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反义词

柔韧的反义词(26个)

共找到 26 个柔韧的反义词,分别如下:

所有近义词释义

  1. 僵硬([jiāng yìng]):形容物体或身体缺乏弹性,坚硬而不易弯曲,常用来描述肌肉或材质的状态。
  2. 坚硬([jiān yìng]):指物体质地非常硬,不易变形或弯折,通常用于描述金属或石头等材质。
  3. 硬挺([yìng tǐng]):形容物体或姿态挺直而坚硬,缺乏柔软性,多用于形容布料或人的态度。
  4. 生硬([shēng yìng]):指动作、语言或态度不自然,显得刻板,缺乏自然流畅的感觉。
  5. 板滞([bǎn zhì]):形容动作或表情呆板,不够灵活,常用于描述人的神态或行为。
  6. 呆板([dāi bǎn]):指人的思维或行为缺乏灵活性,显得刻板单一,缺乏变化。
  7. 刻板([kè bǎn]):形容思维或行为模式固定不变,缺乏创新或适应性。
  8. 死板([sǐ bǎn]):指做事或思维方式过于机械,缺乏变通,显得僵化。
  9. 僵直([jiāng zhí]):形容身体或物体直硬而没有弯曲的余地,常用于描述肢体状态。
  10. 硬直([yìng zhí]):指物体或身体直而坚硬,不易弯折,多用于描述姿态或材质。
  11. 刚硬([gāng yìng]):形容性情或材质坚硬而强韧,缺乏温和或柔软的特质。
  12. 强硬([qiáng yìng]):指态度或行为非常坚定,甚至显得固执,缺乏妥协或温和。
  13. 硬朗([yìng lǎng]):形容身体或姿态显得坚实有力,但有时也暗示缺乏柔和感。
  14. 硬实([yìng shí]):指物体质地坚实,不易变形,常用于描述材料或结构。
  15. 僵化([jiāng huà]):形容思维或制度变得固定不变,失去活力和适应性。
  16. 固执([gù zhí]):指人的性格或态度非常顽固,不肯改变或妥协。
  17. 顽固([wán gù]):形容态度或观念极其固定,难以改变,常带有贬义。
  18. 硬性([yìng xìng]):指某种特质或规定非常强制,缺乏弹性或回旋余地。
  19. 硬气([yìng qì]):形容人的性格或态度显得刚强,但有时也显得不够温和。
  20. 刚直([gāng zhí]):指人的性格正直而坚定,但有时缺乏圆润或变通。
  21. 硬邦([yìng bāng]):形容物体或身体状态显得坚硬而结实,缺乏软和感。
  22. 硬核([yìng hé]):指某种特质或内容非常坚实有力,但有时显得不够温和。
  23. 刚烈([gāng liè]):形容性格或行为非常刚强激烈,缺乏温和或柔和的一面。
  24. 硬拗([yìng niù]):指态度或行为显得强硬而固执,不肯退让或妥协。
  25. 板正([bǎn zhèng]):形容姿态或行为非常端正,但有时显得过于刻板。
  26. 刚正([gāng zhèng]):指人的性格正直而坚定,但有时显得不够圆滑。

柔韧的详细解释

柔韧(róu rèn)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物体或人的特性。它结合了柔软和坚韧两种特质,既能够弯曲变形,又不容易断裂或损坏。这种特性在自然界中很常见,比如竹子的枝干就具有典型的柔韧性。

 

从物理特性来看,柔韧的材料往往能够承受较大的形变而不破裂。这种特性在工程设计中非常重要,比如橡胶制品、某些合金材料都需要具备良好的柔韧性能。

 

当用来形容人的性格或品质时,柔韧表示一种既能适应环境变化,又保持内在坚定的特质。具有柔韧性格的人往往能够在逆境中保持弹性,既不会过于刚硬而折断,也不会过于软弱而失去原则。

 

在生活中,培养柔韧的品质很有价值。它让人既能顺应时势,又能坚守本心;既能接受改变,又不会随波逐流。这种平衡的特质往往能帮助人们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

柔韧的出处

柔韧的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