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反义词

自私自利的反义词(25个)

共找到 25 个自私自利的反义词,分别如下:

所有近义词释义

  1. 大公无私(dà gōng wú sī):指完全为了公众利益,不考虑个人得失,心胸宽广,毫无私心。
  2. 无私无我(wú sī wú wǒ):形容完全没有个人私利和自我意识,一切以他人或整体利益为重。
  3. 舍己为人(shě jǐ wéi rén):指放弃自己的利益,去帮助或成全他人,体现高尚的情操。
  4. 公而忘私(gōng ér wàng sī):指一心为公,完全不考虑个人得失,表现出高尚的品德。
  5. 克己奉公(kè jǐ fèng gōng):指严格要求自己,约束个人欲望,全心全意为公众服务。
  6. 先公后私(xiān gōng hòu sī):指优先考虑公共利益,然后才顾及个人需求,体现大局观念。
  7. 以公为重(yǐ gōng wéi zhòng):指将公共事务放在首位,个人利益放在次要位置。
  8. 公正无私(gōng zhèng wú sī):指处事公平正直,不偏不倚,没有任何个人私心。
  9. 忘我奉献(wàng wǒ fèng xiàn):指不计较个人得失,全心全意地贡献自己的力量。
  10. 舍己救人(shě jǐ jiù rén):指不惜牺牲自己的利益甚至生命去救助他人。
  11. 无私奉献(wú sī fèng xiàn):指不求回报、不图名利地为他人或社会付出努力。
  12. 先人后己(xiān rén hòu jǐ):指凡事先考虑他人需求,再顾及自身,体现谦让精神。
  13. 舍小为大(shě xiǎo wéi dà):指放弃小的个人利益,成就更大的集体目标。
  14. 顾全大局(gù quán dà jú):指从整体利益出发,不拘泥于个人得失,展现宽广视野。
  15. 以德服人(yǐ dé fú rén):指用高尚的品德感化他人,不以个人利益为目的。
  16. 心系天下(xīn xì tiān xià):指心中装着整个社会或国家,关怀大众福祉。
  17. 胸怀全局(xiōng huái quán jú):指有广阔的胸襟,考虑问题以整体利益为重。
  18. 情系苍生(qíng xì cāng shēng):指情感上关怀广大民众,愿意为百姓谋福祉。
  19. 忧国忧民(yōu guó yōu mín):指为国家的前途和人民的幸福而忧虑,体现责任感。
  20. 天下为公(tiān xià wéi gōng):指将天下视为公共之物,不为个人占有,体现无私精神。
  21. 不谋私利(bù móu sī lì):指不图谋个人好处,一切以公众利益为出发点。
  22. 全心全意(quán xīn quán yì):指全身心投入,不掺杂任何个人私念,为他人或集体服务。
  23. 甘于奉献(gān yú fèng xiàn):指乐于为他人或社会付出,不计较个人回报。
  24. 无我精神(wú wǒ jīng shén):指摒弃个人私念,一切以整体利益为重的思想境界。
  25. 利他主义(lì tā zhǔ yì):指以他人利益为优先,不以个人得失为考量的行为准则。

自私自利的详细解释

自私自利(zì sī zì lì)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只考虑自己的利益,不顾及他人的感受和需要。这种行为往往表现为处处为自己打算,甚至不惜损害他人利益来满足自己的欲望。

 

具有自私自利特质的人,常常把自己的需求放在首位,缺乏同理心和合作精神。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往往只关注能从中获得什么好处,而很少考虑如何回报他人。这种心态容易导致人际关系紧张,甚至引发冲突。

 

需要注意的是,自私自利与合理的自我保护有所不同。前者是一种过度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模式,后者则是正常的人性需求。适度的利己是人之常情,但过度的自私自利则可能成为人格缺陷。

 

在传统文化中,自私自利一直被视为负面品质。许多道德教诲都强调要克服这种心态,培养乐于助人、先人后己的美德。现代社会虽然重视个人发展,但过度自私自利仍然不被主流价值观所认可。

自私自利的出处

自私自利的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