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近义词

临渴掘井的近义词(36个)

共找到 36 个临渴掘井的近义词,分别如下:

所有近义词释义

  1. 临时抱佛脚([lín shí bào fó jiǎo]):比喻在紧急情况下才采取措施或寻求帮助,通常指做事缺乏提前准备,到了关键时刻才仓促应对。
  2. 临阵磨枪([lín zhèn mó qiāng]):形容在面对重要事件或挑战时才匆忙做准备,缺乏长期的积累和规划。
  3. 临危受命([lín wēi shòu mìng]):指在危急时刻接受任务或责任,虽然不完全等同于缺乏准备,但常暗含仓促上阵的意思。
  4. 临场发挥([lín chǎng fā huī]):指在现场或关键时刻才展现能力或做出应对,常用于描述没有充分准备的情况。
  5. 临机应变([lín jī yìng biàn]):指在事情发生时根据情况随机应变,常有临时处理问题的含义。
  6. 临急临忙([lín jí lín máng]):形容在紧急情况下手忙脚乱,缺乏事先的准备和规划。
  7. 临事而惧([lín shì ér jù]):指面对事情时才感到害怕或紧张,隐含没有提前做好心理或实际准备的意思。
  8. 临难苟免([lín nàn gǒu miǎn]):指在危难时刻只顾自己免于灾难,常带有临时应对或缺乏长远打算的意味。
  9. 临深履薄([lín shēn lǚ báo]):比喻在危险或关键时刻小心翼翼,虽然侧重谨慎,但也暗含临时面对挑战的意味。
  10. 临危不乱([lín wēi bù luàn]):指在危急时刻仍能保持冷静,虽然强调镇定,但也常指临时面对突发状况。
  11. 临危不惧([lín wēi bù jù]):形容在危险时刻不害怕,虽然侧重勇气,但也隐含临时应对危机的场景。
  12. 临事制宜([lín shì zhì yí]):指根据事情的具体情况采取适当措施,常有临时调整或应对的含义。
  13. 临阵脱逃([lín zhèn tuō táo]):指在关键时刻逃避责任或挑战,带有临时退缩、不提前准备的意味。
  14. 临难不避([lín nàn bù bì]):指在危难时不退缩,虽然强调勇敢,但也常用于描述临时面对困难的情景。
  15. 临危自救([lín wēi zì jiù]):指在危险时刻自己想办法解救,常暗含没有提前准备、临时求生的意味。
  16. 仓促应战([cāng cù yìng zhàn]):形容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匆忙应对挑战或战斗,强调时间紧迫。
  17. 仓促上阵([cāng cù shàng zhèn]):指在没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匆忙参与某事,类似于临时应对。
  18. 仓皇失措([cāng huáng shī cuò]):形容在紧急情况下惊慌失措,缺乏事先的计划和准备。
  19. 仓促行事([cāng cù xíng shì]):指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匆忙行动,缺乏深思熟虑和提前安排。
  20. 措手不及([cuò shǒu bù jí]):形容事情来得突然,来不及应对或准备,带有临时反应的意味。
  21. 手忙脚乱([shǒu máng jiǎo luàn]):形容在紧急或突发情况下慌乱无措,缺乏事先的准备。
  22. 猝不及防([cù bù jí fáng]):指事情发生得太突然,无法及时防备或应对,常用于描述临时面对的情况。
  23. 匆匆忙忙([cōng cōng máng máng]):形容做事急急忙忙,缺乏从容和提前准备,常用于临时处理事务。
  24. 急来抱佛([jí lái bào fó]):比喻在紧急时刻才寻求帮助或解决办法,类似于临时采取措施。
  25. 急不暇择([jí bù xiá zé]):指在紧急情况下没有时间仔细选择,带有仓促应对的含义。
  26. 急中生智([jí zhōng shēng zhì]):指在紧急情况下突然想出办法,虽然强调智慧,但也暗含临时反应的场景。
  27. 慌手慌脚([huāng shǒu huāng jiǎo]):形容在紧急或突发情况下慌乱无措,缺乏提前准备和冷静应对。
  28. 慌里慌张([huāng lǐ huāng zhāng]):指在紧急情况下显得慌乱不安,常用于描述没有准备好就面对问题的情形。
  29. 草率从事([cǎo shuài cóng shì]):指做事不够认真,缺乏充分准备和深思熟虑,常带有临时决定的意味。
  30. 草草了事([cǎo cǎo liǎo shì]):形容做事敷衍了事,缺乏认真准备和细致规划,常指临时应付。
  31. 未雨绸缪([wèi yǔ chóu móu]):虽然字面意思是提前准备,但常用于反衬没有做好准备、临时应对的情况。
  32. 有备无患([yǒu bèi wú huàn]):强调事先准备的重要性,常用来反衬没有准备、临时应对的不足。
  33. 迫不及待([pò bù jí dài]):形容情况紧急,急于采取行动,常带有临时决定的意味。
  34. 燃眉之急([rán méi zhī jí]):形容事情非常紧急,必须立刻解决,常暗含临时处理问题的场景。
  35. 应急之策([yìng jí zhī cè]):指在紧急情况下采取的临时措施,强调仓促应对的特点。
  36. 权宜之计([quán yí zhī jì]):指在特定情况下临时采取的办法,带有应急和暂时性的特点。

临渴掘井的详细解释

临渴掘井(lín kě jué jǐng)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等到口渴时才去挖井。这个成语形象地比喻平时不做准备,事到临头才匆忙想办法解决问题。

 

这个成语出自《晏子春秋》,原文记载晏子批评那些平时不注重储备粮食,等到饥荒来临时才慌忙寻找食物的人。通过临渴掘井这个生动的比喻,告诫人们做事要有预见性,应该未雨绸缪,提前做好准备。

 

在实际使用中,临渴掘井往往带有批评的意味,形容那些缺乏远见、做事被动的人。比如在学习上,平时不努力,考试前才熬夜复习;在工作中,项目截止日期临近才加班赶工,这些都是临渴掘井的表现。

 

这个成语提醒我们,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生活,都应该提前规划,做好充分准备,避免陷入临渴掘井的被动局面。只有平时打好基础,才能在关键时刻从容应对。

临渴掘井的出处

临渴掘井的例句