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近义词

乐善好施的近义词(36个)

共找到 36 个乐善好施的近义词,分别如下:

所有近义词释义

  1. 慷慨解囊([kāng kǎi jiě náng]):指毫不吝啬地拿出财物帮助他人,表现出大方和仁慈的态度。
  2. 仗义疏财([zhàng yì shū cái]):形容一个人为了道义或帮助他人而慷慨地花费钱财,展现出侠义精神。
  3. 助人为乐([zhù rén wéi lè]):指以帮助别人为自己的快乐,表现出无私和善良的品质。
  4. 行善积德([xíng shàn jī dé]):通过做好事来积累道德和功德,常用于赞扬乐于助人的行为。
  5. 乐于助人([lè yú zhù rén]):形容一个人很愿意帮助别人,体现出友善和热心的性格。
  6. 慈悲为怀([cí bēi wéi huái]):心中充满怜悯和仁爱,常常对他人施以援手,展现出宽厚的心胸。
  7. 仁心仁术([rén xīn rén shù]):原指医者既有仁爱之心又有高超医术,也可泛指心怀善意并施以帮助。
  8. 慷慨大方([kāng kǎi dà fāng]):形容一个人在为人处世中非常大方,尤其是在金钱或资源上不吝啬。
  9. 扶贫济困([fú pín jì kùn]):指帮助贫困或处于困境中的人,体现出关怀和支持。
  10. 雪中送炭([xuě zhōng sòng tàn]):比喻在他人最需要的时候给予帮助,形容及时的关怀和援助。
  11. 解囊相助([jiě náng xiāng zhù]):指拿出自己的财物来帮助别人,常用于形容慷慨的行为。
  12. 急公好义([jí gōng hào yì]):热衷于公益事业,乐于为正义之事出力,表现出一片公心。
  13. 心怀慈悲([xīn huái cí bēi]):内心充满怜悯和仁爱,常对弱者或需要帮助的人施以援手。
  14. 乐善好德([lè shàn hào dé]):喜欢行善并注重道德修养,形容人品高尚且乐于助人。
  15. 施恩布德([shī ēn bù dé]):指对他人施加恩惠并广积功德,体现出无私的品格。
  16. 大公无私([dà gōng wú sī]):指完全为公众利益着想,不谋私利,常伴随无私的援助行为。
  17. 仁慈宽厚([rén cí kuān hòu]):形容一个人心肠善良,待人宽容,常以仁爱之心对待他人。
  18. 济世救人([jì shì jiù rén]):指帮助社会、救助他人,体现出一种高尚的情怀和责任感。
  19. 好善乐施([hào shàn lè shī]):喜欢行善并乐于施舍,形容一个人热衷于帮助他人。
  20. 乐施好善([lè shī hào shàn]):乐于施舍并热衷于行善,表现出一个人的慷慨和仁爱。
  21. 慷慨仗义([kāng kǎi zhàng yì]):为人慷慨大方,讲究道义,常在他人有难时伸出援手。
  22. 乐善好义([lè shàn hào yì]):喜欢行善并注重道义,形容一个人既有善心又有正义感。
  23. 仁义道德([rén yì dào dé]):指具有仁爱和正义的品德,常通过实际行动帮助他人。
  24. 慈心善举([cí xīn shàn jǔ]):怀有仁慈之心并做出善意的举动,体现出对他人的关怀。
  25. 乐善济贫([lè shàn jì pín]):乐于行善并帮助贫困之人,表现出无私和仁慈的品质。
  26. 善心善行([shàn xīn shàn xíng]):内心充满善意并付诸于行动,常指通过实际行为帮助他人。
  27. 慷慨施舍([kāng kǎi shī shě]):大方地给予他人财物或帮助,体现出不吝惜的胸怀。
  28. 积善行德([jī shàn xíng dé]):通过不断做好事来积累功德,形容一个人注重善行。
  29. 乐善好行([lè shàn hào xíng]):喜欢行善并乐于实践,表现出积极向善的态度。
  30. 心系苍生([xīn xì cāng shēng]):心中牵挂着广大民众,常以实际行动关怀和帮助他人。
  31. 大义凛然([dà yì lǐn rán]):指坚守正义、不畏强权,常在他人需要时挺身而出。
  32. 仁爱之心([rén ài zhī xīn]):指内心充满对他人的关爱,常以善意对待周围的人。
  33. 无私奉献([wú sī fèng xiàn]):不求回报地为他人付出,体现出一种高尚的情操。
  34. 慷慨相助([kāng kǎi xiāng zhù]):大方地给予他人帮助,表现出乐于援手的品质。
  35. 善举义行([shàn jǔ yì xíng]):指做出善良和正义的行为,常用于赞扬助人者的品德。
  36. 慈悲心肠([cí bēi xīn cháng]):形容一个人心地善良,充满怜悯,常对他人施以援手。

乐善好施的详细解释

乐善好施(lè shàn hào shī)是一个褒义成语,形容人乐于行善、喜欢帮助他人的美好品德。这个词语由四个字组成,每个字都蕴含着深刻的含义:乐表示乐意、喜欢,善指善良的行为,好是喜爱的意思,施则是给予、布施。

 

具有乐善好施品质的人,往往心怀慈悲,见到他人有困难时会主动伸出援手。他们帮助别人不是出于功利目的,而是发自内心的善良本性。这种行为既能温暖他人,也能让自己获得精神上的满足。

 

乐善好施作为一种传统美德,在中国文化中备受推崇。许多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都歌颂这种品质,认为这是一个人高尚品格的体现。在现代社会,这种精神依然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

 

需要注意的是,乐善好施并非盲目施舍,而是要在能力范围内,用智慧去帮助真正需要帮助的人。这样才能让善行发挥最大价值,避免好心办坏事的情况发生。

乐善好施的出处

乐善好施的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