阔的心胸。
  19. 不念旧恶([bù niàn jiù è]):指不记恨过去的过错或恩怨,以宽容的心态对待他人。
  20. 以德报怨([yǐ dé bào yuàn]):用恩德回报别人的怨恨,体现出极高的宽容和仁慈态度。
  21. 温文尔雅([wēn wén ěr yǎ]):形容人态度温和,举止文雅,不会轻易对人表现出敌意或苛责。
  22. 虚怀若谷([xū huái ruò gǔ]):比喻胸怀宽广,谦虚包容,能接纳各种不同意见或过失。
  23. 平易近人([píng yì jìn rén]):指态度和蔼,没有架子,容易接近,不会轻易责备或仇视他人。
  24. 心胸开阔([xīn xiōng kāi kuò]):形容一个人气量大,不计较小事,能够宽容对待他人的过错。
  25. 厚德载物([hòu dé zài wù]):指品德高尚,能包容万物,展现出宽广的胸怀和仁厚的态度。
  26. 宽厚仁慈([kuān hòu rén cí]):形容待人宽容厚道,心地善良,不会对人有苛刻或敌对的态度。
  27. 慈眉善目([cí méi shàn mù]):形容人面容和善,态度温和,给人以亲切宽容的感觉。
  28. 和颜悦色([hé yán yuè sè]):指面容和蔼,态度温和,不会轻易对人表现出愤怒或敌意。
  29. 温良恭俭([wēn liáng gōng jiǎn]):形容人性格温和善良,态度恭敬谦逊,不会对人有苛责或仇视。
  30. 推心置腹([tuī xīn zhì fù]):指以真诚和宽容的态度对待他人,展现出信任与包容的心态。
  31. 包容并蓄([bāo róng bìng xù]):指能够接纳和容纳各种不同的事物或意见,体现宽广的胸怀。
  32. 大公无私([dà gōng wú sī]):指为人公正,不计个人得失,能以宽容和无私的态度对待他人。
  33. 从容大度([cóng róng dà dù]):形容人态度从容,气量大,能宽容他人的过失或不同意见。
  34. 心宽体胖([xīn kuān tǐ pán]):比喻心胸开阔,不计较琐事,以宽容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不如意。
  35. 仁爱之心([rén ài zhī xīn]):指充满仁慈和爱心的态度,愿意宽容和帮助他人,不轻易责备。
  36. 宽容([kuān róng]):指对他人过错或不同意见的接纳和容忍,体现温和与大度的态度。
  37. 仁慈([rén cí]):形容心地善良,待人温和,愿意宽恕他人的过失或不足。
  38. 大度([dà dù]):指气量大,心胸宽广,能够容忍他人的缺点或错误。
  39. 仁厚([rén hòu]):形容为人善良厚道,对人宽容,不轻易责备或产生敌意。

嫉恶如仇的详细解释

嫉恶如仇(jí è rú chóu)是一个汉语成语,形容对邪恶的事物或行为怀有强烈的憎恨,就像对待仇敌一样。这个词语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具有强烈的正义感,对不道德、不公平的现象深恶痛绝。

 

从字面上看,嫉恶如仇由嫉恶和如仇两部分组成。嫉恶表示憎恨邪恶,如仇则是像对待仇人一样。结合起来,这个成语生动地描绘了一个人对待邪恶的态度——毫不妥协,坚决斗争。

 

在现实生活中,嫉恶如仇的人往往表现出强烈的道德感和正义感。他们可能会对不公正的社会现象提出批评,或者勇敢地站出来反对各种不良行为。这种品质虽然值得赞赏,但也需要注意方式方法,避免因过于激烈而产生负面影响。

 

嫉恶如仇作为一种品格特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受到推崇。许多历史人物和文学形象都被赋予这种特质,比如包拯、海瑞等清官形象,他们刚正不阿、执法严明的形象深入人心。

嫉恶如仇的出处

嫉恶如仇的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