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近义词

疏懒的近义词(32个)

共找到 32 个疏懒的近义词,分别如下:

所有近义词释义

  1. 怠惰([dài duò]):指一个人缺乏勤奋和努力,表现出懒散和不积极的态度。
  2. 懒散([lǎn sǎn]):形容人做事没有条理,精神松懈,缺乏干劲。
  3. 懈怠([xiè dài]):指在工作或学习中放松警惕,态度松懈,不够认真。
  4. 懒惰([lǎn duò]):形容人不愿付出努力,习惯于安逸和拖延。
  5. 散漫([sǎn màn]):指行为或态度不严谨,缺乏纪律和约束。
  6. 松懈([sōng xiè]):形容人在精神或行动上放松,不够紧张或专注。
  7. 怠慢([dài màn]):指对事情或人不予重视,表现出轻忽或不认真的态度。
  8. 苟且([gǒu qiě]):指做事敷衍了事,只求应付,不求认真或完善。
  9. 拖沓([tuō tà]):形容做事拖拉,效率低下,缺乏紧迫感。
  10. 涣散([huàn sǎn]):指精神或组织松散,缺乏凝聚力和专注力。
  11. 倦怠([juàn dài]):形容人因疲惫或厌倦而表现出不积极、不主动的状态。
  12. 散怠([sǎn dài]):指精神松散,缺乏努力和专注的态度。
  13. 惰性([duò xìng]):指一个人天生或习惯性地不愿意行动,倾向于维持现状。
  14. 懒怠([lǎn dài]):形容人在行为上表现出不勤快、不积极的心态。
  15. 怠情([dài qíng]):指对事情缺乏热情,态度冷淡且不主动。
  16. 松散([sōng sǎn]):形容做事或精神状态不紧凑,缺乏严谨和条理。
  17. 懈慢([xiè màn]):指在做事时放松警惕,态度不够认真或严谨。
  18. 懒漫([lǎn màn]):形容人行为散漫,缺乏积极主动的精神。
  19. 怠倦([dài juàn]):指因疲倦或厌烦而表现出不积极、不努力的状态。
  20. 散懒([sǎn lǎn]):指精神或行为上松懈,缺乏动力和纪律。
  21. 慵怠([yōng dài]):形容人表现出懒散和不积极的心态,常用于书面语。
  22. 懒慢([lǎn màn]):指行为或态度上拖拉,不够迅速或认真。
  23. 怠散([dài sǎn]):形容人在精神或行动上松散,缺乏专注和动力。
  24. 怠懒([dài lǎn]):指一个人在做事时表现出不勤奋、不积极的状态。
  25. 松怠([sōng dài]):形容精神或态度上放松,缺乏紧迫感和努力。
  26. 散懈([sǎn xiè]):指在行为或精神上不够严谨,表现出松懈的状态。
  27. 倦散([juàn sǎn]):形容因疲倦而精神松散,缺乏干劲和专注。
  28. 慵散([yōng sǎn]):指人表现出懒散和不积极的态度,常带有轻描淡写的意味。
  29. 漫不经心([màn bù jīng xīn]):形容做事时心不在焉,态度随便,缺乏认真。
  30. 敷衍了事([fū yǎn liǎo shì]):指做事不认真,只求应付过去,不注重质量或结果。
  31. 得过且过([dé guò qiě guò]):形容做事不求上进,只求勉强过得去,缺乏进取心。
  32. 马马虎虎([mǎ mǎ hǔ hǔ]):指做事粗心大意,不够认真,态度随便。

疏懒的详细解释

疏懒(shū lǎn)是一个汉语词汇,形容人懒散懈怠、不勤快的状态。这个词通常带有一定的贬义色彩,指人做事不够积极,缺乏干劲和主动性。

 

从字面上看,疏懒由疏和懒两个字组成。疏有疏远、不紧密的意思,懒则直接表示懒惰。组合起来,疏懒更强调一种散漫、不经心的态度,而不仅仅是单纯的懒惰。

 

在日常使用中,疏懒多用来形容人的行为习惯或性格特点。比如可以说某人疏懒成性,或者批评某人做事太过疏懒。这个词也常出现在文学作品中,用来刻画人物形象。

 

需要注意的是,疏懒与单纯的懒惰有所不同。它更多描述的是一种整体上的懈怠状态,包括行动上的迟缓和精神上的松懈,是一种更为持久和深入的性格特征。

疏懒的出处

疏懒的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