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近义词

抵触的近义词(57个)

共找到 57 个抵触的近义词,分别如下:

所有近义词释义

  1. 对抗([duì kàng]):指双方互相反对或斗争,带有一定的敌对意味。
  2. 抵制([dǐ zhì]):指用行动或态度表示反对,通常针对某种行为或政策。
  3. 违抗([wéi kàng]):指不服从或公然反对上级的命令或规则。
  4. 反叛([fǎn pàn]):指背叛或反对权威,通常带有较强的对抗性。
  5. 抗拒([kàng jù]):指拒绝接受或反抗某种力量或要求。
  6. 违背([wéi bèi]):指不遵守或违逆某种意愿、原则或约定。
  7. 忤逆([wǔ nì]):指不顺从或顶撞,通常用于描述对长辈或权威的态度。
  8. 顶撞([dǐng zhuàng]):指用言语或态度直接反对或冒犯他人。
  9. 违逆([wéi nì]):指不顺从或背离他人的意愿或指示。
  10. 反抗([fǎn kàng]):指以行动或态度反对某种压迫或控制。
  11. 对立([duì lì]):指在立场或观点上形成对峙或矛盾的状态。
  12. 冲突([chōng tū]):指双方在利益或意见上发生矛盾或争执。
  13. 拂逆([fú nì]):指不顺从他人的心意或意愿,带有轻微的对抗意味。
  14. 抗争([kàng zhēng]):指为了维护自身权益或立场而进行的斗争。
  15. 违拗([wéi ào]):指不听从或固执地反对他人的意见。
  16. 逆反([nì fǎn]):指心理或行为上对某种要求或期待产生相反的反应。
  17. 不服([bù fú]):指不接受或不认同某种安排或结果。
  18. 不从([bù cóng]):指不愿意遵从或听从他人的指示。
  19. 不顺([bù shùn]):指态度或行为上不顺从他人意愿。
  20. 作对([zuò duì]):指故意与他人对着干或唱反调。
  21. 相左([xiāng zuǒ]):指意见或立场不一致,存在分歧。
  22. 相悖([xiāng bèi]):指在观点或行为上互相矛盾或不符。
  23. 相违([xiāng wéi]):指在想法或做法上存在不一致的情况。
  24. 不合([bù hé]):指在意见或性格上难以融合,存在分歧。
  25. 不睦([bù mù]):指关系不和谐,存在一定的矛盾或对立。
  26. 不和([bù hé]):指关系不融洽,存在争执或分歧。
  27. 相抗([xiāng kàng]):指双方互相抗衡或对立,形成对抗局面。
  28. 背离([bèi lí]):指在思想或行为上与某种原则或意愿相背离。
  29. 分歧([fēn qí]):指在观点或意见上存在不同看法或不一致。
  30. 异议([yì yì]):指对某事持有不同的看法或表示反对意见。
  31. 反对([fǎn duì]):指明确表示不赞成或不同意某种观点或行为。
  32. 争执([zhēng zhí]):指因意见不合而发生口头上的争论或对立。
  33. 不忿([bù fèn]):指内心不服气或对某事感到不满。
  34. 不平([bù píng]):指对某事感到不公平或不满意,内心有怨气。
  35. 抵牾([dǐ wǔ]):指在思想或行为上互相矛盾或不协调。
  36. 龃龉([jǔ yǔ]):指意见不合或关系不和谐,常用于书面语。
  37. 不屑([bù xiè]):指对某事或某人表示轻视或不以为然。
  38. 抗衡([kàng héng]):指双方力量或立场相当,互相抗争或制衡。
  39. 不齿([bù chǐ]):指对某人或某事极为鄙视,不愿与之同列。
  40. 背叛([bèi pàn]):指违背信任或忠诚,站在对立面。
  41. 不満([bù mǎn]):指对某事或某人感到不满或不满意。
  42. 相斥([xiāng chì]):指两种事物或观点互相排斥,无法兼容。
  43. 不协([bù xié]):指关系或意见不协调,存在分歧或对立。
  44. 不符([bù fú]):指与事实或要求不相符合,存在差异。
  45. 相抵([xiāng dǐ]):指两种力量或观点互相抵消或对立。
  46. 相背([xiāng bèi]):指方向或立场相反,存在根本性差异。
  47. 不洽([bù qià]):指关系或意见不融洽,存在隔阂或分歧。
  48. 争论([zhēng lùn]):指因观点不同而进行的辩论或争吵。
  49. 不屈([bù qū]):指不屈服于压力或权威,保持自己的立场。
  50. 争吵([zhēng chǎo]):指因意见不合而发生口角或激烈争执。
  51. 不驯([bù xùn]):指不顺从或难以驯服,常用于形容性格或态度。
  52. 不逊([bù xùn]):指态度傲慢或不恭敬,常用于言语或行为。
  53. 不恭([bù gōng]):指态度不够恭敬,带有轻视或不屑意味。
  54. 违抗命令([wéi kàng mìng lìng]):指不服从或公然反对上级的指令或安排。
  55. 针锋相对([zhēn fēng xiāng duì]):指双方在争论或对立中毫不退让,态度非常强硬。
  56. 格格不入([gé gé bù rù]):指与周围环境或他人难以融合,存在明显差异。
  57. 水火不容([shuǐ huǒ bù róng]):形容双方矛盾极深,无法调和或共存。

抵触的详细解释

抵触(dǐ chù)通常指两种事物或观点之间产生矛盾或对立的状态。当不同事物在性质、方向或要求上不相容时,就会形成抵触关系。这种对立可能表现为明显的冲突,也可能只是潜在的矛盾。

 

在人际关系中,抵触常用来形容双方因意见不合而产生的抗拒心理。比如当一个人对某种观点持反对态度时,就会产生抵触情绪。这种情绪可能表现为言语上的反驳,也可能是行为上的不配合。

 

在法律语境下,抵触特指不同法律规定之间的冲突。当上位法与下位法、新法与旧法之间存在矛盾时,就需要按照法律适用原则来解决这些抵触。这时抵触不仅是一个心理状态,更是一种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

抵触的出处

抵触的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