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近义词

剥夺的近义词(49个)

共找到 49 个剥夺的近义词,分别如下:

所有近义词释义

  1. 褫夺([chǐ duó]):指剥去或拿走某人拥有的权利、地位或财产,通常带有强制性,常用于正式或法律语境。
  2. 夺取([duó qǔ]):指通过强力或竞争的方式获取他人的东西,常用于描述占有或控制某物。
  3. 没收([mò shōu]):指官方或权威机构依法收走个人或团体的财物或权利,常用于法律或行政处罚中。
  4. 剥取([bō qǔ]):指强行拿走他人的东西或权利,常带有不正当或强制的含义。
  5. 侵占([qīn zhàn]):指非法或不道德地占有他人的财产或权益,常用于描述不正当行为。
  6. 霸占([bà zhàn]):指强行占有他人的财物或空间,通常带有欺凌或不讲理的意味。
  7. 抢夺([qiǎng duó]):指用暴力或快速手段拿走他人的东西,常用于描述犯罪或激烈行为。
  8. 掠夺([lüè duó]):指通过暴力或不正当手段抢走他人的财物或资源,常用于战争或侵略语境。
  9. 强取([qiáng qǔ]):指用强硬手段获取他人的东西,常带有强制性和不道德的含义。
  10. 篡夺([cuàn duó]):指通过不正当手段夺取他人的权力或地位,常用于政治或历史语境。
  11. 攫取([jué qǔ]):指迅速或贪婪地夺取他人的利益或资源,常带有负面情绪。
  12. 剥削([bō xuē]):指通过压迫或不公平手段获取他人的劳动成果或财富,常用于社会或经济语境。
  13. 榨取([zhà qǔ]):指通过压迫或过度索取的方式获取他人的资源或利益,常带有苛刻的意味。
  14. 劫夺([jié duó]):指通过抢劫或暴力手段拿走他人的财物,常用于描述犯罪行为。
  15. 占夺([zhàn duó]):指通过强占或不正当手段获取他人的东西,常带有强制性。
  16. 夺占([duó zhàn]):指通过竞争或强力手段占有他人的资源或位置,常用于激烈争夺的场景。
  17. 侵吞([qīn tūn]):指非法或不道德地吞并他人的财产或权益,常用于描述贪污或挪用行为。
  18. 挪用([nuó yòng]):指未经许可将他人的资源或资金用于其他用途,常带有不正当的意味。
  19. 强占([qiáng zhàn]):指用强硬手段占有他人的财物或领域,常用于描述霸道行为。
  20. 抢占([qiǎng zhàn]):指通过快速或强硬手段占据他人的资源或位置,常用于竞争性场景。
  21. 取缔([qǔ dì]):指通过官方或权威手段取消或废除某项权利或活动,常用于法律或行政语境。
  22. 废除([fèi chú]):指正式取消某项制度、权利或规定,常用于法律或政策语境。
  23. 撤销([chè xiāo]):指官方或正式地取消某项资格、权利或决定,常用于行政或法律场景。
  24. 剥离([bō lí]):指将某部分从整体中分离或拿走,常用于比喻失去某项权利或资源。
  25. 剔除([tī chú]):指将某部分从整体中去除或拿走,常用于描述清除或失去某项资格。
  26. 除去([chú qù]):指将某物或某项权利从整体中移除,常用于正式或比喻语境。
  27. 扣押([kòu yā]):指暂时扣留他人的财物或权利,常用于法律或强制执行的场景。
  28. 收缴([shōu jiǎo]):指官方或权威机构强制收回他人的财物或物品,常用于行政或法律语境。
  29. 征用([zhēng yòng]):指官方或强制性地使用或拿走他人的资源,常用于紧急或公共需要场景。
  30. 没取([mò qǔ]):指通过强制手段拿走他人的东西,常用于较为正式的语境。
  31. 强征([qiáng zhēng]):指通过强制手段征收或拿走他人的资源,常带有不情愿的意味。
  32. 抢掠([qiǎng lüè]):指通过暴力手段抢走他人的财物,常用于描述战争或犯罪行为。
  33. 剥除([bō chú]):指拿走或去除某人的某种资格或权利,常用于比喻或正式语境。
  34. 强夺([qiáng duó]):指用暴力或强硬手段拿走他人的东西,常带有霸道或不讲理的意味。
  35. 侵夺([qīn duó]):指通过不正当手段夺取他人的权益或资源,常用于描述非法行为。
  36. 剥减([bō jiǎn]):指减少或拿走某人的一部分权利或资源,常用于比喻性描述。
  37. 扣除([kòu chú]):指从整体中减去或拿走一部分,常用于描述资源或权利的减少。
  38. 取消([qǔ xiāo]):指正式或官方地废除某项权利或资格,常用于行政或法律场景。
  39. 终止([zhōng zhǐ]):指结束或停止某项权利或活动的继续,常用于正式语境。
  40. 废止([fèi zhǐ]):指正式取消某项规定或权利,常用于法律或政策语境。
  41. 禁绝([jìn jué]):指彻底禁止或取消某项活动或权利,常用于严厉的行政或法律措施。
  42. 克扣([kè kòu]):指通过不正当手段减少或扣留他人的资源或利益,常带有负面含义。
  43. 侵略([qīn lüè]):指通过武力或不正当手段侵犯他人的领土或权益,常用于国际或战争语境。
  44. 抢劫([qiǎng jié]):指通过暴力手段抢走他人的财物,常用于描述犯罪行为。
  45. 强索([qiáng suǒ]):指通过强硬手段索取他人的东西,常带有不道德或霸道的意味。
  46. 霸取([bà qǔ]):指通过霸道或强硬方式获取他人的资源或利益,常用于负面描述。
  47. 强行占有([qiáng xíng zhàn yǒu]):指通过强制手段占有他人的东西或权利,常用于描述不正当行为。
  48. 非法夺取([fēi fǎ duó qǔ]):指通过不合法的手段获取他人的资源或权益,常用于法律或道德语境。
  49. 强制征收([qiáng zhì zhēng shōu]):指通过强制手段征收他人的资源或财物,常用于行政或紧急情况。

剥夺的详细解释

剥夺(bō duó)指强行取消或夺取某人原本拥有的权利、资格或财物。这个词语带有明显的强制性,通常用于描述不公正或暴力手段导致的权利丧失。

 

在法律语境中,剥夺特指通过司法程序取消特定权利,比如剥夺政治权利终身。这种用法强调程序的正式性,与日常语境中的暴力夺取有所区别。

 

从情感色彩来看,剥夺往往带有负面含义,暗示受害者遭受不公待遇。例如生存权被剥夺、自由被剥夺等表述,都传递出强烈的被动受害意味。

 

需要注意的是,剥夺的对象通常是抽象事物,如权利、自由、机会等。虽然也可以用于具体物品,但更多出现在法律文书或正式表述中,日常交流较少这样使用。

剥夺的出处

剥夺的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